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随手一拍就是烧伤!这种像蚊子的飞行硫酸,千万不要拍!

2024-07-03作者:丁香医生

燥热的夏季,也是虫虫总动员的季节。


今天要登场的主角,小小的身子,总能让人闻风丧胆,它就是被称为飞行硫酸的——


隐!翅!虫!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这种被误认为是蚊子的虫子,其实并不少见,如果你在夏天的河边、江边走路,路边绿化点起的光源周围,就有很多隐翅中在飞。


再近一点,没关好窗的夏日夜晚,一转头隐翅虫可能就在枕边,一不小心,就是一桩惨案......


这几年,这种虫子引发的相关惨案众多,比如:


男子拍死隐翅虫多处溃烂 5 天未愈

我的脸被隐翅虫毁容了

女子捏死隐翅虫手臂被腐蚀 7 天还没好

女子把隐翅虫当蚊子拍死面部被灼伤


隐翅虫,怎么这么毒啊!


隐翅虫,到底有多毒?


我们拿数据说话,隐翅虫的毒液,也就是「隐翅虫毒素」,pH 值在 1~2 之间。


这是什么概念?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常见物品的pH值,大家可以直观感受一下它的威力。



图片来源:网络



隐翅虫毒素的酸度恐怖如厮,它相当于超强的酸,因此说隐翅虫是「飞行的硫酸」,也不为过。


罪魁祸首隐翅虫毒素,是雌虫体内的一种强效毒素,这种毒素存在于隐翅虫的血淋巴系统里面,而血淋巴相当于我们人类的血液,当隐翅虫被拍碎,被拍爆浆,那么释放出来的「酸」,我们人类的皮肤承受不起啊......


所以遇到隐翅虫不要拍,千万不要拍,因为这种由隐翅虫引起人类的皮肤病,有一个专属的名称,叫做隐翅虫皮炎。


从性质上来说,隐翅虫引起人类的隐翅虫皮炎,就好比是把隐翅虫拍爆,给皮肤泼了一瓢硫酸,只不过这个量会小很多,也有研究认为属于弱酸性。


除了被人类压碎以外,有时候爬到人体上,腹部末端也会分泌毒隐翅虫素液滴,接触到皮肤引起皮炎。


隐翅虫是如何破坏人类皮肤的


隐翅虫是个大家族,种属非常庞大,多达 65000 多种。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大多数环境都能发现隐翅虫,尤其容易见到的是雨季之后。


但要知道,隐翅虫直径大多也就 7~10 毫米,宽度是 0.5~1 毫米,细细一条,很不容易被发现。



图源:网络



出现隐翅虫皮炎的过程,往往就是虫子意外地被我们人类给压碎了。等它爆浆之后,血淋巴的隐翅虫毒素就释放出来,只要一点点,就可以引起皮肤的剧烈炎症。


不同于寻常昆虫相关性皮肤病的叮咬、叮蛰致病,隐翅虫皮炎并不是「咬」出来的,更像是被酸「泼」出来的。


出现这种炎症的微观反应,是隐翅虫素会导致表皮蛋白酶释放,并断掉细胞间连接,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DNA 合成和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顿操作,做得非常绝。


要识别隐翅虫皮炎,其实不难,要点在于:


  • 皮肤反应会延迟发生,2~4 小时皮肤就会出现反应,12小时后起可能会起水疱;
  • 可以有多重主观症状,可能有点痒,有点痛,甚至火辣辣的;
  • 皮肤损伤也有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成片的红疹(中央严重的话还会发灰、发黑),其次是水疱,但最特别的是有化脓样的外观,容易误以为是感染了;
  • 皮肤损伤分布特别,主要分布在暴露部位以及手容易碰到的部位,比如胳膊、腿儿、脖子、脸上;
  • 皮肤损伤的形态也特别,要点就是不规则,和接触毒素是吻合的,不像普通的虫咬皮炎,一般是点状、条状或斑片状的水肿性红斑;
  • 皮炎恢复后,一般会遗留色素沉着(需要时间慢慢淡化),但很少会留下疤痕。


