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什么水果最火?榜单上一定有:西梅。
毕竟它除了好吃外,还能实打实地解决一些尴尬的人生困境。
8 月中下旬开始,咱国产的新鲜西梅上市了,光看照片就很诱人:鸡蛋一样大的个头,挂着露珠的蓝紫色果皮,橙黄的果肉甜蜜又多汁……
买!嘴巴和肚子都需要!
这个头,看着就过瘾。
图片来源:小 🍠
但果子到家发现踩坑了:不仅图片与实物严重不符,肚子也没啥效果,更不能忍的是:它不好吃!
上网一搜,发现不少朋友发出了相似的灵魂疑问:我是买到假西梅了吗?
网上有很多类似的求助帖,看着是不太一样,但真的有「真」「假」之分吗?
图片来源:小 🍠
经过一番研究后,我终于搞明白了西梅的秘密,这就来给大家避避坑。
不是所有「西梅」都能帮忙
西梅中有一种叫做「山梨糖醇」的物质,它是让人顺畅便便的关键成分。
效果不好可能有两个主要因素:① 你的肠道对山梨糖醇不太敏感;② 你买的西梅,山梨糖醇含量不够高。
如果你吃任何西梅都没啥效果,那可能命里与它无缘。
如果你时而有效,时而无感,那很可能是买到的西梅,山梨糖醇含量不一样。
研究发现,不同品种、产地、年份的西梅果实,山梨糖醇的含量大约在 1%~5% 之间,差异能高达 3~5 倍。
西梅中的山梨糖醇(sorbitol)含量,随着品种、年份,有很大波动。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整体上来说,气温高、雨水少的地区/年份,以及成熟度高的西梅,山梨糖醇含量相对也会更高一些。
(这说的不就是咱大新疆么!)
山梨糖醇的含量,与果实中的糖分积累显著正相关,那些越利于糖分积累的因素,也会让山梨糖醇更多。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有个更简单的判断方法:越甜的西梅,效果可能越好。
好的,我们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怎么买到好吃的西梅啊?
西梅与西梅,不一样
网上对西梅吐槽最多的是:兴冲冲买了一箱,但口感和味道好熟悉……这不就是拉长了的黑布林吗?
西梅?李子?傻傻分不清……
图片来源:小 🍠
分不清,就对了 🙂
西梅,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它是个西洋玩意,英文名叫做:plum。
翻译过来就是:李子/布林。
是的,西梅其实就是李子。准确来说,李子家族中有「欧洲李」基因的,都可以叫做西梅。
区分西梅和普通李子很简单:看果型。
西梅因为有欧洲李的基因,果型通常都是椭圆形或者卵型。如果圆溜溜的或者像个小苹果,那大概率是普通的李子(没有说李子不好的意思)。
但就算买到了真的西梅,也不一定好吃。
传统的西梅原产于欧洲,最早就是因为酸,只能做成果脯吃,有个专门的名字:prune(西梅干)。
随着水果新品种培育,更甜、更适合鲜食的西梅品种才出现了。不同的鲜食品种,在大小、颜色和甜度上,并不太一样。
很多被误解的「假西梅」,其实只是品种不一样。
它们都是真西梅。
图片来源:小 🍠
国内在售的新鲜西梅,品种其实很多,除了常见的法兰西、蓝蜜、女神,还有红西梅、卯爷、理查德……
它们在甜度和风味上都会有差异,但商家在售卖时,不一定会把品种标出来。
图片来源:小 🍠
整体来看,更甜的首推法兰西。除了个头小一点,价格高一点外,没毛病。
如果你买西梅是冲着个头大,颜色深下了单,那很可能买到的是蓝蜜或女神。成熟度高的话风味也还不错,但如果不够熟,不好吃才是正常的……
劝你千万别乱放冰箱
好吃的西梅,一般摁着有点软,果子紫红中微微泛黄,甚至果柄有点蔫吧吧的快掉了。
被吐槽「上当了」的西梅,通常也有一个共性:硬。
其实就是还没熟。
果肉是绿的,表皮泛青,吃着硬邦邦……这不是买到了「假西梅」,而是真的「还没熟」。
图片来源:小 🍠
李子家族也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和牛油果、芒果一样,没熟的时候难以下咽,必须熟透变软,才能品尝到甜蜜的滋味。可一旦成熟,很快就会软烂,不好保存运输。
