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日常生活中,除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一些毫不起眼的生活习惯也可能间接导致细菌进入身体。
我们找到了几个最常见的生活场景,看看有没有你 👀
厕所里
便后清水冲一冲,几秒草草了事
用以解决「大小事儿」的厕所,3 平米的小隔间,环境怎么都说不上舒适,却成为了大家去的次数最多的地方。
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都要去趟厕所,到了公司,更是要踏破厕所的门槛,身体有信号要去,犯困走一趟,不想上班溜一圈,灵感枯竭转一转,总之就爱上厕所。
不管在哪,抽出纸巾,擦擦屁股,抓起手机就往外冲,清水冲个手,5 秒结束,可谓一气呵成。
外出就餐时
湿纸巾代替洗手,饭前饭后蹭一蹭
外出时,习惯带着一次性湿纸巾,吃东西前抽出一张,两个手擦拭一下就结束,方便又省事儿。
除了自备,不少餐厅现在也免费提供湿纸巾,饭前饭后用一张,吃饭中途若是手不干净,再抽一张蹭一蹭,省下来不少享受美食的时间。
但是!以为这样做手就干净了吗?认真告诉你,随便冲一冲或是擦一擦可不能带走全部细菌。
不正确的洗手方式,不仅白费力气,还有可能沾染更多细菌。
饭前便后不好好洗手
细菌「不请自来」
尽管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早在孩提时期就不断被教育,但是很多人对此并不是很在意,要么随随便便对付过去,要么干脆就偷个懒。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手机屏幕比马桶盖还要脏。而我们的双手,不仅要长时间接触手机屏幕、键盘、公交地铁扶手等物品[1],还要扛起把食物送到嘴里的大任。
大便、马桶中都可能含有不少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便后不洗手,大肠杆菌有可能沾染在手部,当我们用手去做其他事情时,就容易将细菌沾染到其他地方。
没生病 ≠ 没细菌
细菌常由手入口
细菌大量沾染聚集到手部,日常似乎并没有什么事儿,只是因为不少细菌没有强烈的致病性,给我们的感知不强,但没生病 ≠ 没细菌,细菌常由手入口。
人体的皮肤通过汗液分泌出油脂、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可以说是细菌的天然培养皿。
停留在手部的大肠杆菌等潜在致病菌如果不及时洗去,经过一段时间大量繁殖,手的污染便在一些肠道传染病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旦用手再去接触食物,大肠杆菌就跟随食物进入到胃部,留下不少健康隐患,极少数情况还可能诱发腹泻、呕吐等症状[2]。
正确洗手才能远离细菌
为了减少细菌接触,赶快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掌握下面三点,远离细菌不费力气。
➊ 时间要够
一般来说,每次洗手的时间最好控制在 30 秒以上,才能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达到 2 分钟效果最佳,大概也就半首《爱你》的时间!
➋ 方法要对
马上送上七字洗手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手掌、手背、手指、手腕,前后辈关系不能乱,搓洗揉扣一样不能少。
➌ 搭配清洁用品效果更好
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事情只做好了一半。
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清水洗手可有效减少手部细菌,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暂居菌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必须搭配使用一些手部清洁除菌产品才能有效除菌或抑菌[3]。
相比完全暴露在外的肥皂,洗手液瓶身完全封闭,双手接触不到液体本身,能够避免多人使用时交叉感染,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本文合作专家:孙亚飞 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
本文审核专家:马顺鹏 卫生毒理学硕士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手机细菌污染状况调查与消毒效果分析[J].科技视界,2020(03):136-138.
[2] Zhu Y, Gu L, Yu J, et al. Analysis on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 H7 infection in Xuzhou, Jiangsu, China, 1999[J].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9, 23(1): 20-24.
O157:H7 Infection in Xuzhou, Jiangsu, China, 1999
[3] 李六亿,贾会学.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5,(06):11-15.
策划制作
策划:彤彤 | 监制:阿秋
插画:坂尼 | 封面图来源:坂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