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这么考虑
是因为孩子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者出现大便性状的异常,我们称之为急性腹泻病。而在急性腹泻病理首当其中的是感染性疾病,也就是我们说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或者说细菌性肠炎等等。
前者作为一种病毒性感染,孩子今天有接种相应的疫苗,相当于感染了一次被人工制造的解毒的“病毒”,理论上确实也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大便次数多以及大便性状异常的表现。但因为本质上的病毒感染是以水样便,蛋花样大便为主的。他不会引起有血丝的变化。
而有血丝样变化的大便最常见的是细菌性肠炎。又因为细菌性肠炎更多的发生在夏季这种气候比较炎热的情况下出现,(所以季节不相符。)且一般是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年龄不相符。)往往可能也会有一些发热的感染表现。(症状不完全符合。)孩子似乎都没有以上任何感染的症状。甚至密切接触者也没有类似的情况,(接触史不相符。)也就是说也没有感染的机会。那么就考虑过敏性肠胃炎的可能性就相对比较大了。
又因为很多疫苗,他在研制配置的过程中会使用到鸡蛋清。鸡蛋清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和牛奶蛋白类似,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容易造成过敏的前三甲的食物。
又因为孩子的血丝量不多,如果孩子的吃奶情况也良好,孩子的整个精神状态也不错。特别是孩子的面色,一般没有出现面色苍白,反应差之类的表现。建议可以在先观察。暂时不着急就诊,护理上与原先无差异。如果孩子血便的症状仍然持续反复,时间大于24小时。建议就诊当地医院做一个血常规检查,以及做一个粪便便常规检查。因为两种检查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的评估和排除孩子有混合细菌性感染。(这种可能性很小。),同时可以关注一下孩子的血常规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的问题。如果他的百分比>4%,那么孩子有过敏性体质的。情况就更加明确了。同时如果孩子在内科处理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其他异常,也建议看一下小儿外科的医生。特别是医生会帮助您观察肛门周围的皮肤。因为细小的溃疡(
肛裂),也会造成孩子的大便带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