西梅一般没完全成熟时就采摘运输,在路上或到家后要经过「后熟」,果子变软了才能吃。
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容易踩坑的点:
01 进口西梅运输时间长,要更早采收
南半球的智利是世界第一大西梅出产国,是春夏时节国内新鲜西梅的主要来源。
因为运输时间长,一般也会更早提前采收。不仅品种不确定,到手时还可能既不新鲜也没熟。
前几年买过进口西梅的朋友可能有印象,好不好吃完全碰运气。
02 国产西梅,可能为了抢市场提前摘
国产西梅运输时间比进口的有优势,理论上可以成熟度高一点再采摘。
但如果商家为了抢占市场,或为了果子不烂在路上而早采,那到手的西梅成熟度不够,也不好吃。
有商家说自己的果子是 6 成熟采摘,这种就算能放熟,也不会好吃。
图片来源:小 🍠
03 西梅经过冷藏,可能就熟不了了
炎热的夏秋季,为了延长水果的保存期,无论商家或自己家,都会习惯性的把水果放冷藏保存。
但西梅真不能随便放冷藏。一方面会产生冷害影响口感,另一方面如果西梅还硬硬的,代表它还没熟,这时候直接放冰箱,可能就……熟不了啦。
还没熟的西梅,如果在运输中、货架上、自己家经历了冷藏,那可能再怎么放都不会好吃。
帮大家总结一下,想要买到味道好、效果好的西梅,关键在三点:
看品种,决定基本风味
法兰西虽然个头小,但糖度最高,半硬半软时也是甜的,怕酸的朋友首选;
女神和蓝蜜西梅,个头大,颜色好,但甜度低一些,更适合喜欢酸甜口感的朋友;
看商家宣传的时候,不要只看「新疆西梅」这几个字,更要留意是否有品种信息。如果没写,下单前先找客服问清楚到底是啥品种。
当然……不少商家自己可能都没搞清楚品种,或支支吾吾不说。那别迷恋大的,买小的就行。
(相信我,种法兰西的商家,不会不知道自己种的是法兰西。)
看表面,判断新鲜和成熟度
果子表面要有一层白色,这不是什么脏东西,而是天然就有的「果霜」,是果实新鲜的标志。
如果西梅表面完全锃光瓦亮能反光了,那可能是真的不太新鲜。
另外,果子的成熟度尽可能高一些的会更好吃。颜色可以选深一点、均匀点的,总之尽量不要泛着青色的那种。
回到家,一定注意正确保存
到家的果子如果还是硬的,千万别吃,也别放冰箱!
硬着直接放阴凉处让它后熟,每天检查,挑明显变软的吃。
变软后如果一次吃不完,这时再放冰箱冷藏,能多保鲜几天。
西梅后熟过程中,可能因为脱水出现有点蔫、果柄脱落等现象,都是正常的。
再甜的西梅,果皮部分都会有点酸,这是李子家族的特色,算是唯一的小缺点吧。
最后唠叨一句,对山梨糖醇敏感的人,5 克肚子开始咕噜噜,10 克就开始腹泻,超过 20 克,一半的人都会冲向厕所。
转化成新鲜西梅,一次大概 200~300 克就差不多了,或者少量多次,找找自己适合的量 🙂
咱新疆西梅的季节来了,希望大家都能买到嘴巴快乐,肚子舒服的好西梅!
合作专家 史军 中国植物学会 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
合作专家 兰晓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硕士 注册营养师
内容策划 feidi
监制 王姐
参考文献:
[1] Sorbitol and Sugar Composition in Plum Fruits Influenced by Climatic Conditions;
[2] Transcriptome data‐based identification of candidate genes involved in metabolism and accumulation of soluble sugars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 in ‘Huangguan’p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