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肱骨干骨折· 肱骨是上臂的骨骼, 肱骨干是肱骨的中间段。 · 表现为上臂疼痛、肿胀,不能活动肩肘关节。 · X片即可明确诊断,注意同时拍摄肩肘关节。
症状
肱骨干骨折后会有什么表现?
- 有明确的外伤病史。
- 外伤后出现上臂疼痛、肿胀、畸形、瘀斑。
- 患者常用另一手托住伤侧前臂。
- 受伤的胳膊无法正常活动肩、肘关节。
- 伴有反常活动(反常活动指正常人绝对做不出的动作)、骨擦感(骨擦感指骨折断端相互摩擦的感觉)等。
肱骨干骨折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因肱骨干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特殊性,肱骨干骨折容易损伤血管、神经,尤其是桡神经。
- 合并桡神经损伤时,可出现垂腕,手部活动障碍,部分手部皮肤感觉减退甚至完全消失。
- 血管损伤相对少见,肱骨干骨折可造成肱动脉的损伤,若合并血管损伤可出现患肢缺血等表现。
- 有明确的外伤病史。
病因
肱骨干骨折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肱骨干的骨折一般都有明确的外伤病史,可由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导致。
- 直接暴力常由外侧打击肱骨干中段,导致横行骨折或者粉碎性骨折;
- 间接暴力常见于跌倒后,手或者肘部着地,暴力沿肱骨干向近侧传导,导致肱骨中下 1/3 处骨折。
- 直接暴力常由外侧打击肱骨干中段,导致横行骨折或者粉碎性骨折;
诊断
要明确是否肱骨干骨折,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 X 线检查:一般肱骨干的正侧位 X 线检查即可以明确诊断肱骨干骨折,检查时需要包含肩关节、肘关节等部位,以明确是否合并关节周围的骨折。
- CT 检查:对于粉碎的、复杂的肱骨干骨折,常需要行 CT 检查,其可以提供准确的细节信息,在判断骨折的移位程度、方向,是否合并肩关节、肘关节周围的骨折时,CT 检查更加具有优势。
- 磁共振检查:考虑为病理性肱骨骨折时,磁共振检查有助于判断病变范围,明确有无肿瘤。
- X 线检查:一般肱骨干的正侧位 X 线检查即可以明确诊断肱骨干骨折,检查时需要包含肩关节、肘关节等部位,以明确是否合并关节周围的骨折。
治疗
肱骨干骨折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需要到骨科或者创伤骨科就诊。若怀疑是病理性骨折,可能需要到骨肿瘤科就诊。
什么样的肱骨干骨折,需要行手术治疗?
- 手法复位失败,骨折对位对线情况不佳,不能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预估骨折愈合后会影响手臂的功能;
- 骨折断端分离移位,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预估会影响骨折愈合;
- 病理性骨折;
- 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 肱骨下 1/3 螺旋形骨折,因为若采用手法复位,桡神经在复位过程中可能有较大的损伤风险。
肱骨干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是什么?
内固定是指手术切开后,放入肢体的用于固定骨折断端的材料。肱骨干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接骨板螺钉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髓内钉固定等。
肱骨干骨折损伤了桡神经,能恢复吗?
由于桡神经损伤一般常为挫伤或者拉伤,随着骨折的愈合,神经损伤是有很大可能恢复的。若经过 3~4 个月,神经功能仍没有恢复的迹象,可考虑行神经探查术。
肱骨干骨折术后,需要去除内固定装置吗?
一般不需要,内固定装置留存在体内无明显坏处。
一般何时可以将肱骨的内固定装置去除?
骨折内固定装置的取出时间一般在一年~一年半左右。但由于个体差异、骨折类型不同,内固定装置的取出时间不可同一而论,需要依据骨折部位是否有骨痂形成、骨折线是否已经模糊或者消失,来决定取出内固定的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内固定装置去除过早,有再骨折的风险。- 手法复位失败,骨折对位对线情况不佳,不能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预估骨折愈合后会影响手臂的功能;
生活
肱骨干骨折的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饮食上,无特殊禁忌。
肱骨干骨折的患者,需要复查吗?
肱骨干骨折患者,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定期复查。复查时需行 X 线检查,以评估骨折的生长愈合情况。同时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肩、肘关节的功能康复锻炼。
肱骨干骨折后,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无论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一般均应进行功能锻炼。
肱骨干骨折后,即可主动练习手、腕关节的活动。随着疼痛减轻,应尽早进行肘、肩关节的活动练习。
- 伤后 2~3 周,开始主动肘、腕关节的屈伸活动以及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
- 伤后 6~8 周,开始进行肩关节的旋转活动。
需要提醒的是,肱骨干骨折术后需要坚持功能锻炼,但活动幅度和力量锻炼需要循序渐进,应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伤后 2~3 周,开始主动肘、腕关节的屈伸活动以及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
预防
肱骨干骨折可以预防吗?
肱骨干骨折多由意外伤害所致,很难预防。老年人要注意防跌倒,居室地面保持干燥,可在居室内安装扶手,家具不要乱摆乱放,穿合脚的鞋子,视力不好的佩戴合适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