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莓辣 MAYLOVE(meila2333)
莓辣,一个欢迎所有妄想改变性教育现状的酷小孩一起搞事的地方。
你突然醒了。不是闹钟响,不是作息本能。而是隐隐作痛的肚子,告诉你,
该拉屎了。
你一路狂奔到厕所,灯都没来得及开,便一泻千里。
晕眩的脑袋和瞬间舒爽的满足让你恍惚你不是在厕所,而是在天堂。
厕所,供人类进行处置排泄物的地方。俗名茅坑,外文名 WC,雅名洗手间,复杂名盥洗室。
人类一生中平均有两至三年时间是在厕所度过的,一年大概要去厕所近 3000 次,而全球每年约有 1000 人会因各种情况被厕所弄伤。
这样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家庭中不过 10 平方大小的空间 (富豪家庭忽略下谢谢) 。你以为这么个小小的地方,你看一眼上一下就了解透彻了,但事实的确如此吗?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厕所的那些事儿!
其实卫生间最脏的并不是马桶,而是空气。
每次在卫生间方便的时候,空气中不免会飘散细菌。甚至在冲水的瞬间,大量细菌扑面而来,这将导致整个卫生间的空气都被污染。
所以如厕后,最好盖上马桶盖再冲水!如果是蹲厕的话,如果是蹲厕的话,emmmmm..... 买 (bian) 个 (chong) 盖 (bian) 子 (pao)!!
很多人喜欢在厕所放置一个纸篓,用来盛放用过的废纸。但其实这些废纸将会繁殖大量细菌。
卫生间本就潮湿,而在用过的废纸篓里,简直成了细菌的温床!污染源、合适的场地和湿度,细菌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繁殖生长。这些细菌还会随机运动飘散到空中,疯狂污染空气。
所以如果需要纸篓,请选择带盖子的款式,并且每天都要倾倒纸篓中的垃圾;如果不需要纸篓,就使用易溶于水的厕纸,让它在下水道里安度晚年~
许多朋友喜欢把杂物都往厕所塞,但厕所并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温馨港湾。甚至,许多我们一直以为就该在厕所放着的东西,其实都不应该成为卫生间常驻民。
卫生间里瓷砖缝隙中填充的防水材料脱落或老化以及瓷砖破裂,都容易导致水汽进入,滋生霉菌;水龙头容易沾染有害菌和流感病毒。
所以,牙刷、毛巾、浴球、姨妈巾等卫生用品,尽管作为厕所的亲密伙伴,但它们作为和我们贴身接触的产品,其实更需要干燥通风的生活环境。
许多人都会把清洁剂和消毒液这些东西放在卫生间。
但这两种物品中添加的很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非常容易在高温环境中挥发出来,更不用说一些粗心的 bb 们遗忘了那本该拧紧的瓶口.... 卫生间相对狭小、密闭,挥发出的化学物质在空气中不易散去,对人体的损伤难以预料。
用手党代表观点:
用脚党代表观点:
鉴于这个问题不会有结果,莓辣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虽然现在很多公共场合的冲水系统已经抛弃了这样老式的按钮,改用自动冲水 or 水箱按键。但这样的老式按钮仍在很多场合有它的身影,一个小冲突,就引起了许多人的意见及矛盾。
不管是用手还是用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有些人出于卫生考量,有些人是家教使然,严格来讲,并无对错之分。
一位网友说得很棒,
不是所有用脚踩冲水的人都是觉得按钮脏的,而是一眼看过去就觉得那个装置就是踩的,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对待问题的方式不同,仅此而已。
在宿舍等小空间里的观念差异情况下,如果实在介意,可以和舍友沟通,约定好彼此舒服的冲水习惯。
但最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哪种,便后的认真洗手可绝对不能省噢!
答案是不!!
而且便前便后都要洗!!!
便前洗是因为:
我们的手天天都摸手机、电脑、书本等很少消毒的用品,长期与外界亲密接触,细菌含量惊人。
而便前不洗手就去上厕所,很有可能就把外面的脏东西带到体内......
便后洗是因为:
人的肠道寄生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在排便时会一同排出,当你上厕所时,手会不可避免地沾上细菌。
不洗手容易将细菌带到其它地方,也易病从口入。比如,外阴或尿道口产生脓性分泌物的淋球菌,接触后,用被污染的手搓揉眼睛可以导致淋球菌结膜炎。
你拉屎的时候一定要看 XX 日报。
相信还有朋友记得这句如雷贯耳的广告词吧!它让我从上厕所不知道该盯天花板还是地板砖的选择困难症中成功康复,从此大步迈入厕所泛娱乐化时代。
虽然可以打发无聊时光且能够用手机浏览一些轻松的资讯还可以在解放肠道的同时看书充实自己的脑壳但,上厕所的时候,看书玩手机是百利无一害的吗?
一害:上厕所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痔疮;
二害:长时间呆在厕所容易导致大脑心脏缺氧,站起来容易晕倒;
三害:久而久之可诱发习惯性便秘,严重可导致肠癌;
四害:手机书本可能会掉进厕所里且大概率会有臭味。
结论:请像谈恋爱一样上厕所,勿出轨他物。
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公厕一般多用文字或头像来区别性别,但从欧美国家的许多城市开始,到近年国内大型商圈,公厕的性别标志已经变得越来越五花八门。
如表示女厕的图案包括裙子、手提包、丝巾、高跟鞋等;男厕的标识图案有大礼帽、烟斗、手杖等。
虽然很有意思但还存在刻板印象,且不能满足非二元性别群体的用厕需求,于是,一类特别的厕所顺势而生。
(超酷的无性别厕所)
单性别厕所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拘谨的产物,公厕成为性别化社会分离的最后一处公共场所。
而更鲜为人知的是,男女共厕在几千年前已有原型。古罗马公厕不分男女,没有隔板,是用来八卦和谈生意的社交场所。
我们经常会看到女厕时常排长队而男厕常常空无一人的情况,相信大家也会好奇无性别厕所会给女性用厕难问题带来怎样的影响。
事实是,无性别厕所不会导致男性排长队,反而会提高厕所的整体利用率,实现更高效、更人性化的用厕。
我国越来越多城市开始试点无性别厕所,一直以来,褒贬不一。也许在尝试的过程中,会有无数新问题,也许最终会被更好的选择所取代。
但无性别厕所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虽不完美,却很重要,它值得我们给予多一点时间和空间。
作者:肚肚
责编:道理都懂但还是觉得如厕时的手机最好玩的久衣
图片来源:莓辣 MAYLOVE 公众号
参考文献:
1. https://www.un.org/zh/observances/toilet-day
2. http://www.moh.gov.cn/jkj/s5899/201311/f1bc65c074684d49aa357f1d5e04fd8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