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你以为是懒,其实已经过度疲劳的 9 种表现

2024-11-13作者:丁若水

累,是一种人人都会有的体验。


高强度的工作学习、快节奏的生活,很难不使人感到疲惫。


然而,如果你常常一天下来,感觉明明什么都没干,却仍感到莫名的疲乏、倦怠。


那么就要考虑,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你正处在一种「过度疲劳」中。





在医学上,它经常和「慢性疲劳综合症」(CFS)息息相关。


有时也和心身耗竭综合症(burnout syndrome)、情感障碍症(exhaustion disorder)关联。


这是一种复杂而隐蔽的长期疾病,极其容易和其他生理、或心理的病症混淆。


它和普通「心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即便通过休息,你也很难将这种疲惫感根除。


一些患过慢性疲劳的人,回顾那段经历时会惊讶地发现:疲惫不仅是心理上的,它的生理表现通常从头到尾都很明显。


只是它不像皮肤上的小红点、小黑点一样,能迅速引起我们的注意。甚至可能被误解为是「懒惰」「矫情」「不上进」。


如果你长期存在以下几种症状,又查不出其他病因,那么就需要注意了:


你的身体,或许已经在经历一场超负荷。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01 白天老犯困,总也睡不醒


明明也睡满了 8 小时,但白天还是觉得很困,大脑迷迷糊糊,好像怎么也睡不够。


甲减?贫血?还是心脏出了问题?去体检,又没查出什么其他疾病证据。


事实上,判断是否「睡饱了」的依据,从来不是睡眠时长,而是醒来后是否充满活力、神采奕奕。


如果你累了却很难睡着,或者半夜频繁醒来,陷入睡眠碎片化(SF),同样会睡眠不足。


这可能是因为你的身体其实已经处于长期疲劳中——皮质醇分泌、褪黑素合成发生变化。


于是反过来,又加剧了犯困,形成疲劳闭环。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02 记忆力变差,注意力很难集中


记不住最近发生的小事,发现自己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感觉大脑思考速度变慢了,有时甚至一片空白。


以上症状发生在成人身上,常常被归咎为「老了」;如果是儿童,往往还要被贴上「心浮气躁」「做事不专心」的标签。


其实,这两个情形也可能是大脑过度疲劳,导致的认知改变。


有研究发现,长期经历慢性压力,大脑中掌管记忆功能的区域「海马体」会变小;


掌管思考和注意力的大脑前额叶区域,在疲惫时皮质醇升高,会扰乱或抑制思考与计划、注意力集中及维持等功能。


从而让你在工作时,倾向于能拖则拖、不愿意做决定,连思考「先刷牙还是先洗澡」的问题,都觉得费劲。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03 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感觉能量好低


刚起床时可能还好,但只要稍微用用力、动动脑,顿觉身心俱疲,甚至头晕目眩,只想原地躺倒。


互联网上把这种心态称为「摆烂」,玄学里则喜欢冠以「身弱」之名,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在科学上,是「慢性疲劳」的典型症状之一。


平时需要用点儿劲的事,比如爬楼梯、蹬自行车、紧着黄灯过马路,压根儿不想费力气去做;连过去感兴趣的活动,好像也无法带来任何新鲜的感觉。


它和抑郁症根本性的不同是:抑郁症患者会从睡醒那一刻起,就感到没有动力,核心情绪体验是「绝望」;但过度疲惫最核心的情绪,是「耗竭」。


休息一下、睡个觉重启,当然会让你感觉变好一些。但过度的透支,又令身体很难在一两天内就恢复精力。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04 胃口变差,便秘或消化不良


还是那句老话,胃,其实是情绪器官。


很多人会把消化方面的异常表现,当胃病治:胃酸、胃痛、拉肚子、消化不良、便秘……然而消化科的医生却可能建议你去神经内科。


你的胃经常不舒服,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肠道菌群变化、「脑肠肽」分泌变化、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等等。


但如果排除了其他疾病或不良嗜好,那么或许可以考虑疲劳过度。


大量研究表明,疲劳过度时,胃肠会出现功能紊乱,症状的强弱还会随情绪发生明显变化。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05 肌肉酸胀,腰酸腿疼、浑身乏力


不少过度疲劳的人,会感到腰酸背痛,浑身哪哪儿不得劲儿。


身边人看你,觉得你明明啥事儿没有,但你就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疼痛。


跑医院,仪器也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病变」,久而久之,甚至可能被家人、朋友怀疑「作」「矫情」。


这种不理解,真的会把人置于更加孤独、无助的境地——拍拍你,这可能是在过度疲惫下,身体肌肉不自主地紧张,诱发疼痛症状。


此了腰酸外,它还可能表现为头痛、肩颈痛、关节酸痛、眼睛酸痛、胸口突然一阵刺痛。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06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着凉


最近频繁感冒、着凉,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联想到流感或换季?


