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下哪种说法是对的?
解析:虽然食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似乎有治疗作用,但在日常食用量的食物中,含量终究抵不上药物。身体有问题,需要尽快去检查,靠「食疗」病是好不了的;能「治好」的,比如感冒,就算不食疗,它也能自己好。
2. 坐飞机时耳朵感觉「气闷」,以下哪种方法有效?
解析:坐飞机时,之所以觉得耳朵不适,是因为耳朵里面负责传声的鼓膜两侧压力不一样。咀嚼、吞咽、张大嘴巴,都可以让两边压力平衡,缓解气闷、疼痛感。
3. 什么样的番茄不能吃?
解析:还没成熟的青番茄含有龙葵碱,和发芽的马铃薯一样,吃了对人体有剧毒,煮熟也不能解毒。由于市面上也有青色的熟番茄售卖,因此不能仅通过颜色判断番茄是否成熟;但是吃红番茄,总归是安全的。
4. 老妈要去做放血治疗,你怎么看?
解析:现代医学已经得出放血疗法没有明确疗效的结论。放血不能「治好」静脉曲张,而对脑出血、心肌梗死、哮喘等急重症,必须立即就医,切勿采用偏方。现在,放血仅仅在「血色病」的治疗过程中才使用。
5. 隔壁邻居得了肺癌,要不要去探望一下?
解析:至今还没有发现可以直接在人之间传染的癌症。癌症患者需要情感上的支持,不要害怕,请多关心 TA 们。
6. 酸性体质喝碱性水能有效防治各种疾病吗?
解析:「酸性体质」是个伪概念,人的不同部位、不同体液的酸碱性不同,其改变可能意味着患病,然而没有一概而论的说法。至于「碱性水」「碱性食物」,也是应运而生的商业伪概念。
7. 生完孩子到底要不要「坐月子」?
解析:产后需要饮食均衡、卫生干净、适量活动,其实什么都可以吃、有必要洗澡洗头、要在体力允许时下床多走动走动。坐月子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外国人不坐月子,也没得所谓的「月子病」。
8. 献血会不会伤身子?
解析:无偿献血,多数人一次的献血量为 200 或 400 mL,这个量不足体内血液的 5%,健康人体可以轻松地进行代偿,甚至都不一定会动员肝、脾中的血液。目前还没有充分的研究文献支持献血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再生、降低血液粘稠度等功效。
9. 被鱼刺卡住了怎么办?
解析:不要试图用饭团、馒头把鱼刺吞进去,因为会把位置很浅的刺推到很深,甚至可能深入皮肉;喝醋不能软化鱼刺,如果醋浓度太大,还可能灼伤口腔、咽喉;卡到鱼刺后应该停止吞咽,试试咳嗽,如果感到剧烈刺痛,或颈部、胸部刺痛,建议即刻就医。
10. 外公得了冠心病,下面哪个做法一定要制止他?
解析:冠心病患者心脏血管狭窄,在医生监督下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然而蜜炼神药由于含有大量的糖,会导致肥胖,加重心脏负担,不推荐服用。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也有助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但是要注意防止跌倒,假如出现任何不适,应当停止活动、尽快就医。
11. 小表妹膝盖擦伤了,下面哪件事她最好不要做?
解析:虽然酱油中富含酪氨酸,然而,吃酱油并不会让伤口变黑,因为酪氨酸需要在细胞作用下变成黑色素,才会让皮肤变黑。给伤口涂抹酒精消毒,会刺激皮肤,真的特别痛;而碘伏更温和,还能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
12. 外面好像有点冷,要不要穿条秋裤?
解析:几乎人体所有细胞都携带着同一套「遗传密码」,不可能单单冻腿就保护腿部的抗寒基因、然后遗传给下一代。相比代代相传的遗传密码,对抗寒能力作用更大的是后天长期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更耐冻了,不是基因改变,而是对环境适应。关节受凉只是关节炎的诱因,也就是说,如果本来没得关节炎,是不会因为受凉而得上关节炎的。
13. 关于减肥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解析:睡眠时间达到 7~8 小时的人,比睡眠只有 4、5 小时的人更容易瘦下来,所以坚持早起锻炼以期减肥的人,需要注意保证睡眠时间。有时候,我们很难抵挡垃圾食品的魅力,更好的方式就是用健康的食品尽快占满胃。泻药大都含有蒽醌类成分,长期使用,不但会把肠子里面染黑,更会损害肠神经,造成或加重便秘,一点也不安全。
14. 下面哪对「食物相克」是真的?
解析:所谓的「食物相克」,不外乎因为食物不洁、使用方式不当、乳糖不耐或慢性胃肠道不适而出现肚子痛、肚子胀、甚至呕吐、腹泻之类的问题。而一些披着科学外衣的解释,诸如「营养拮抗作用」「会产生化学反应」,更是让人无言以对。均衡营养,比「饮食禁忌」要重要。
15. 菜场上的蘑菇到底要不要买?
解析:的确有一些种类的蘑菇具有很强的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然而,市场上售卖的大多数食用菌并不具备此能力,并且生长环境即使受到重金属污染,市场监督得到的重金属含量数据也远低于国家限制标准。此外,食用菌是人工培养的,不可能混进毒蘑菇。
16. 得了高血压,应该怎么吃药?
解析:高血压患者不能等到有头晕感觉才吃药,即便测量血压正常,也要坚持服药,避免血压大幅波动,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需要终生服药,关于到底能不能停药,需要咨询自己的心内科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