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经常喝蜂蜜水,会性早熟吗?

2019-11-01作者:阮光锋

儿童喝蜂蜜900.jpg

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一直是颇受人们喜爱的「好东西」,很多人都认为它们有多种健康功效、甚至于延年益寿;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传闻声称,这些蜂产品「含有性激素」,给孩子吃了还可能会影响发育、引起性早熟。

之前有报道称,有个妈妈因为听说多喝蜂蜜水能改善体质,于是天天给女儿喝蜂蜜水,结果 6 岁的女儿的双侧乳房居然提前发育了,医生诊断为假性性早熟,并称是因为喝蜂蜜水导致的。

这让不少人对蜂蜜更加担心了,难道蜂蜜中真的存在性激素?每天一杯蜂蜜水真的会导致性早熟吗?

儿童性早熟623.jpg

蜂蜜里有激素吗?

的确,蜂蜜等蜂产品中还有性激素,但含量微乎其微,比其他很多日常食物还要少得多,和性早熟没有什么关系。

蜂蜜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糖,占到总量的 80% 以上,再除去百分之十几的水,其他成分不到 1%。而这 1% 的成分通常是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有机酸、花粉等。

在蜂蜜和蜂花粉中,并没有检测到动物性激素的报告。花粉中确实含有不少植物激素成分,但这些成分和动物体内的激素差别很大。正如花粉中的植物精子不会让人怀孕一样,植物激素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激素样作用。

所以,每天喝一杯蜂蜜水是不可能导致孩子性早熟的。

蜂王浆「催熟」?对人根本没用

除了蜂蜜和花粉,蜂王浆是更多人担忧的对象。

蜂王浆是蜜蜂供给蜂王和 3 日龄内幼虫食用的物质,长时间吃蜂王浆的蜂王成熟期短、寿命长,还有很强的生殖能力,这不禁会让人联想,这是不是性激素的作用?给人吃了也会「催熟」吗?

其实,这种想法也是多虑了。蜂王浆「催熟」蜜蜂的成分并不是性激素,而是一种名叫「Royalactin」的活性蛋白质。

2011 年,日本科学家发现,新鲜的蜂王浆中的这种蛋白质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调控一些基因的表达。而人们口服蜂王浆的时候,这种蛋白质会被消化,无法保持活性,因此不必担心它对人体产生影响。

那么其中有没有性激素呢?检测发现,蜂王浆中确实存在微量的性激素,但它的含量实在太低,根本不足以对人体生理造成影响。

1984 年,美国科学家首先在蜂王浆中发现了性激素睾酮(testosterone),1988 年,中国科学家对蜂王浆中的性激素含量测定发现,每 100 克蜂王浆中含有雌二醇 416.7 纳克,孕酮 116.7 纳克,睾酮 108.2 纳克。

这个量是什么水平呢?它比很多动物性食物中正常存在(而且安全)的激素含量还要低得多。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曾对市场上销售的一般动物性食品进行了性激素含量检测,按这个结果算下来:

  • 牛、羊肉中的雌二醇含量是蜂王浆的 10~400 倍

  • 羊肉中孕酮含量是蜂王浆的 500 多倍

  • 牛奶的睾酮含量也是蜂王浆睾酮含量的 20~150 倍

肉蛋奶中的这些微量激素残留尚且被认为是安全的,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认为蜂王浆中含量更少的激素会危害健康呢?

担心性早熟?控制体重倒是真的

如果真要说饮食因素与孩子性发育之间的关系,那么真正值得警惕的其实是吃得太多导致的肥胖。有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可能会导致性早熟。虽然蜂蜜不会直接导致性早熟,不过它作为一种添加糖的来源,吃多了也会增加龋齿、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它和甜食、甜饮料一样需要控制。

另外,蜂蜜、蜂花粉和蜂王浆的很多所谓「健康功效」都没有得到证实,家长们也不应该让孩子吃太多蜂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儿童和成年人都应该把「游离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 10% 以下,这其中也包括蜂蜜。

总之,和其他甜食一样,蜂蜜也不应该敞开吃。

1 岁之下的宝宝不该吃蜂蜜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一岁以下的婴儿确实不应该进食蜂蜜,这是因为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这才是婴儿不该吃蜂蜜的真正原因。

肉毒杆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不少食物也可能存在肉毒杆菌污染的风险。对于 1 岁以上的孩子和成年人而言,即使吃进含有少量肉毒梭状杆菌的蜂蜜,肠道的菌群也可以抑制肉毒梭状杆菌的繁殖,这样就不会产生肉毒素。而 1 岁以下的婴儿肠道内的菌群还很脆弱,对毒素的反应也更敏感,如果不小心食用被污染的蜂蜜,就非常容易中毒。

总的来说,各项研究证实,蜂蜜等蜂产品没什么神奇功效,除了有可能缓解儿童咳嗽外,对健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益处,不要因为迷信它的神奇功效而给孩子喝蜂蜜。

但是,我们也不必担心它们把孩子「催熟」。需要提醒的是,考虑到可能的肉毒杆菌污染,不应该让 1 岁以下的孩子吃蜂蜜。


作者:阮光锋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参考文献:

Masaki Kamakura. Royalactin induces queen differentiation in honeybees. Nature 473, 478–483

J. Vittek, B. L. Slomiany. Testosterone in royal jelly. Experientia, Volume 40, Issue 1 , pp 104-106

曹均,史伯伦,张艺圃,杜玉川. 蜂王浆中性激素的研究. 《中国养蜂》 1988年02期

郭子侠等,动物性保健食品性激素含量调查及评价,《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0年3期

Biro FM, McMahon RP, Striegel-Moore R, et al. Impact of timing of pubertal maturation on growth in black and white female adolescents: 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Growth and Health Study. J Pediatr. 2001 May;138(5):636-43

http://www.codexalimentarius.org/standards/vetdrugs/veterinary-drug-detail/en/?d_id=29

http://www.codexalimentarius.org/standards/vetdrugs/veterinary-drug-detail/en/?d_id=52

http://www.codexalimentarius.org/standards/vetdrugs/veterinary-drug-detail/en/?d_id=58

CAC/MRL 2-2015 Maximum Residue Limits for Veterinary Drugs in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