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溢性皮炎· 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伴瘙痒。 · 发生在面部可与痤疮、酒渣鼻或毛囊炎并发。 · 易反复,但不宜长期涂擦激素类药膏。
症状
脂溢性皮炎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脂溢性皮炎是慢性病,可以反复发作。常常先发生在头部,严重时可以发展到全身其他皮脂溢出部位。发病部位可伴有瘙痒。最初发病时表现为皮肤表面的小凸起(毛囊性丘疹),但不具有特征性的表现,难以借此诊断。而后逐渐扩大,融合成暗红色或黄红色的斑片,上面覆盖油腻皮肤碎屑(鳞屑)。也可以出现渗出、结痂、皮肤表面糜烂,呈现类似急性湿疹的表现。
脂溢性皮炎分类中的经典型脂溢性皮炎、婴儿脂溢性皮炎及 AIDS 型脂溢性皮炎是怎么回事?
- 青年及成人脂溢性皮炎:即经典型脂溢性皮炎。
- 婴儿脂溢性皮炎:出生后不久发病者称为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可在一个月左右渐愈。有人认为这是特应性皮炎的亚型。
- AIDS 型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艾滋病(AIDS)最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皮肤症状常在 AIDS 症状出现之前发生,表现严重,且与 AIDS 严重程度有关。
脂溢性皮炎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面部,会影响患者的外貌和身心健康。病情严重的还会有厚痂、臭味、渗出液,甚至皮疹覆盖整个头部,长期不愈或者治疗不当也可转变成红皮病。
脂溢性皮炎的皮肤损害好发于哪些部位?
最容易发生在多脂、多毛、多汗的部位,往往开始时局限于头皮,后逐发展至眉、鼻旁沟、耳后、胸背、腋窝、脐部、外阴、肛门等处。
痤疮、酒渣鼻和脂溢性皮炎有关吗?
脂溢性皮炎可继发真菌(马拉色菌)和细菌感染,面部的脂溢性皮炎可与痤疮、酒渣鼻(玫瑰痤疮)或者毛囊炎并发。
- 青年及成人脂溢性皮炎:即经典型脂溢性皮炎。
病因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清楚。一般认为和以下因素有关:
- 遗传导致的容易过敏体质(特应性):婴儿脂溢性皮炎与过敏(特应性皮炎)有关,或者是特应性皮炎的一种表现。
- 马拉色菌:成人脂溢性皮炎与马拉色菌、皮脂及皮脂溢出有关。脂溢性皮炎患者往往能查到马拉色菌感染的迹象(发现对马拉色菌的高滴度抗体)。此菌能激活一种人体免疫机制(补体替代途径),也能分解脂肪酸,从而引起皮肤炎症。
- 免疫功能受损:免疫功能受抑制的人患脂溢性皮炎的可能性较高,严重顽固的脂溢性皮炎可能是艾滋病(感染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早期症状。
- 其他:痤疮棒状杆菌等也能分解游离脂肪酸,加重皮炎;帕金森病或缺乏某些物质(锌、烟酸、维生素 B6)可诱发本病。
脂溢性皮炎的原因是不是皮脂溢出过多了?
不完全是。
- 脂溢性皮炎引起的油脂状鳞屑,是由于渗液干燥后和鳞屑混合所形成的鳞屑痂,并非全部由皮脂构成。
- 有的研究发现,脂溢性皮炎患者的皮脂分泌并不比正常人高出太多,而皮脂组成有变化。皮疹容易发生于多油多汗的部位,对于某些患者即使减少皮脂分泌也不能使皮炎减轻。
脂溢性皮炎会遗传吗?
目前认为不会遗传。脂溢性皮炎是一个多因素致病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明,但普遍认为脂溢性皮炎发病机制没有遗传因素。
脂溢性皮炎具有传染性吗?
脂溢性皮炎是不会传染的。马拉色菌是正常人体表面就带有的微生物,只在特定情况下引起疾病,其发病机制没有传染因素,所以不会传染。患者可以放心正常参加公共活动。
哪些人群容易得脂溢性皮炎?
- 精神过于紧张或过度劳累的人。
- 饮食不合理的人,包括:饮食太过油腻,饮酒,过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维生素 B 族缺乏,饮食过于单一等。
- 皮肤护理不当的人。因为滥用护肤品会损伤皮肤的屏障功能,使存在于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如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等大量繁殖,而诱导炎症。
- 内分泌失调的人。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过多所致。青春期雄激素水平会有升高,所以青春期寻常痤疮有时会伴发脂溢性皮炎。
- 免疫抑制的人,如艾滋病患者。
哪些因素会加重脂溢性皮炎?
长期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反复搔抓等局部刺激,以及饮酒或食用辛辣食物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脂溢性脱发是脂溢性皮炎引起的吗?
不是。脂溢性脱发和脂溢性皮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两者有一些共同的致病因素。
脂溢性脱发也叫雄激素性脱发,是与遗传、雄性激素、皮脂溢出过多相关(和内分泌关系密切)的疾病,它的具体表现为头皮油、脱发,常采取的治疗措施为去油脂、抗雄激素、促进头发生长及植发等。- 遗传导致的容易过敏体质(特应性):婴儿脂溢性皮炎与过敏(特应性皮炎)有关,或者是特应性皮炎的一种表现。
诊断
脂溢性皮炎如何诊断?
