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始建于1993年,是广东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局直属的综合性省级中医医疗、科研机构,位于广州市恒福路60号,毗邻白云山和麓湖,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1000㎡,建筑面积20000㎡。全院专业技术人员90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00多名,中级职称人员150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名,省名中医8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是广州市急救医疗网络(120)单位、医保定点三级甲等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香港大学实习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成立于1955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中医研究所之一。“文革”期间,省中医研究所解散。1978年5月25日省委和省政府批准同意恢复省中医研究所,并将它作为广州中医学院附属科研机构。1985年3月15日,广东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省中医研究所定编30人,并改由省卫生厅直接领导。1986年初,省委正式批准并确定筹建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及其附属医院。1987年12月,省中医研究所正式从省药物所分出。1990年,研究所在省计委、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在恒福路筹建综合大楼。1993年12月8日,恒福路综合大楼顺利完工,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正式开业。 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间拥有恒福路总院外设一座分院和四个门诊部的大型三甲中医院。现医院开放病床1000多张,临床科室20多个,日均门诊量超过3000人次,“120”年出车3000多次,年住院病人20000余人次。医院拥有多种现代化医疗设备,包括核磁共振(MRI)、64排螺旋CT、数字化血管减影成像系统(DSA)等大型仪器设备,开展了心血管等多专科介入诊疗技术及腹腔镜、宫腔镜等多项腔镜诊疗技术。 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专病专科30多个。其中中医心病学、针灸康复学及中医药工程技术学已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科、脑病科、骨伤科、肿瘤科、护理及临床药学等7个专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专科。脾胃病、呼吸、内分泌、妇科、外科等为省级重点专科(专病)。临床运用分期针刺疗法、中药药氧头皮针疗法、龙氏整脊手法、针刀疗法、活血伸筋洗剂外用、温经扶阳贴外敷等特色疗法及“中风复元口服液”等院内制剂,“环项七针”、“颈三针”、“腰三针”、“分期针刺法”等特色针法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拥有唯一的国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室”、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中药分析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2100多平方米的实验场地、2000多万元的科研设备及400多平方米的SPF级动物室。 自1993年起一直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开发、生产、推广和应用工作,承担了相关科研项目百余项,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及安全性评价、临床等效性评价、产业化关键技术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对723种中药配方颗粒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获得专利10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相关论文186篇,获得局级以上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培养专业人才200多名,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 我院交通方便,乘10、109、110、111、245、247、297、546、547、706路交通车在省第二中医院站下车,184路在横枝岗站下车前行1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