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孩子看牙总是害怕,怎么办?

2016-12-19作者:郏乐铭

768620344_medium.jpg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于儿童口腔健康也越来越重视。

让口腔科医生欣慰的是,即使孩子没有牙痛,好多家长也带他们去口腔科,以图尽早发现问题。

不过,有经验的爸妈知道,带小朋友看牙,其实是个很头疼的事情。诊室里,小朋友呼天抢地,痛哭流涕,在牙椅上撒泼耍赖、不配合治疗,这都很常见。

面对诸般情况,爸妈不光心疼,也很无奈。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小朋友接受口腔科检查和治疗呢?

你理解「必须去看牙」的孩子吗?

在跟大家介绍办法之前,丁妈需要先跟大家讲讲,害怕看牙的孩子可能有什么想法、在经历什么感觉。

1. 恐惧

小朋友上医院,总会有畏惧感。吱吱的钻声,难免让孩子精神高度紧张,处于防卫状态。而在内心恐惧的状态下,对疼痛的感觉会变得敏感。

口腔科医生见到好多小朋友,只要一躺上牙椅,就特别害怕;拿棉签轻轻一动,都会喊疼。

这样的状态下,医生根本没办法做任何检查或处理。

2. 焦虑

「会发生(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的)特别特别可怕的事情」,这种预期性焦虑,会让孩子产生一系列身体不适,比如烦躁、出汗、脸色发白,或者打嗝、发呕、尿频。

这种身体不适是真的,并不是「装病」。当然了,假如家长由此因为「病」就不看牙也不好,会强化孩子「身体不舒服就能避免不想经历的事」的念头。

3. 行为上的抗拒

在行为方面,他们会表现出抗拒和不合作——这样,「特别特别可怕的事情」就不会到来了。

具体来说,「不合作」通常表现为不上牙椅,或者即使终于上了牙椅,也不张嘴。

更极端的情况下,孩子情绪爆发,行为可能失控:

  • 冲动型:哭闹,喊叫,乱打乱踢,或赖在地上耍脾气,谁的话也不听;

  • 被动型:不说话,不哭闹,但动作上有意与医生要求背道而驰,说理、恐吓,均无作用。

为了宝宝,家长该做些什么?

1. 没事儿别吓唬孩子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得尽量避免说些「医生把你的牙全都拔掉」之类的吓唬之辞。

尤其是带孩子看口腔科之前,下面这样的话能避免就避免吧:

  • 你再不听话,等会看牙那个叔叔 / 阿姨就把你的牙全部给你拔掉!

  • 等会看牙的时候要是胡闹,医生就会把宝宝关起来,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啦!

可能有的爸妈觉得,说这样的话有点可笑;可在候诊室,这样的话可真不少见。

孩子还没开始看牙,就给他这样的心理阴影,实在不是一个好方法。

这时候,家长应该耐心向孩子解释:医生只是看上去有点可怕,让医生看一下,以后就不会牙疼了 / 牙就变得更整齐、好看了。

2. 帮孩子提前熟悉口腔科

「未知」是恐惧的根源,克服恐惧的根本方法,就是把「未知」变成「可知」。

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动画片、游戏、绘本故事,都能找到帮助家长带孩子了解口腔科的内容。

在带着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熟悉环境。

比如,有一本绘本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讲的是害怕看牙医的鳄鱼遇到了害怕看牙的牙医,而且两个害怕鬼虽然想着完全不同的事儿,但是却会说出完全一样的话来,特别适合大人带着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在讲绘本的过程中,宝宝也有机会了解口腔科里会见到哪些东西,看牙可能会经历些什么「可怕的事」,了解了,就不那么怕了。

3. 分散注意力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小玩具,比如书,小汽车,电子产品等,在医师操作过程中,跟小朋友说一些别的事情,或讲几个小故事,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忘记治疗产生的恐惧、不安。

