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母乳喂养对母婴都不无好处。但关于母乳喂养,还流传着许多传说,常常给哺乳妈妈和家人带来不少困扰。
以下这 8 条关于母乳的传言,你一定或多或少听到过。
真相:母亲的情绪变化不会改变乳汁的组成。
情绪不好时,乳汁的量可能变少,但乳汁本身的质量不会有问题。哺乳妈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对身心有益,但即使情绪不好,同样还是保持母乳喂养。
真相:如果妈妈生病了,是否能够继续母乳喂养,和疾病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当母亲生病的时候,身体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也会进入乳汁,所以宝宝能得到相应的保护,受到的影响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感冒发烧等小病,完全可以继续母乳。但严重的疾病,比如艾滋、结核、T 細胞白血病病毒 1 型(HTLV-1)等等,就不应该进行母乳喂养。如果需要用药,在就诊时一定要告诉医生正在哺乳期,并咨询相关的注意事项。
真相:迄今为止,没有可靠的证据显示什么特定的食物能够「下奶」。
那些传说中的「下奶食物」,比如各种乳白色的汤,只不过是脂肪被蛋白质包裹后的乳液而已,并不比牛奶更有价值。只要母亲的食谱能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就不会影响乳汁的产生。
真相:除了可能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和酒精之外,没有什么食物是哺乳妈妈需要特别忌口的。
有一些食物含有过敏原。过敏原是蛋白质片段,有一部分能够通过消化吸收而进入到母乳中。常见的过敏原食物有花生、坚果、牛奶、鸡蛋、鱼、大豆、小麦、贝类等。如果孩子对某种过敏原过敏,那么母亲就应该「忌」这种食物。如果孩子不过敏,就没有关系。
酒精对宝宝的危害不言而喻,所以,哺乳期最好不要喝酒。如果不可避免,只能少量喝(喝酒的量不能超过每公斤体重 0.5 g 酒精),并且至少在喝酒后 2 小时后再哺乳。
除此之外,某些食物,比如辣椒、香料、部分蔬菜水果(比如洋葱、西兰花、橙子、草莓)可能会影响母乳的味道,让宝宝不喜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建议避免这些食物。
真相:母乳很容易消化,新生儿的胃很小,母乳所含有的热量、营养成分和脂肪完全能满足婴儿的生长需求。
不同母亲的母乳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所谓的「母乳组成」是大量样品的平均值,并不意味着某些指标与之不同的母乳就有欠缺。奶粉厂家宣传的所谓「母乳检测」是通过偷换概念来忽悠消费者购买奶粉。
日光照射不足的婴儿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 D,六个月之后婴儿体内储存的铁消耗殆尽,可以添加含铁辅食来补充。只要母乳充足,完全不需要奶粉。
真相:这是奶粉行业对母乳妈妈们进行的忽悠和恐吓。如果可能,建议继续母乳喂养到宝宝两岁。
六个月之后,母乳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铁,需要从辅食中获取,所以有必要引入含铁辅食,但母乳依然是婴儿最好的食物。
引入辅食,不仅为了保证营养,而且能帮助孩子逐渐向常规食物过渡。循序渐进地引入多样化的辅食,能够极大地帮助孩子适应各种食物,为将来避免挑食、偏食打下良好的基础。
真相:并不需要。母亲只需要每天用清水冲洗乳房一次就可以了。
宝宝适度接触妈妈乳头上的细菌,其实有助于促进孩子免疫系统成熟,预防各类过敏性疾病。
肥皂和酒精对乳头有刺激性,其残留也为孩子带来不必要风险,所以应该避免。
真相:在产后的 4~6 个月之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额外喝水。
母乳中大约含有 87% 的水,能够完全满足婴儿身体需要。即使在沙漠中,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不需要额外的水。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