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总怀疑自己得病了?这本身就是病

2015-05-09作者:林靖宇

【题图】疑病症900.jpg

小马哥一直很烦:吃东西没胃口,肚子里面还经常胀气,有时胸口还一阵一阵地疼,成天乏力没精神。经常去附近医院全面的检查都做了 N 遍,但还是啥问题都没有。这倒没什么,更可气的,居然有医生叫他去精神病院看看!小马哥不禁在心里面骂道:「去精神病院?你才有病,你全家脑子都有病!」

小马哥到底得了什么病?

有一群人,他们格外的关注自己的健康,例如,他们会每天反复查看舌苔颜色、手指上月牙的大小,也会每天观察小便的颜色、是否起了泡沫,或者大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一旦发现一些在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身体变化,这群人就像抓到了重病的依据,继而去医院,要求做各种检查。

事实上,对「生病」的焦虑本身是有好处的,它让我们及时发现疾病征兆,及时接受治疗。然而,一些人,即使在反复做了检查、不同医生都告诉其身体没事的情况下,依然坚信自己身体某处有问题。

小马哥就是其中之一,即使检查结果是阴性的,医生排除了可能存在的病,并做出了充分的解释,可小马哥还是不买账。他坚信自己得了重病,并拿出手机和医生对峙:「你看,网上就是这么写的,我的病和这个一模一样,怎么可能不是嘛?你们肯定搞错了吧!?」

其实,医生的建议没错。小马哥确实是身体没病、心理有病,这种病叫「疑病症」。

得疑病症的人都有哪些特点呢?

疑病症的人坚信自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但「虚而不受补」,并且自幼体弱多病,自认为从小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药罐子」,所以对身体健康过分担心。

基于此,从小开始,他们就三天一小补、五天一大补,谨记各种「养生之道」,生怕自己得了病。

此外,他们对「医学」和「养生」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容易受到医生和医学书籍的影响。有时,听说或看到别人得了某种病,容易联系到自己也存在类似的症状,然后开始在网上或医学书上一番倒腾,终于翻出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立即把自己吓得够呛,赶紧跑到医院,要求检查和治疗。

但到了医院,检查的结果却会显示并没有问题。

医生也做了很多合理且充分的解释,还是不能打消他们的顾虑,依然换医院、换医生,继续要求做检查。最后,甚至费心、费力、伤财,无法专心的工作或学习,严重的,家庭关系都破裂了。

此外,这类人不善于用言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善于辨别自己的「情绪」和「躯体感觉」,往往只描述身体上的不适,却对自己的情绪问题避而不谈。他们往往伴随着焦虑或抑郁的症状。

【插图】疑病观念600.jpg

是疑病,还是真的有病?

要确诊疑病症,首先是需要经过医生全面的检查之后,确定患者没有与症状相关的躯体疾病时,才能考虑下这个诊断。

但并不是说,有了「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等等这些「躯体疾病」,就不能诊断为疑病症,只能说,该躯体疾病并没有直接导致疑病症;或诊断为疑病症的人,并不是就「没有躯体疾病」,因为人以后都是会生病的。

一般而言,患者 40 岁以上,躯体症状单一、部位固定,并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应该首先考虑患者存在真的躯体疾病,做全面的检查,并密切观察,发现躯体疾病;若是疑难杂症,医生则会邀请各个科室会诊,充分考虑病情特点,针对性地做进一步检查,并不会轻易下「疑病症」的诊断。

而疑病症患者,则比较明显,平时就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自述这样的情况出现半年以上了,但却不能为医生提供充足且有效的信息,频繁去各个医院做检查,且不停地换医生。然而各种检查结果和真实的健康状况,并不像他们口中所说的那么糟糕,可他们依然深信自己得了重病。

他们就诊时,往往一上来,还没说话,就往医生面前丢出厚厚一份资料夹,里面有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化验单,检查结果都没什么特殊异常——实际上,无伤大雅的「异常」总是存在的,因为饮食、饮水、疲劳状况等,总会影响血液检查结果,导致化验单上出现一些提示异常的标注。这下他们就兴奋了,抓到自己「得了重病」的蛛丝马迹,更觉得遇到的医生都是「庸医」。

这心病该咋治?

