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糖和脂肪哪个让你胖?关于 BBC 人体实验的真相

2019-10-10作者:丁香医生

fatsugar900.jpg

这两天,一篇名为《BBC 人体实验:双胞胎医生一人吃糖,一人吃脂肪,最后谁变胖?》的文章在朋友圈里热传,声称颠覆了全球对肥胖的认知。

首先呢,不得不心疼下全世界的双胞胎们,经常要为科学探究作牺牲。但真正科学的研究实验是要求有足够大的实验样本量,才能得出一定结论的。而文中的纪录片,样本量只有 2 。

接下来就是丁香医生的辟谣时间,说说这篇文章背后都有什么问题。

问题一:一人吃糖一人吃脂肪?没这么简单

1.jpg

实验内容看起来很简单,营养学家为这两兄弟,制订定了严格的「实验食谱」:

克里斯只吃糖,这是确实:主要有面包、甜甜圈、意大利面、土豆、米饭、蔬菜水果,甚至可乐和白糖。糖分超高,蛋白质较低,只含有极少量油脂。

赞德只吃脂肪,这不准确:主要有奶酪、肉、牛排、带皮鸡肉、火腿和蛋黄,严禁水果,只有极少的蔬菜。你会发现,脂肪超高的同时蛋白质也超高,甚至可能蛋白质要超过脂肪。

这样「极端饮食」一个月后,再通过仪器或模拟试验,测试身体各项指标,记录体重、体脂比、胆固醇、胰岛素、血糖等的变化。

但这些测试的设计和结果,也有问题。

问题二:脑力测试不能说明多吃糖聪明

2.jpg

实验进行两周后,先要测试两种极端饮食对大脑的影响:让两个人在证券交易所工作一天。

  • 吃糖的克里斯,记忆力强、反应迅速,记得住全新的缩写、代码和交易语言,干得不错,赢了 800 多美元。

  • 吃脂肪的赞德,感觉自己状态不太好,记忆、反应、计算能力都在变弱,赢了 300 美元。

这样得出的结论,「似乎是」吃糖的大胜吃脂肪的。

而科学解读应该是这样的

❶ 证券交易是种博弈活动,不能客观地作为智力或大脑功能测试,赢多赢少还是要运气,只是碰巧吃糖的赢得多;

❷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只能靠糖供应能量。只吃脂肪,也就是低糖、缺糖饮食,显然大脑表现会不好。但这完全不能说明,只吃糖的饮食更好、多吃糖更聪明;

❸ 如果吃高脂肪低糖饮食到 4 周或 6 周后,大脑供能不足的感受是会逐渐变弱的,可以由脂肪转化成酮体供能,但这个测试没有挑在那么一个时候。

❹ 应该强调的是:不要极端饮食,要保证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添加糖)。

问题三:低糖饮食只会暴饮暴食

3.jpg

实验进行三周后,是饥饿测试:看谁的饥饿感来得更快、更强。给两个人安排相同能量的早餐:克里斯的依然全是糖分,赞德的全是脂肪,到了 3 个小时后再让他们自由挑选午餐食物(还是在要求类别中)。

  • 吃糖的克里斯,这时已经很饿了,一直在吃,总共吃了 1250 千卡;

  • 吃脂肪和蛋白的赞德,因为不怎么饿,只摄入了 825 千卡,比较快地就饱了。

这样得出的结论,「似乎是」少吃糖的饱腹感强、更扛饿。

而科学解读应该是这样的

❶ 吃高蛋白质食物,有助于减缓消化速度和胃排空,产生更强的饱腹感,是没错的;

❷ 但文章中有提到「脂肪转化成了高蛋白质,所以不容易且吃得少」是错的:脂肪不可能转化为蛋白质;

❸ 极端的低糖无糖饮食,更容易让人有暴饮暴食的行为;

❹ 应该强调的是:不要极端饮食,要保证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添加糖)和较高的蛋白质。

问题四:吃糖不会让人更强壮

接下来是体能测试,看看三周后谁的体能更强。

两人先要骑一小时自行车变得精疲力尽。然后,给克里斯吃两小块糖,给赞德吃两小块黄油,糖和黄油的热量值完全一样。最后,让两人向山顶冲刺,看看谁更快。

自行车2.jpg

吃糖的克里斯迅速超前,轻松地把吃脂肪和蛋白质的赞德甩在了后面。

这样得出的结论,「似乎是」吃糖的比吃脂肪肉的更强壮。

而科学解读应该是这样的

❶ 消化吸收和能量转换都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个测试没有考虑到;半小时的时间还不足以将黄油完全消化和吸收,当然不能很好地转化成能量来利用;

❷ 冲刺型的无氧运动前要补充糖原,是没有错的,但糖只是在短时间能够迅速地升高血糖、储备糖原、供应能量而已,跟人整体的强壮与否,没有关系。

问题五:空腹血糖本身就不是稳定指标

终于到了一个月,实验结束。

胆固醇方面:两兄弟都没有什么变化,即使是吃脂肪更多的赞德。听起来反常但其实很正常,因为人体内的胆固醇水平,并不受饮食胆固醇量直接影响。

再来看两个人的空腹血糖测试:

  • 吃糖的克里斯,血糖正常;

  • 吃脂肪和蛋白质的赞德,血糖却由 5.1 mmol/L 升到 5.9 mmol/L,而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是超过 6.0 mmol/L。

这样得出的结论,「似乎是」多吃脂肪的反而快要得糖尿病了,而吃糖更为健康。

而科学解读应该是这样的

❶ 人的血糖水平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而每天的空腹血糖都可以有很大的波动变化,只是某一次的空腹血糖结果,完全不能说明是糖尿病;

❷ 两人的胰岛素产生能力、敏感度有一定的变化,但同理,实验时间太短,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问题六:体重变轻的关键可能是吃得少

最后的体重变化结果是:两个人,都瘦了!