假如孩子已经建立了「数」的概念,那么家长可以用数数的方法,告诉孩子「还有多久多久就好了」,这也能有效减轻孩子的焦虑感。

有些口腔科医生会建议爸爸妈妈,在拔完牙、孩子吐掉棉卷之后,奖励孩子一个小冰激凌。

一是冰激凌比较软,不会影响拔牙创,二是冰激凌比较凉,可以缓解疼痛的症状。假如符合教育理念,可以参考这种做法。

4. 尽少参与治疗过程

有些家长啊,在治疗过程中,尽在旁边嘘寒问暖,表现得比孩子还要担心。

有些妈妈一听「得拔牙」,感觉比小朋友还要紧张,这种负面的情绪会影响小朋友,进一步影响诊疗过程。

正确的做法是,一旦医生开始治疗,家长就尽量安静地陪伴,或者给予孩子一些鼓励的话语,尽量不要问孩子「疼不疼」这种问题。

不问倒也罢了,一问起来,孩子不痛也要撒娇哭闹了。

5. 不要强制孩子进行诊疗

有时候,不配合治疗的孩子大声哭闹,出于面子或心情缘故,一些家长也气急败坏,强压着孩子要求医生诊疗。

不负责地猜测,普通儿科门诊或许这样做,毕竟,看一眼喉咙,或者打一针,也就「结束战斗」了;但是,儿童的口腔治疗万万不能强迫儿童。

这是因为,口腔科诊疗程序比较复杂,需要时间较长,需要的工具也比较多,如果强迫孩子进行诊疗,很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举个例子,牙科手机去龋时,如果儿童突然闭嘴挣扎,很可能会导致口内软组织的损伤(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腮帮子戳个洞什么的);补牙用棉卷隔湿时,如果儿童不配合致棉卷滑入气道,那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所以,孩子主动配合、忍耐医生的操作,是安全的保证。


丁香园独家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相关文章

cover
前段时间,丁香妈妈收到这样一条留言:孩子牙齿 1 岁开始出现龋齿,而这位妈妈开始警觉的时候,女儿已经断断续续地疼了 2 年。虽然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牙齿更重视了,但口腔科医生谈起儿童牙齿现状还是直摇头:家长还是很少会定期带孩子来看牙,孩子不喊疼,一般都很难发现龋齿。到口腔科来时,孩子牙齿一般都有好几个洞。还有些孩子牙齿已经快烂到牙根了。全国口腔调查流行病数据显示,5 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 70.9%。1
cover
宝宝还小,饮食简单,为什么嘴巴里会有异味呢,是肠胃消化不好吗?通常宝宝的口腔异味可能由三种情况造成:1. 口腔问题许多宝宝不好好刷牙,或者家长没有好好帮孩子刷牙,吃了东西直接睡,细菌就容易在口腔里生长,同时会释放出不好闻的味道。2. 呼吸习惯宝宝喜欢张嘴呼吸,常常会导致唾液蒸发加快,口干会导致口腔内菌群失调,也就会口臭。3. 消化问题消化不良,反酸嗳气,也容易产生异味。针对这个问题,建议每天从日常
cover
0-6 个月不管有牙没牙,保持口腔卫生是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应该做好的一件事。对于没有牙齿的宝宝,妈妈们应该用干净的纱布或用棉球沾水,擦拭宝宝的口腔黏膜。6 个月 - 3 岁5-8 个月宝宝会长出人生的第一颗乳牙。这是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完成至少每天 2 次的刷牙。对于年幼、不配合的宝宝,家长可以采用「膝对膝方法」帮助孩子刷牙。从乳牙萌出开始家长应当定期带宝宝去看口腔科医生,一方面评估乳牙萌出情况,另一方
cover
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家小孩漂漂亮亮,而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对颜值来说简直太重要了。很多妈妈都会觉得,反正宝宝的乳牙都是要换的,不必刻意地去保护,更别说坚持给宝宝刷牙了。但一颗乳牙在孩子嘴里要呆 6~10 年。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这期间不好好护理、长了蛀牙的话,不仅会让宝宝痛到哭、吃不下饭,还有可能造成咀嚼不适,影响宝宝后续的恒牙发育和颜值。宝宝的口腔护理,从出生就要开始0~6 个月左右,宝宝长牙前: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