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痱子· 又称「粟粒疹」,由小汗腺导管内阻塞引起。 · 成人与儿童均可发生,但不推荐使用痱子粉。 · 最好不要抓挠,以免引发感染,可凉敷改善。
症状
痱子有哪些常见表现?
痱子有三种主要类型,包括晶形粟粒疹、红色粟粒疹和深部粟粒疹。
晶形粟粒疹:
-
由汗腺导管浅表的阻塞引起,其特征是有表浅、透明的 1~2 mm 水疱,似水滴,轻擦易破,水疱可融合,周围无红斑,不会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
-
水疱往往泛发,最常见于新生儿的头部、颈部和躯干上部以及成人的躯干。发病区域通常无症状。
-
在合适的诱发环境中,水疱可在数日至数周内成批出现,并在数小时至数日内消退,干后有细小鳞屑。
红色粟粒疹:
-
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发生在表皮内,汗液渗漏引起汗管周围组织炎症。它的特征为 2~4 mm 的红色丘疹(非毛囊性),可能是丘疱疹或脓疱,底部常常有红斑。当出现脓疱时,可能存在细菌。
-
在婴儿中,最常见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的皮肤褶皱处;在成人中,常见于衣物摩擦区域:躯干上部(特别是背部)、头皮、颈部和皮肤褶皱部位。面部和掌跖一般不会发生。
-
红色粟粒疹通常伴有瘙痒或刺痛,随出汗而加重。红色粟粒疹可出现感染,导致脓疱疮或多发脓肿。
深部粟粒疹:
-
通常发生于红色粟粒疹反复发作后,是汗腺导管内更深处(在真皮-表皮交界处)阻塞所致。汗液渗出至周围组织导致直径 1~4 mm 的红色至肤色的坚硬丘疹。
-
深部粟粒疹较罕见,最常见于成年男性,特别是驻扎在热带气候区的军事人员。往往发生于躯干,但也可出现在四肢。由于汗液被堵塞于皮肤深部,所以受累区域极少出汗,又称为热带无汗症。
-
皮疹一般无症状,或者轻微,在出汗时症状可能变得明显。
-
病因
为什么会生痱子?
-
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高温闷热,出汗多,汗液又没有及时排出体外,滞留在汗腺导管,使皮肤的角化细胞水分过多而导致其肿胀并堵塞汗腺导管。常见的原因包括:湿热环境、剧烈活动、发热、皮肤闷捂。
-
也有可能是皮肤细胞和其他碎屑阻塞汗腺导管。这样汗液排不出去,只能向周围组织渗透,进入表皮和真皮,就形成了凸起的小水泡。
哪些人容易得痱子?
成人和儿童均可生痱子,但儿童更常见,尤其是婴儿。
可能是婴儿出生后小汗腺导管发育不全或没有及时通畅所致。
痱子会传染吗?
不会。
痱子会遗传吗?
不会。
-
诊断
怎么确定得了痱子?
医生在诊断痱子时,主要看是否是炎热季节或者有近期出汗史,并参考病人的临床症状。
-
若是晶形粟粒疹,体格检查应发现多个表浅透明水疱,不伴炎症。
-
若是红色粟粒疹,则有不是为毛囊性的红色丘疹、丘疱疹或脓疱。
-
若是深部粟粒疹,则为红色至肤色的坚硬丘疹,且丘疹也应该为非毛囊性的。
如果是严重或复发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活检以确认诊断。
痱子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怎么区分?
-
痱子可与毛囊炎相区别。主要的鉴别特征为痱子有非毛囊性特点,而毛囊炎没有。
-
痱子可与湿疹相区别。痱子是一粒粒的小水泡;而湿疹是一片片的红疹,好发部位也不一样,痱子长在容易出汗的地方,如脖子、腋下、腹股沟、后背,而湿疹长在干燥易摩擦的地方,如颊、手肘、膝盖。
-
新生儿与痤疮区别。痱子中红痱的特点是红色基底上的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脓疱,凉爽时会好转。痤疮就是粉刺、丘疹、脓疱,即类似于「青春痘」的样子,一个小包,上面白头,可伴炎症红斑和水肿,比痱子稍大,可在 1~5 mm之间,跟温度变化关系不大。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的痱子易与新生儿、婴幼儿的痤疮混淆。
具体是哪一种皮肤病,还需要由专科医生来明确诊断,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
治疗
痱子要去看哪个科?
皮肤科。
痱子能自己好吗?
痱子一般在去除病因后能缓解或自愈。若严重的话,仍然需要辅助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
治疗痱子有哪些措施?
主要原则是尽量降温减少出汗和汗腺导管堵塞。包括在凉爽的环境里、穿透气的衣服、洗凉水澡等。
对于红色粟粒疹或深部粟粒疹,除了常规措施外,有时可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等辅助性药物,减轻炎症并减少丘疹或脓疱内的细菌数量,改善症状或者加速消退。
治疗痱子可以用哪些药物?
一般红色粟粒疹可采用辅助性干预措施来减少炎症并尽量减少细菌的潜在促进作用。
-
局部用皮质类固醇:瘙痒刺痛难耐可局部用弱至中效的皮质类固醇乳膏或洗剂,如 0.05% 的地奈德乳膏、0.1%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1 日 2 次,持续 1~2 周,可减轻瘙痒并加快炎症消退。
-
局部用抗生素:局部用抗生素可减轻炎症并减少丘疹或脓疱内的细菌数量。这对脓疱性粟粒疹(痱子顶部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的患者可能更有益。可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
目前不推荐使用口服抗生素。
痱子需要住院吗?
不需要。如果发热或有皮肤感染则要去医院就诊。
-
生活
长痱子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尽量少吃辛辣食物,会加重出汗。
长痱子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 尽量待在凉爽的环境里;
- 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服;
- 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净保持干燥;
- 洗澡使用较凉的水温;
- 洗澡时可用毛巾轻柔擦拭,有助于去除可能堵塞汗腺导管的碎屑;
- 尽量不要抓挠痱子,以防感染。实在忍不住,可以冷(冰)敷患处,或者在没有破溃的地方多次涂炉甘石洗剂;
- 保持心情愉悦,不宜烦躁。
痱子粉可以用吗?
不建议用,痱子粉遇汗容易结块,反而导致汗腺导管堵塞。
- 尽量待在凉爽的环境里;
预防
痱子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痱子是可以预防的。
针对病因,降低温度,保持干燥即可。具体做法为:
-
加强室内通风散热,减少出汗并利于汗液蒸发;
-
穿宽松棉质衣服;
-
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净保持干燥。
怎么防止痱子复发?
同预防措施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