疑病症主要是心理治疗,对于一些存在明显焦虑、抑郁、强迫的患者,会辅助使用一些抗抑郁的药物。

精神科医生接待这类患者,可太有自己的一套了。在有经验的医生那里,病人甚至会觉得,之前遇到的都是「庸医」,只有这位才是「神医」。

为什么呢?

在明确诊断前,精神科医生要为患者做系统的检查,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疾病,并对检查结果做出积极、全面且充分的解释,也就是说,要向患者肯定他的确是生病了,承认他所承受的痛苦感受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

必要时,精神科医生会邀请同科室的同事 / 其他科室的医生一起与患者探讨病情,确保患者没病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缜密的鉴别得出的结论。

同时,还要避免患者过分且频繁接受各种检查。

得了这种病,还能好好生活吗?

清楚认识到这种疾病的本质,对许多患者是种挑战。

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存在轻微的「躯体疾病」,并且当前的「症状」往往缺乏躯体有病的检查,并不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而且一点都不要命。

假如能意识到目前出现的症状是和心理问题有关,那么,和这些症状和平相处就更容易些,不必刻意的去理会,学会带着症状去学习、工作或生活就好了。

建立对疾病和健康正确的认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虽然对身体的变化有必要提起警惕,但是,不用刻意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要知道,不恰当的想法会放大自己的躯体感觉,误认为自己「得了病」。要是实在担心,不妨每隔半年或一年例行体检吧。

假如你身边有这样的家人或朋友,请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吧。收起消极、冷漠、歧视的态度,时常和患者沟通交流正确的健康观,敦促他们就医,你也能见证他们的改变。

责任编辑:丁若水

该文章独家授权丁香园使用,拒绝其它任何形式的转载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相关文章

cover
1、强迫和疑病有共通之处 —— 反复确认。强迫者无法接受不确定的状态,因此需要反复检查、反复回忆。疑病者由于不能接纳可能出现的重病,所以会不停地在网络检索或求医问药。反复确认无外乎两种结果,一种是求锤得锤,因为反复确认,他们得到了自己不想要的结果,继而痛苦不堪;另一种是出现了能短暂让他们 「放心」 的结果,但这个结果的作用并不能持续很久,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接着进入新一轮的怀疑,然后反反
cover
流行学研究表明 15~35% 成人有睡眠质量问题。睡眠质量问题不仅与多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有关,而且也是多种躯体疾病意外事故和死亡发生的高危因素。你的睡眠质量如何?快来测一下吧。点击下方图片,进入更多测试
cover
我是小七,今年 32 岁。被头疼折磨了三年,差点以为自己要死了。结果我是得了焦虑症。头疼是个信号,提醒我要停下来,全面调整人生。只要不吃药,小七头疼到无法思考,精神涣散我从没注意过自己的手会抖2019 年 6 月 19 日,一觉醒来,我感觉整个头套上了紧箍咒,眼睛非常涨,额头、太阳穴上方都在吃疼,一张口说话,下颚面肌肉就紧张。我的思维没法聚焦,更没法思考。失去工作能力,我只得请假在家。吃了止疼药没
cover
见过很多因为异常出血而焦虑的女孩:「最开始是排卵期出血,后来非排卵期也出血。又出现了月经淋漓不尽,最严重的时候几乎一个月都没干净过。」「之前每周都出几天,断断续续的,后来吃药好了一个月,现在又来了,粉色的血断断续续的,严重影响心情和审核,不知道怎么办」「出血断断续续好几年,每次上厕所都很在意擦屁股的纸,崩溃过哭过」……阴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性生活后出血: 宫颈炎、宫颈息肉、子宫颈癌早期等可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