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脾气随和、态度好的孩子,父母即使不了解怎样给孩子定规矩也没关系。但如果孩子个性过于强,家长有必要知道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
如果孩子的个性太强,当父母会无计可施的时候,可能会把倔孩子晾在一边,但他们照样哭闹。收回一些给他们的许诺也不行,反正孩子正在气头上,什么也不在乎。
各种方法都试过以后,管教最后便可能演变成争吵甚至拳脚相加。
这种情况下,一想到隔壁老王家有个表现不错的孩子,父母可能就更不理解孩子为何会这么不听话了,甚至会窝火地认为孩子是故意的。
有的父母继续用相同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每天和他们争论,希望孩子只是一时不听话,长大就会好起来。但事实上,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个性可能并没有变好。
孩子性格太强,做家长的管不住,这虽然不是说家长很糟糕,但至少说明你目前的管教没有效果。不妨试试以下办法。
1. 摸索孩子的性情
为什么个性强的孩子难管?这跟孩子的性情有关系。
个性强的孩子想要体验自己的抉择和行为产生的后果,这是他们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学习方式。
他们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约束,但常规的约束方法通常无效,他们对父母的管教反应会比较强烈。
一旦了解了孩子的性情,家长就容易理解他们为什么总跟自己作对了。
同时,这也有助于家长让自己的性情与孩子的更合得来。大人改不了孩子的性情,但可以尝试主动改变下自己,掌握更有技巧的管教方式。
2. 寻找宽严适中的平衡点
其实孩子违抗挑战家长的规矩就是想「以身试法」,看看自己的「下场」究竟如何。
如果这样可以让他们不做不想做的事,比如打扫房间或关电视机,那么他们就会不理规矩。即使只是几分钟的纵容,都会助长孩子的反抗行为。
换种方式给孩子定规矩,避免姑息纵容或过分苛刻,孩子会变得尊重家长的规矩。
比如通过一种「民主」的方式立定规矩,在「态度强硬」与「尊重孩子」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如果设定的底线不合适,转而以斥责、打骂、争吵等方式让孩子服从,孩子或许会变得更不服气。
家长要学会转变态度,设定坚决、合适的惩罚底线,让孩子体会到应当顺从规矩,而不是经常试探父母的耐心。
3. 设定明确的惩罚底线
给孩子传达一种清晰坚定的信息是有效管教的开始。这个信息是针对你希望他做到的事情本身,而不是针对孩子,信息要明确直接,口气正式,并包括惩罚后果。
除了给孩子明确的信息,家长也应当在规矩被破坏时采取明确的惩罚措施。
果断、恰当的惩罚措施会使孩子认真对待规矩,跟家长好好合作。
不守规矩要承担的后果并不是暴力。它可以是孩子行为直接导致的惩罚后果,比如他弄坏了一样玩具,那么就不能再玩这个玩具了;也可以是让孩子需承担与不当行为相关联的惩罚,比如被逮住他没带头盔就骑自行车,那么就暂时不能再骑了。
4. 其他教育方式
其他教育方式包括给孩子冷静期、提供有底线的选择、设定时间、不用孩子的喜好做筹码、不要陷在争吵理论中等。
在家和外出时,晾在一边都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尤其遇到孩子反抗、举止不当、情绪对立、乱发脾气时,把他晾在一边,暂时不管不问,可以让他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
责编:yidan
丁香医生独家稿件,拒绝其它任何形式的转载
编译来源:about.com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