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治疗精神病的药副作用到底有多大?

2016-08-20作者:朱蓓英

医生关怀900.jpg

常听人说,「治精神病的药,副作用都很大的!」但要是细问:都有些什么副作用呢?大多数人都对此语焉不详。

本文就将介绍一下,治精神病的药都有些什么副作用,以及副作用到底大不大。

病是什么病?药是什么药?

通常人们所说的「精神病」,是指一大类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其中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就是精神分裂症,其他还包括妄想性障碍、分裂样精神障碍、分裂情感障碍等。

而治疗这些疾病的主要药物,就是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根据药理作用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1. 第一类叫做「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氯丙嗪为代表,也叫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2. 第二类叫做「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常见的有氯氮平、奥氮平等,也叫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由于第一代和第二代药物在药理机制、临床的作用与副作用上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将分为两篇讲述。本文主要讲述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

「典型抗精神病药」怎么抗精神病的?

第一个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中,发现有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作用的,随后还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药物,这类药物共同的作用机制就是阻断大脑内的一种「多巴胺受体」——形象地说就是大脑里让患者表现出异常的细胞的「电闸」被切断了,这类药物就叫做「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大致来讲,人大脑内的多巴胺有四条通路,分别对应四种功能:

  1. 一是调节人身体的运动;
  2. 二是调节下丘脑的内分泌;
  3. 三是调节人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
  4. 第四是跟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调节最后一种功能的多巴胺通路功能大大增强,从而引起幻觉、妄想、攻击敌意等症状,而调节认知和情感的多巴胺通路功能下降,另外两条通路则是正常的。

由于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不分好歹」地把所有「电闸」都切断了,造成的结果就是: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消失了,产生了治疗作用;而对其他本来就低下或正常的功能,则被搞得更低下、不再正常,这就是药物的副作用了。

具体有哪些副作用?

所以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有:

1. 运动系统的副作用

这类副反应就是因为原本正常的调节运动功能的多巴胺系统,由于药物作用,变得功能下降了,从而产生运动方面的异常。

具体表现有:

  • 肌肉僵硬;
  • 肢体颤抖;动作缓慢;
  • 嘴唇等部位不由自主地缓慢运动,做类似于咂嘴的动作;
  • 有时,用药后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四肢向后、向外痉挛性地伸展;
  • 由于脸部的肌肉僵硬,也可能出现面部没有表情,就跟戴着一张面具一样。

2. 泌乳素水平升高

这是因为正常的调节内分泌功能受到了影响,导致泌乳素升高。

在女性,泌乳素的升高会引起闭经、泌乳;而在男性,一般水平的泌乳素升高引起的症状较不明显,升高水平高的话可以引起男性乳房发育,甚至分泌乳汁。

正因为如此,引起泌乳素升高的药物,在女性中的使用比在男性中使用更受限制。

3. 「阴性症状」加重

之前在一篇文章中,我专门向大家介绍了「阴性症状」(点击阅读)

精神分裂症病人原本认知和情感的多巴胺通路功能已经低下了,而典型的药物,能进一步恶化这种情况。

症状主要表现为:

  • 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快感体验;
  • 情感体验消失了,显得对人特别冷淡,没有人情味;
  • 意志力病态地降低,甚至连洗脸刷牙的意志力都没有了,更没有对自己将来的计划和打算;
  • 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差,所以,难以维持原来复杂的学习和工作。

4. 恶性综合征

恶性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非常严重的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具体表现包括:

  • 肌肉紧张;
  • 高热;
  • 甚至昏迷、死亡。

理论上,所有能阻断多巴胺受体的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这种副作用;加上后果严重,所以即使发生可能性小,医生也都对这种情况非常警惕。

5. 其他副作用

由于药物除了作用于 D2 受体,也会对其他受体有作用。

比如:

  • 药物作用于「组胺受体」,就会引起困倦嗜睡;
  • 药物作用于「乙酰胆碱 M 受体」,会引起看东西模糊、流口水、便秘等。

此外,这类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心脏副作用、体重增加等。

同时,由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需要肝脏和肾脏的参与,不同的药物对肝肾功能的负担,也各有不同。

医生开药900.jpg

药物副作用这么大,我们该怎么做?

看,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真是不少。想要避免这些副作用,家属和患者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不要自己瞎选药。

有的人听着身边的人说吃了什么药好了,就去找一样的药来吃。

不同的药物不同方面的副作用强弱不同,医生在为特定的某位患者选药时,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特点、性别年龄等人口学特点、经济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来挑选对这个人来说副作用影响更小、更容易坚持服用的药物。

自己挑的,能比医生挑的高明?

其次,则是要按照医生嘱咐的间隔时间和药量服药。

有的人觉得吃了不见好就干脆不吃或者擅自加量,这样的做法不安全。

咱们前面说到的副作用里,有一些是跟剂量相关的——换句话说,剂量高的话产生这类副作用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并不一定药物剂量翻倍疗效就会翻倍,自己乱用药,可要当心,别吃出肝损、肾损什么的。

擅自停药就更不可取,且不说耽误治疗,更麻烦的是,身体可能因为突然的停药出现剧烈的不适应。精神类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监督下,开始吃的时候逐渐加量、要停药的时候逐渐减量。

最后一条,就是要认准一个医生、经常去复诊。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控制。有的人开一次药就再也不去了,有些医生也因为觉得这是常识,忘了跟患者家属交待。

现实情况是,吃一两周的药,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而且,家属(和患者)要了解上面这些副作用,要学会观察,也要定期去做医生开具的验血检查,假如发现有异常,一定要带上患者去请医生当面诊治,看看需不需要针对副作用进行一些治疗。

有些患者家庭不方便常去医院,可以尝试通过「来问医生」向里面的精神科医生询问情况,假如医生判明有必要去医院再去,也可以省一些开销。

这次咱们介绍的都是比较老的药了,副作用的确厉害些。那么第二代的抗精神病药物会不会好一些呢?且待下回分解。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