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咖啡没有上班苦,来杯美式补一补。
但想必大家也有同感,这年头,续命饮是逐渐续不起了。
点个咖啡动不动二三十起步,每天一杯,一个月就是八九百,一年直奔一万块。
图片来源:网络
要说便宜、省事、不难喝的解决方案,研究所以前也给大家介绍过:现在市面上很常见的速溶冻干粉、冷萃液,以及公司楼下的便利店咖啡、麦当劳咖啡,都不失为性价比之选。
但喝多了这些也会腻。更别提,有时候在咖啡店看到缤纷酷炫的咖啡豆和器具,也多少是有点好奇:
自己在家/在公司做一杯呢?要买啥咖啡机?手法重要吗?
图片来源:网络
别愁,这次我们就利用职务之便,请教了几位咖啡品牌创始人和咖啡发烧友,整理出一份适合新手的
「亲妈级自制咖啡攻略」
☕️ 零基础怎么做出一杯好咖啡?
☕️ 新手适合买什么咖啡豆?
☕️ 新手适合哪些咖啡器具?
有兴趣探索一下自制咖啡的朋友,赶紧 收藏 !
先说一个大原则:只要买到了优质咖啡豆,自制一杯好喝咖啡的进度条,就已经完成了 90%。
因为一杯咖啡拆开了看,无非就是咖啡豆 + 器具 + 冲泡手法,而后两者要服务于咖啡豆,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咖啡豆本身的风味。
咖啡从山间农作物,到我们手中的饮品,经历了种植、收获、处理、烘焙、萃取五大步骤。
而很多人上来就琢磨买多贵的咖啡机,其实真没必要。不瞒你说,便宜好用的器具一大把,很多甚至 0 技巧,新手也能轻松做出好咖啡。
除了咖啡机,其实还有很多便宜好玩的萃取器具。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对于咖啡小白来说,咱们接触咖啡豆的主要途径就是咖啡店,但绝大多数朋友都被劝退在了菜单这一步:
这些名词根本看不懂啊!也不好意思问老板:耶加雪菲是一种植物吗?还是一个地名?日晒是啥?单品豆又是啥?
没关系,我们给大家整理了一份「一图看懂咖啡豆」,先对咖啡豆的基本分类有个数,才知道怎么买、怎么选。
记得收藏,啥时候都用得上!
看完是不是想说:好家伙更懵了,到底选哪种?
如果你还不能很好地辨识各种咖啡风味,也谈不上说自己喜欢哪一种。
那么第一次买豆重要的不是选个贵的,而是确保顺口。也就是不那么酸、不太苦、没有碍口的瑕疵风味。
咖啡豆的风味,可以泛泛分 3 类:
以活泼、丰富的果酸为卖点
以均衡的味道、柔顺口感为卖点
以偏苦的味道、醇厚口感为卖点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诶~咱从这个角度出发,抓住 3 点就基本不会跑偏👇
产区 + 烘焙度 + 新鲜度
说具体点——
看产区
先试试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
产区几乎是排名第一的咖啡豆影响因素。
不同的风土、自然环境,都有适宜的豆种,同时结合不同的种植、培育、处理方式,几乎定义了一杯咖啡的面貌。
埃塞俄比亚是最传统的精品咖啡原产国,稳定的提供了大量高性价比的优质咖啡,一般不太会踩雷。
而且,埃塞豆的典型特征是优雅的花果香,如果你对咖啡的理解还处在够苦才是好的阶段,很适合通过它来打开新世界!
