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控制哮喘,回避过敏原是比较重要的一步。虽然知道可能有哪些过敏原,医嘱也说要回避。但具体怎么回避,医生又没细说。
我们在家应该怎么回避过敏原呢?
导致哮喘发作的过敏原多达数百种,而新的过敏原也在陆续被人们发现。根据过敏原进入人体的方式,主要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同时,也包括其他刺激因素。
有时我们自己会明确知道哮喘发作或者症状加重的诱发因素,但有些时候就不那么明确。
1. 吸入性过敏原有时不容易被发现。为了找到这个过敏原,可以去医院进行过敏试验,包括血液检测和皮肤点刺试验等。
2. 食物性过敏原检测意义不大,孩子的家长也不应单凭过敏原的检测结果,就断定孩子食物过敏或者不过敏,然后严格地给孩子禁食该食物,这样会对孩子的营养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为有时候做出来的试验「阳性」并不代表孩子就真的对这种食物过敏,还需要专业医生的仔细评估,即进行食物回避 - 激发试验,这个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
成人的食物回避 - 激发试验比较严格,需要由医生指导和主持进行双盲 - 安慰剂的回避 - 激发试验。
而年幼儿童则可以直接回避可疑食物 2~4 周,根据症状的改善情况简单判断是不是这个食物过敏;至于激发试验,建议在医生指导或监护下进行。
3. 其它刺激物比较简单,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根据接触史可怀疑某些物质是诱因。
1. 尘螨
尘螨是最常见的过敏原,它不咬人,却会诱发哮喘。回避尘螨可以采取屏障隔离,控制湿度以及减少尘螨生存的区域,具体措施如下:
2. 蟑螂及其排泄物
蟑螂的排泄物、分泌物、尸体等均为过敏原,而且蟑螂出没的地面也有过敏原的分布,可采取以下措施:
3. 霉菌
霉菌也是很重要的过敏原,它会存在于湿度高,有积水或浸水的室内,因此湿度控制是控制霉菌生长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 宠物猫、狗的毛和皮屑
动物过敏原主要就是猫和狗了,其它动物过敏的报道也在增加。
最好的方式是不养动物,或者将动物放在室外养,但往往条件不允许。主要是猫狗过敏原会附着在小的空气颗粒上,长期留存于空气里,减少猫狗过敏原可采取以下措施:
5 .花粉
花粉不止来源于「花」,还来源于「树」,比如柏树、杨柳等。所以如果怀疑自已花粉过敏,可以明确具体类型后,再查询该植物的花期,根据不同的花期,进行相应的预防。
6. 老鼠
老鼠的排泄物也产生过敏原,可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所处的气候,环境,家里的卫生情况以及是否养宠物,每个人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会有所不同。一旦明确了具体的过敏原,建议针对尽可能多的过敏原进行全面的环境改善和控制,以减少受到过敏原的影响。
作者:胡钰
本文经由 丁香诊所 儿科主治医师 王秋华 审核
责编:丁香诊所 儿科主治医师 范运柱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呼吸过敏学组. 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第一版,2019年)[J]. 中华内科杂志,2019, 58(9): 636-654.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婴儿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11): 835-838.
[3] Robert G Hamilton, MD. 室内环境霉菌评估. UpToDate 临床顾问.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assessment-of-mold-in-the-indoor-environment. (Assessed on 2019-04-9).
[4] Rachel L Miller, MD. 控制诱发因素以加强哮喘管理.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trigger-control-to-enhance-asthma-management. (Assessed on 2019-11-21).
[5] Thomas A E Platts-Mills, MD. 哮喘和变态反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变应原回避.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allergen-avoidance-in-the-treatment-of-asthma-and-allergic-rhinitis. (Assessed on 2020-01-18).
[6] Scott H Sicherer, MD. 食物变应原:临床特征和交叉反应概述.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food-allergens-overview-of-clinical-features-and-cross-reactivity. (Assessed on 2019-05-21).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原创文章: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已通过丁香医生审稿专家委员会的同行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