根据好发于头皮、颜面等皮脂溢出区,红斑上有油腻性鳞屑,对称分布,病程慢性,反复发作等特点,一般即可诊断。
脂溢性皮炎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鉴别诊断)?
- 头部银屑病:表现为云母片状的鳞屑,边界清楚,不脱发,且身体其他部位往往有典型银屑病皮损。
- 玫瑰糠疹:主要发生在颈部、躯干和四肢靠近躯干的地方(近端),一般不侵犯头皮;常有一个较大的斑(母斑),同时有较小的椭圆形斑(子斑),不一定局限在母斑周围,疹的长轴与皮肤纹理一致,往往可以自愈(即病程有自限性)。
- 湿疹:当脂溢性皮炎有糜烂、渗液、皲裂时,表现上与湿疹确有混淆之处,所以也叫脂溢性皮炎湿疹样变;但脂溢性皮炎容易出现在头面、胸背等油脂溢出部位,上面覆盖的油腻鳞屑,仍然可以与湿疹相区别。
- 体癣:根据环状皮肤损害、实验室检查鳞屑真菌镜检和培养阳性可进行鉴别。
什么是婴儿脂溢性皮炎?
婴儿脂溢性皮炎常于出生后 2~10 周发病,好发于头皮、面部、鼻唇沟、眉毛区、耳周及褶皱部位。表现为油腻的、细小的、鳞屑性红色斑片。头皮可局部或全部布满厚薄不等的油腻的灰黄色鳞屑,并蔓延到前额,严重者可伴有糜烂、渗出。常在 3 周至 2 个月内逐渐减轻、痊愈。对持久不愈者,应考虑到特应性皮炎的可能性,及时到医院复诊。
脂溢性皮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脂溢性皮炎一般根据典型皮肤损害表现和好发部位即可明确诊断。个别病例不能明确诊断的,需要做真菌检查、病理切片等检查以进一步确定诊断。
- 头部银屑病:表现为云母片状的鳞屑,边界清楚,不脱发,且身体其他部位往往有典型银屑病皮损。
治疗
脂溢性皮炎应去哪个科室就诊?
脂溢性皮炎属于病变主要累及皮肤的慢性疾病,应该去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或者皮肤性病科)就诊。
脂溢性皮炎常见治疗药物有哪些?
- 外用药物治疗:作用为去脂、抗炎、去屑、止痒。
- 常用药物为含糖皮质激素的混合制剂,但不推荐在面部使用;
- 有少量渗出、糜烂部位可用氧化锌油或糊剂;
- 头部皮损可用含抗真菌成分的洗发水洗头。
- 内用药物治疗:
- 可口服 B 族维生素和锌制剂;
- 瘙痒剧烈时可用抗组胺药(如扑尔敏、氯雷他定);
- 四环素或红霉素口服对某些患者有效;
- 皮疹范围广泛,同时伴有真菌感染时可口服抗真菌药;
- 维甲酸类药物对部分脂溢性皮炎具有疗效,但不作为首选。
脂溢性皮炎可以治愈吗?会留下后遗症吗?
经专业医生的正规治疗,绝大部分病例可以好转。婴儿脂溢性皮炎通常可以自愈。由于病因不明,成年人脂溢性皮炎则常为慢性复发性过程,通常需要长期反复医治,病情缓解后,平时也要积极预防。
脂溢性皮炎本身并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可能会有局部颜色变深的表现(色素沉着)。但如果延误治疗、并发其他皮肤病,或者治疗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不好的后果。脂溢性皮炎可以长期擦涂激素类药膏吗?有副作用吗?
-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一定要遵医嘱正规治疗。
- 头皮脂溢性皮炎可以外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膏,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比如:皮肤萎缩、激素依赖性皮炎、多毛症、毛细血管扩张、继发感染、皮肤色素沉着等。
所以,是否需要使用,选择哪种剂型,需要使用多久糖皮质激素类药膏一定要遵医嘱。
特殊阶段(孕期、哺乳期)脂溢性皮炎用药有何注意事项?
这些阶段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需依据病情轻重、药物安全性分级来选择,一般来说,短期使用外用药膏是比较安全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婴儿脂溢性皮炎造成面部及头皮结痂严重,搔抓后常引起出血怎么办?
黄色肥厚的结痂可以擦植物油,可以起到软化痂皮的作用,待痂皮湿润后就可轻轻剥除痂皮,也不易引起出血。如果已经有明显的出血、抓痕,可以局部外用金霉素软膏或者莫匹罗星软膏抗炎、预防感染。
- 外用药物治疗:作用为去脂、抗炎、去屑、止痒。
生活
脂溢性皮炎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
- 应保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病人应该注意适当运动和休息,精神不要紧张。
- 按着个人频率规律洗头,保持头发的清洁、干爽。
- 不要用强碱性肥皂洗涤头面部,可以用中性或含硫磺的肥皂、洗发乳(膏)等。
- 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症状时应该及时纠正。
- 避免各种刺激,不要强行剥除痂屑。室温不要太高以免出汗过多。避免摩擦搔抓等机械性刺激。
脂溢性皮炎患者饮食注意有哪些?
-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 B 族的食品;
- 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 控制脂肪和糖类饮食。
- 应保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病人应该注意适当运动和休息,精神不要紧张。
预防
脂溢性皮炎是否可以预防,如何预防?
本病容易复发,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平时保持心情舒畅,合理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合理护肤,饮食规律可减少本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