这也是大家都觉得神奇的:单纯吃糖,或单纯吃肉脂肪,竟然没有引发肥胖。

  • 吃糖的克里斯,体重减轻了 1 公斤,其中 0.5 公斤是脂肪,0.5 公斤是肌肉。

  • 吃脂肪和蛋白质的赞德,体重减轻了 3.5 公斤,其中 1.5 公斤是脂肪,2 公斤是肌肉。

这样得出的结论,「似乎是」无节制狂吃一个月垃圾食品,体重也会减轻!吃糖虽然减得少,但吃脂肪减掉更多体重是因为消耗了更多肌肉,才更不好。

而科学解读应该是这样的

❶ 当极端饮食排除了一整个某类别时,你可以选择的食物其实是很有限的,最终只会导致你少吃、能量不会超标;

❷ 整个实验过程声称「想吃多少吃多少」并没有给出两个人每天吃多少热量是数字,只要这两个学医的医生稍微注意一下,完全可以做到能量不超标;

❸ 人的体重短期内上下浮动 2 公斤都是正常生理现象,不能说明胖了或瘦了;

❹ 测试中采用的体成分分析仪,是一种并不精确的测量仪器,得到的脂肪或肌肉重量的变化数据,不完全可靠。

问题七:视频和文章发布者存在利益相关

这篇网络文章的内容,来自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Sugar vs. Fat》(译为:糖脂大战),其实是 2014 时就播出的,而不是文章中说的「前不久」。

那一部有医生、科学家参与的纪录片,是否可信呢?

❶ 这类电视节目是带着「预设结果」,为了最终展现这个结果,一点点策划拍摄出来的:你所看到的都是媒体想让你看到的

❷ 看似是「对照」实验,但从一开始就没有排除双胞胎在身体状况的差异,像生活习惯、内分泌情况等因素,是不严谨的;更不用说上面分析到的种种漏洞问题了;

❸ 当这部纪录片被配上了中文字幕后,开始在国内的网络上流传:其中配的文字表述比较夸张,比如「吃糖的人更聪明」「吃糖的比吃肉的更强壮」等,在 BBC 纪录片中都没有这类结论;

❹ 如果你留心过这篇网络文章的来源,会发现它其实是一家含糖运动饮料厂商,很显然这是一篇营销软文。


而关于减肥、健身、健康,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

多做运动,不要尝试极端饮食,糖、脂肪、蛋白质,一个都不能少。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sugar vs fat

相关文章

cover
如果孩子有糖尿病,家长准备餐饮就要费一番脑筋了。需要谨慎地选择食材;买菜时要花更长的时间考虑营养搭配;做菜时甚至还要计算营养成分的含量——因为饮食会影响孩子的血糖水平。糖尿病儿童饮食原则一旦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便要一直注射下去了。这就对饮食的量和时间提出了要求,恰当地吃,才能使血糖稳定,不致过高或过低。1. 要保证孩子的一日三餐,并另外吃 1~3 次点心。形成一个用餐规律,可以让孩子每天在相
cover
抽烟、喝酒会上瘾,我们都知道。甚至会有些庆幸,自己没有沾上这些上瘾的恶习。但你有没有想过,有种东西你天天都在吃,「上瘾」却不自知?它就是——糖。图片来源:giphy吃糖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种习惯。明知道吃糖不好,却还是时不时想来点甜,甚至吃多了也不自知。WHO 建议,我们每天摄入的添加糖应该控制在 25g 以下。然而,根据 2019 年的最新数据,我国人均每日摄入的添加糖已达 30g。但这并不完全怪
cover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没有什么烦恼是一块蛋糕解决不了的。如果一块不行,那就两块?的确,心情不好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吃一点甜食,还有人说,生活这么苦,只有甜食才能让自己开心起来。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好吃的东西那么多,为什么会偏偏选择甜食呢?糖真的可以带来快乐吗?残酷的现实是,一块蛋糕解决不了的烦恼,可能两块也不行……但一顿辣火锅可以!糖吃得再多,都不会带来快乐其实,不开心时想吃糖,可能并不是因为所谓
cover
很多小孩子都非常偏爱甜食,一旦打开了吃糖的大门,就无法自制,甚至很多大人也是如此。但就在去年,吃甜食这件让人快乐的事,却被世界卫生组织点名了。图片来源:WHO2019 年 7 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调查报告称:在 2016 年至 2017 年间,抽检了英国、丹麦和西班牙市面上的婴儿食品。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部分生产商在食品中加入了果蓉等以增加糖分。若经常食用这些食品,会给婴儿造成龋齿、肥胖等多种健康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