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哺乳期有夫妻生活的女性,避孕是个不能不说的问题。很多人以为,只要没来月经就代表不用避孕,真是太天真啦!
下面就来说说哺乳期避孕的相关问题。
需要!
产后第一次排卵常常发生在第一次月经前,所以不能把月经恢复当作开始避孕的可靠标志。
没有母乳喂养的妈妈,产后首次排卵的平均时间是 45~94 天,最早的甚至只有 25 天。
而母乳喂养的妈妈,虽然排卵会受到抑制,但也受到母乳喂养的程度、母亲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尽管母乳喂养时受孕率低,但只有满足下列所有特定条件才有可能会出现排卵停止:
产后不到 6 个月;
完全是母乳喂养,即不给宝宝提供食物及其他液体;
没有恢复月经。
满足上述条件后,母乳喂养避孕率大概 98%。但如果没有完全满足这些条件,哺乳期意外妊娠的风险很高。
两次妊娠间隔时间太短,发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的风险会更高,所以如果有夫妻生活,即使没有月经,也是应该避孕的。
1. 安全套
安全套是哺乳妈妈首选的方法。
但由于使用方法不当等客观因素,安全套的有效性其实相对只有 82%。
是不是没你想的那么高呀?
2. 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俗称「放环」,有效性比较高。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选择使用含铜的(如 TCu380A)或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如曼月乐)。
WHO 建议:母乳喂养女性至少在产后 4~6 周再置入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尚无证据显示它会对母乳的总量与质量有任何影响。
当然啦,国内和国外还是有区别的,国内宝爸相对「谦和隐忍」,再加上产后 6 周是产褥期,不建议同房,这个阶段的避孕需求本身就比较低。
另外,哺乳期间放环,有一定风险会导致子宫穿孔,而且取环 6 个月后才能再次妊娠。所以各位妈妈在哺乳期间还是要慎重考虑是否选择这种方式。
3. 纯孕激素的避孕药物
如果要使用激素避孕法,仅含孕激素的避孕药(比如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避孕针)是母乳妈妈的首选方法,3 年累积失败率仅为 0.7%,与放环效果相同。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纯孕激素的避孕药物会影响母乳量、母乳成分或对婴儿产生有害影响。
但关于到底该什么时候开始用,还存在些许争议:
美国 CDC 医疗资格标准认为:包括母乳妈妈在内的产后女性都可以安全使用,而且产后就可以立即使用。
制造商的药品说明书推荐:如果母亲为完全母乳喂养,应在产后 6 周再开始服药;如果采用了婴儿配方奶粉补充喂养,则在产后 3 周开始。
WHO 也建议:母乳喂养女性在产后 6 周开始使用口服、注射性或植入式的纯孕激素避孕药。
当然啦,在这之前可能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同房,也用不着太纠结这个问题。
另外,长效孕激素避孕针的缺点是恢复生育时间长。如果为准备怀孕而停止注射,末次注射后 10 个月内, 50% 的女性会妊娠;但少数女性会在末次注射后 18 个月才能妊娠。
4. 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避孕药物
WHO 推荐:产后 6 个月再开始使用这种方式避孕。
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药物,在产后早期会抑制乳汁生成,且会增加产后栓塞的风险。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都有点烦了,我懂,你们最想知道的是……
前面说到的避孕方法都是可以选择的。
不过,没有一种避孕方法是完美的,要综合考虑优缺点,然后选择你能够持续和正确使用的那种。
不妨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
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如何?
方便吗?我能记得用么?
双方都能接受吗?
是不是一种可逆的方法?停用后能立即怀孕么?
这种方法会不会引起我月经变多或变少?
是否有副作用或潜在的并发症?
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方法吗?
是否对性病有防护作用?
另外,没有哪种避孕方法是万无一失的。
所以问题来了……
如果发生安全套破裂、滑落,漏服短效避孕药等情况,就要考虑采取紧急避孕措施了。
目前可以采用的紧急避孕方法包括宫内放置含铜的节育器或服用紧急避孕药。
宫内节育器:
最有效的紧急避孕方法,需要在「出事儿」后 5 天内放置。
紧急避孕药:
包括纯孕激素制剂如毓婷(左炔诺孕酮)或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是哺乳期禁用的药物。
毓婷说明书虽然说它可随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建议至少停用 3 天,但国外资料也显示哺乳期妇女使用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对哺乳和婴儿没有影响,不需要停止哺乳。不过,有顾虑的妈妈就按说明书停 3 天吧。
作者: 彭婷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站酷海洛创意
参考文献:
Medical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Contraceptive Use, 2010: revi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contraceptive methods during the postpartum period.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1;60(26):878.
www.who.int/topics/contraception/en/. (Accessed on February 06, 2008)
Mimi Zieman, MD Patient information: Birth control; which method is right for me? 2015 UpTo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