看烘焙度
建议选中烘焙
咖啡生豆是没法喝的,那些美妙风味得靠烘焙才能激发出来。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一般来说,烘焙度越深,咖啡豆的酸度越低,苦度越高。
浅烘焙:以酸味为主导,可以呈现咖啡豆本身的风味。
中烘焙:酸味减弱,甜度增强,风味均衡。
深烘焙:苦味突出,口感醇厚。常见的意式咖啡大多使用深烘焙的咖啡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虽说不同烘焙度各有特点,没有优劣之分。
但如果你刚接触自制咖啡,我们建议先试试中烘焙的豆子。风味平衡,没那么酸、也没那么苦,既有别于平时在连锁店喝到的咖啡,又保有我们熟悉的咖啡醇香。
注意新鲜度
烘焙日期尽量选 2 周内的
咖啡豆说白了是个生鲜产品,新鲜度才是王炸指标。
放得太久,芳香物质会散逸、油脂会逐渐氧化。
购买咖啡豆一定要看烘焙日期,选过去 2 周内烘出的咖啡豆。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通常体会过新鲜烘焙后的咖啡香气,你就基本看不上放了很久的陈豆了。
买咖啡豆,其实并不一定要追求传统大品牌。
因为咖啡就是一种农产品,产量大并不等同于品质高。小批次、新鲜的产品,往往更有惊喜。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关于新鲜度,还有个选购建议是:
尽量买咖啡豆,如果买咖啡粉记得尽快喝完。
买豆时直接让商家磨粉,在资深爱好者看来实属糟蹋东西。
因为咖啡熟豆经过研磨,细胞壁完全破坏,咖啡香气会快速消散。
有研究显示,咖啡豆在磨成粉 15 分钟后会流失 60% 的芳香物质。
好的磨豆机非常贵,但新手买个几百块的手摇磨豆机也够用。现在很多家用咖啡机也会自带磨豆机。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当然,如果不想讲究这么多,也可以直接让商家磨粉,小包装(不超过 200 克)尽快喝完。
最后再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
想得到一包优质咖啡豆,建议选择包装上各种信息很完整的。比如品种、种植国、产区(甚至具体到庄园)、处理法、烘焙度……越全越好。
除了在网上购买,也推荐大家去喜欢的咖啡馆,直接在店里买豆子,还能跟咖啡师唠一唠,没准会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跟咖啡师小哥哥聊天的收获:同样一壶咖啡,用不同形态的容器盛装,风味竟然也有微妙的差异!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好了朋友们,新手选咖啡豆,锁定这几点也就基本拿捏好喝不贵了。
给大家归拢总结算笔账👇
往下走,制作环节更精彩!
有了好豆又不能生吃,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咖啡萃取器具,很必要了。
好在,不同类型的咖啡壶、咖啡机,都可以做出一杯好咖啡。
而且有些器具对新手是亲妈级的照顾,操作简单,出品稳定,价格也不高。
送佛送到西,接下来我们就从制作复杂程度、费用成本,详细唠唠这些常见器具。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对号入座吧!
藏不住了,今天我们要按头安利低调经典的法压壶!几乎零难度,价格还便宜,新手入坑首选。
结构很简单,玻璃瓶 + 活塞 + 滤网,通过热水与咖啡粉全面接触浸泡,萃取咖啡精华。小时候还见过老爸用它来泡茶 😂
操作完全没门槛,咖啡粉加热水,泡 4 分钟再缓慢向下压,一杯咖啡就做好了,特别适合手残党。
新手做咖啡最怕的就是变量太多,而法压壶恰恰规避了很多复杂变量,稳定性极高,小白也能做出大师出品。
尊称一声「作弊壶」不过分。
硬要说缺点的话,就是口感稍微粗粝。因为用的是金属滤网,孔洞大,会残留一些咖啡渣。
不过喜欢的人反倒觉得这样的咖啡有种原始野性美。爱法压壶的朋友,快来留言区打 call!
聪明杯也是个用法简单,又有仪式感的萃取器具。
它的底部有一个阀门,正常放在桌面上阀门关闭。放在分享壶上,阀门自动打开,咖啡液就流出来了。嗷!原来聪明在这。
聪明杯用起来比法压壶步骤多一点,但也算简单。
先放滤纸,加水打湿,让滤纸与杯壁更贴合。
然后倒入咖啡粉和热水,盖上盖不用管它,浸泡 4 分钟搅合搅合,放在分享壶上,咖啡液自动流出,开喝!
2005 年才被发明出来的爱乐压,外形像个注射器,结合了浸泡萃取和加压萃取。
咖啡加热水,按下推管,咖啡液就会透过滤纸流入容器内。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爱乐压跟法压壶比较像,不过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加上使用滤纸过滤,咖啡的浓度和纯净度会比法压壶高一些。
全自动咖啡机没有任何操作难度,从磨豆到出咖啡一键完成,外加打奶泡功能。
而且很多产品支持不同浓淡和温度选择,除了意式浓缩,还能做冰咖啡和美式,简直咖啡店搬回家!