下面就是典型的隐翅虫皮炎的外观表现,你细品,就能品出来它的特点。



隐翅虫皮炎 图源:https://www.aocd.org/page/PaederusDermatitis



隐翅虫皮炎 图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80603223001862



隐翅虫皮炎 图源:站酷海洛



远离隐翅虫,放彼此一条生路


如果不幸出现隐翅虫皮炎,要及时就医,线上或线下看皮肤科医生都行。医生会给予防护建议,尤其是及时用药控制病情,不然皮炎会持续小几周时间,还容易遗留色素沉着等短期后遗症。


比起治疗,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防护,人和虫井水不犯河水,自然就相安无事了。


隐翅虫比蚊子好的一点是,它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不会咬人,也不会螫人。它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如水田、草地和树林,过着田园生活。由于它会吃农作物害虫(某些小昆虫)或者植物碎片,因此对咱们的农业有益。


之所以会出现隐翅虫皮炎,完全是误伤。


这是因为,成年隐翅虫一般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尤其喜欢白炽灯和荧光灯,如果家里的窗户敞开,又有开灯,那么虫子就容易被吸引过来。等隐翅虫进入了房间,就难免会出现人虫的肌肤相亲。


要远离隐翅虫皮炎,我们就得远离隐翅虫,放彼此一条生路。下面是我们整理的隐翅虫防治 3 步走,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们。


第 1 步:预防


  • 注意环境卫生,清理家门口的杂草和小昆虫生活的垃圾堆;
  • 夜间关好门窗,或者使用纱窗,以免虫子飞进屋里;
  • 睡觉的时候,最好关掉卧室的光源,以免漏网之鱼跑进来造成误伤;
  • 如果发现隐翅虫,可以吹走或者小心地用纸巾包裹后处理掉,千万别拍打。


第 2 步:处理


如果已经接触到隐翅虫,要及时做的处理是:

  • 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接触区域;
  • 给隐翅虫小心收尸,皮肤和衣物都不要再接触到它们;
  • 如果已经有衣物接触到虫子,也要好好洗干净;
  • 如果出现刺痛、瘙痒,可以冷敷皮肤来缓解。


第 3 步:治疗


如果已经出现了隐翅虫皮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这里总结一下治疗思路,供参考:

  • 进一步核实诊断,看是隐翅虫皮炎,还是其他相似的疾病(比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烫伤、脓疱疮、念珠菌感染、细菌性毛囊炎等);
  • 主要外用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并且优选考虑效果较强的,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或凝胶,如果已经有皮肤破溃了,外用激素有继发感染的可能,建议碘伏消毒,外用氧化锌糊剂减少渗出;
  • 不用常规使用抗生素,因为感染的概率不是很大;
  • 如果瘙痒很明显,可以按需外用止痒制剂,比如薄荷脑软膏;
  • 遗留的色素沉着可以等自然淡化,如果需要改善,可以找医生推荐加速色素淡化的产品或药膏。


以上三步,最为重要的还是:


不要拍!不要拍!不要拍啊啊啊啊啊!!!

合作专家 唐教清 怡禾医疗太古城门诊部皮肤科医师

审核专家 三蝶纪 动物学硕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专家 谢恒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医学美容科医师

策划 塔盖

监制 Feidi

参考文献:

[1] 成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irritant-contact-dermatitis-in-adults

[2] Paederus dermatitis. AOCD. https://www.aocd.org/page/PaederusDermatitis

[3] Paederus dermatitis: An outbreak on a medical mission boat in the amazon.Marieb EN, Hoehn K (2018).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11th ed.). Pearson Education. p. 1264. ISBN 978-0-13-458099-9.

[4] Paederus dermatitis. DermnetNZ.https://dermnetnz.org/topics/paederus-dermatitis

[5] Mammino JJ. Paederus dermatitis: an outbreak on a medical mission boat in the Amazon. 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1; 4(11):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