气温变化、流感来势汹汹,当然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一大元凶,但这也可能掩盖了一部分人自身过度疲劳的问题。


科学发现,过度压力导致的血内大量皮质醇,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尤其影响上呼吸道。使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等状况,动不动找上门。


加上前面提到的,疲劳会影响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与卧床时间之比)。研究表明,睡眠效率低于 80%,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会大大上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07 社交兴趣减退,只想自己宅在家


这和你是 i 人还是 e 人无关。


众所周知,即使是一个内倾型的大 i 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充电模式。


或和最要好的几个朋友一起打游戏,或去公园、阳台享受阳光、微风,和小猫小狗玩闹互动。


但如果你持续一段时间,完全丧失社交热情,变得不愿意见任何人、很害怕手机响。


上班不愿和同事多闲扯一句,汇报工作也有气无力;下班更不用说,逃避聚会,只想赶紧回家一个人宅着刷手机……


甚至宁愿找理由,回绝曾经亲密的好友发来的邀请……你可能已经陷入了过度疲劳。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08 情绪不稳定,变得容易被激怒


是的,长期疲劳会把人变得有气无力,与此同时,还会一次次让你走向另一个极端:


本来脾气挺好的人,变得易怒、易爆炸。


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火气就蹭蹭往上蹿,对邻居家发出的噪音变得分外敏感,甚至忍不住跟人「干架」。


冷静下来可能会发现,其实也没多大点事儿,但不知道为什么,感觉体内好像积压了太多情绪,一根稻草压死骆驼、一根骨牌引发多米诺。


和疼痛、甲亢、脑血管疾病、戒瘾反应、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因素并列,过度疲惫也是让人脾气暴躁的一大元凶。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09 月经不规律,生理期推迟或提前


情绪的剧烈波动会影响月经规律,这不仅是很多女性的生活体验,也是科学规律。


而长期疲劳就好比一场大型情绪症候风暴,会导致巨大身心压力:


皮质醇水平高、性激素水平因之下降,月经陷入紊乱。


主要表现为生理期推迟或提前、血量增大或变少、血液颜色变暗等。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如果你中了以上多条,不要着急,它可能只是意味着:


你真的太累了。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你的精力已经被消耗到了低电量模式。🪫


疲惫感不全是坏东西,它会提醒我们:快停下来休息一下,清扫掉疲惫感,调整好状态后再出发。


那些你想哄骗自己「再努努力」「就像血条还有 100% 一样快跑起来」的声音,可能欺骗大脑,却骗不了身体。


如果你长时间(超过 6 个月)处于一种没来由的慢性疲惫中,不要不当回事,不要犹豫、也不要太焦虑,是时候考虑去医院找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最重要的是,放下脑子里抽打自己的鞭子吧,停止当自己的暴君,告诉自己:

「没关系,你已经承受了好多,又活过了一天,已经很了不起了。」

合作专家 丁若水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

审核专家 谢世泽 神经科学研究所在读博士

作者 丁若水

策划 VV

监制 Feidi

参考文献:

[1] Lindsäter, E., Svärdman, F., Wallert, J., Ivanova, E., Söderholm, A., Fondberg, R., ... & Rück, C. (2022). Exhaustion disorder: scoping review of research on a recently introduced stress-related diagnosis. BJPsych open, 8(5), e159.

[2] Harrewijn, A., Vidal-Ribas, P., Clore-Gronenborn, K., Jackson, S. M., Pisano, S., Pine, D. S., & Stringaris, A. (2020). Associations between brain activity and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cortisol–a systematic review.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120, 104775.

[3] Nadon, L., De Beer, L. T., & Morin, A. J. (2022). Should burnout be conceptualized as a mental disorder?. Behavioral Sciences, 12(3), 82.

[4] Cohen, S. (2021). Psychosocial vulnerabilities to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us illness: implications for susceptibility to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1), 16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