想想看,每天早上都能喝到一杯香浓的拿铁、卡布、意式……小日子太幸福了吧。
图片来源:电商平台
不过,一台靠谱的全自动意式咖啡机,价格可能至少要 2000~3000 元。另外虽然有一键式的便捷,但也需要定期清洗、维护哦。
美式咖啡机又分美式滴滤、美式全自动,二者原理相同,都是浸泡式萃取。
区别在于全自动自带基础的磨豆功能,更省事。
使用简单方便,完全是傻瓜式,一次可以做几杯。适合多人分享,或是把咖啡当水喝的朋友。
当然,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机器水温不稳定,喷淋头不够广,导致咖啡粉无法被彻底萃取。而好机器的价格通常又比较贵。
说实在的,倒不如多花几百买个胶囊咖啡机。
小巧不占地儿,也不用磨豆,胶囊一放咖啡就有。
跟美式机不同,胶囊咖啡机是加压萃取,压力虽然达不到意式咖啡机那么高,但也可以冲出金黄美妙的「油脂」~
基础款的胶囊机价格合理,几百块钱长期使用均摊下来很划算,因为太方便了利用率超高。
有胶囊咖啡机的宝子,快来聊聊心得~
好啦,以上这些器具,就足够咖啡新手们鼓捣了。
但有些朋友肯定不满足,手冲呢?摩卡壶呢?别急也帮你整理好了。
不过这些器具不建议大家一上来就冲。
看这颜值,谁见了不迷糊?
摩卡壶是意大利家庭最常用的咖啡制作工具。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壶装水,中间过滤器铺咖啡粉。
使用时需要加热,等摩卡壶发出嘶嘶声关火,水蒸气能产生约 1.5 个大气压的增压效果,进行萃取。
摩卡壶做出的咖啡有点接近意式浓缩,适合用来调制奶咖。
如果你喜欢口感浓郁的咖啡,但又不想花几千块购买意式咖啡机,可以试试它。
不过吧,用摩卡壶很考验技巧,经常能看到各种翻车现场。有咖啡粉放少了不出液的,有忘记加滤网盖咖啡直喷天花板的,每次都有新惊喜……
图片来源:小红书
用摩卡壶翻过车的朋友,来留言区领一个拥抱。
又是手柄又是仪表盘,看起来有点酷炫、价格通常好几千的就是半自动意式咖啡机了。
可以打奶泡、拉花,可玩性极强。比起全自动意式机和胶囊咖啡机,有更大的技艺发挥空间。
比如,它需要你用粉锤手动把咖啡粉压粉饼,再去萃取浓缩。上手有一定难度,但乐趣也是真的多。
图片来源:电商平台
当然,半自动意式机的价格也是所有萃取器具中最贵的,算是咖啡爱好者的终极选择了。咱们新手不妨先玩玩入门级的,再考虑要不要入手。
常言道,咖啡的尽头是手冲……
看起来不过就是倒水而已,实际上注水量、注水速度、手法都会影响咖啡的风味。
整个制作过程,对咖啡新手来说颇为玄学。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想做好一杯手冲咖啡,需要不断挑战人工准确性、稳定性,里面的门道太多,今天是唠不完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手冲咖啡的知识,记得文末点赞告诉我们。
看到这还是不知道选啥?一张图帮你捋捋!
新手怎么选咖啡萃取器具?
不想买太贵的,又愿意花心思去体验做咖啡的乐趣,看这里👇🏻
咖啡的选择和制作,是个聊不完的话题,篇幅所限,很多地方没办法展开论述了。
来,交给研究所的家人们 🎤 喜欢自己做咖啡的朋友,欢迎来留言区唠唠你的经验。
其实,咖啡的乐趣不在于掌握多少高级名词,拥有多少拉风设备,而在于它多元多变,总能吸引人不断尝试、解锁,去找寻让自己快乐的那一杯。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给研究所 点个赞 ,也别忘了 转发 给你身边爱喝咖啡的朋友们。
希望大家都能在获取咖啡因的现实需求外,找到一些仪式感和幸福感。
合作专家 Summer小夏 咖啡与美食博主
合作专家 阚欧礼 捌比特咖啡创始人、咖啡烘焙师
科学审核 冷小京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内容策划 梦兄
监制 Emma
制图 苏、阿豆
鸣谢 Wolfing Coffee
封面图来源 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齐鸣. 咖啡咖啡[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2] 詹姆斯·霍夫曼. 世界咖啡地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