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闷热潮湿,会让小伙伴们产生「护肤品涂了不吸收」,「睡醒了感觉脸上还浮着油腻腻的产品」,「是不是皮肤不好导致不吸收啊?」等糟糕的感觉。
护肤品吸收不了?真的是这样吗?
No, 这里说的「吸收」可不是真的「渗透吸收」,更多是使用产品后的「吸收感」,实际上是一种肤感。「吸收感」和「真吸收」这个话题解释起来好复杂,等我去请个外援……
姜姜咨询了一位资深研发经理兼科研转化负责人,对相关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抹上护肤品后从湿哒哒黏糊糊变得干爽的过程,很多人以为是皮肤吸收了,甚至会以最后粘不粘来感知一款产品的好坏。
No No No,这其实只是用配方技巧来实现的「肤感」,也就是「吸收感」。
我们的皮肤作为强大的保护屏障,外来物质可没有这么容易「渗进去」。
例如有些爽肤水、精华液中,加入少量酒精等挥发比较快的溶剂,一会儿就干了,容易让人误以为产品吸收了。
有些精华液,欻欻欻~涂几下就干爽了!
而「真吸收」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外来物质经过表皮、毛孔、汗孔,缓缓渗入肌肤内。许多活性物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在皮肤内积累下来,慢慢发挥抗皱、美白、抗氧化等功效。
这些动作能促进活性物的吸收,但是有限。
咱么需要需要根据产品类型分类讨论——
对于爽肤水和精华液,轻拍有一点点吸收助推的帮助,但帮助不大。
这是因为它们通常是水 + 水溶性成分构成的,轻拍确实有助于减少涂抹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泡沫,促进微循环,一定程度上帮助打开毛孔。
对于含油量高的面霜,稍加按摩有助于促进「真吸收」。
特别是使用含油量很高的面霜,很容易在使用之后令人觉得浮油感重,皮肤仿佛被「封」住了。稍加按摩后,感觉没那么「油闷」了,仿佛把膏体都「按进去了」。
这个过程中,这类面霜中的油脂在静止状态呈规律的排列组合(通常是晶体形态和聚集状态),按摩的外力打乱了结构,面霜膏体的黏度降低,膏体中的油脂流动性变强,容易铺展到皮肤维纹理中。
膏体中的油脂铺展到皮肤维纹理中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这样一来,面霜中承载的活性物就更容易透过皮脂膜「渗入」屏障,或者更好地「挤进」毛孔、汗孔通道。这个过程促进了「真吸收」。
对于乳液,只要涂抹均匀就好,按摩和拍打对促进吸收的意义都不大。
因为相较于水剂和面霜,乳液配方本身就普遍更容易被肌肤「吸收利用」。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有些帮助。
因为皮肤屏障中的脂质「水泥」阻隔,水溶性功效成分难透过。先用水剂,或者短时间湿敷,让角质层处于高水合状态,会让后续精华中的水溶性成分更容易突破角质层。
有些水、精华液产品中也会配置一些促渗成分,好的产品搭配,确实可能带来 1 + 1 > 2 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搭配都能达到,不用太刻板的纠结步骤。
如果叠涂比较多层产品,可以稍加按摩,帮助前序已吸收成分在皮肤组织中的扩散,给后面的成分「让路」。
一般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是头天晚上的护肤品里含有大量高分子交联的保湿剂——比如大分子的透明质酸。
这种情况,只需要洗洗脸就好了,并不会对肌肤产生什么不良影响。
起床后脸油腻到可以吸满一张吸油纸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第二种可能,是皮肤上的油脂太多了,产生了脂溢的感受。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头一晚产品中的油脂过多,也有可能是皮肤自己分泌的油脂比较多。油脂本身没有什么错,如果皮肤没有不适,也能接受这样的感受,就不需要顾虑。
但如果还伴有泛红、痘痘和毛孔粗大等问题,就需要考虑更换护肤品,选择轻薄、油份少的产品,甚至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一些舒缓、控油、抗痘的产品。
不必疑虑,并不是所有成分都需要吸收才能起作用。
护肤品通常是一系列成分按照不同比例搭配的混合体,它们的起效方式各不相同。
不同产品和配方,侧重点也不同。
例如保湿剂、润肤剂能给皮肤创造一个保湿封包的环境,帮助舒缓和修护;
例如防晒霜,需要在皮肤表面快速成膜,反而不应该透皮吸收。如果真让防晒剂从皮肤吸收进身体,反而有健康隐患。
成膜对防晒霜来说很重要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能。
带来累积效应的成分,特别是经典成分,在配方中的添加量普遍是做了研究的,也会考虑到吸收、消耗等情况,不用担心因为没吸收所以浓度不够,产品白用了。
只要护肤诉求在这些产品改善的范围内,用够量,坚持用,就能有效。
离子液体作为增强透皮的相关技术
图片来源:文献
同时,配方工程师们对提高功效成分的渗透性做了很多研究,不断探寻更好的解决方案。说白了,这个不是咱们顾虑的部分了,交给科学家吧!
强调一遍,用够量,坚持用,能有效。
有一定帮助。
宣称「促进吸收导入」的美容仪器主要是利用热效应、电荷吸引、超声波导入或激光微孔技术等物理手段干扰角质层屏障,增加物质的吸收。对抗皱、美白、祛痘成分的吸收,是有帮助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不过,敏感脆弱的肌肤就别考虑这个了。
有一定帮助,操作时要注意控制温度。
热敷原理是让皮肤温度升高,有助于提高肌肤微循环。这样,已经透入组织的物质弥散会加快,给后续的物质透入与扩散更快地「腾出位置」,也就加速了吸收。
同时,热敷加大了角质层的水合度。角质层水合程度增高,也会增加水性成分的吸收能力。
温度一定要合适,要「不烫手」,不然过热就是伤害了。
使用护肤精华之前先敷一下热毛巾,适当提高皮肤升温和水合度(但不要滴答水),再涂产品,确实对吸收有一定帮助,比用完产品一直拍拍拍要高效。
一下子收获那么多,是不是要看不过来,记不住了?
咱们总结一下,护肤品的吸收是一个复杂过程,与产品、配方有关,也与使用方式、皮肤状态相关。正确的护肤步骤和方法可以提高产品的效果,但不必过分依赖这些。
只要护肤诉求在护肤品可以改善的范围内,用够量,坚持用,就能有效。
合作专家 张柳 巴黎高科生物学硕士、资深研发经理 & 科研转化负责人
科学审核 阿泽 化妆品专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在读
内容策划 姜姜
监制 王姐、feidi
参考文献:
Ionic liquids as the 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enhancing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Design principles, roles, mechanisms, and future challe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