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水果,就是莲雾。
吃过莲雾的朋友们,请在评论区示意一下。恭喜你们,你们已经轻松打败全国 99% 的人,获得「猎奇水果品鉴专家」称号😝。
(给没见过的人上个图认证一下身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 自己做的
莲雾原产于东南亚一带,17 世纪由荷兰人从爪哇引入中国台湾,随后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遍地开花。
莲雾是「真」南方限定水果,身边的北方人几乎没听过。但作为一个包邮区的「半」南方人,我也是去更南的地方(海南)旅游时才吃到。
一个字点评它:淡。
莲雾一身反骨,不像其他水果那么甜,如同雪莲果、杨桃、人参果之流,是水果届的「淡人」,甚至是「淡人中的淡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 自己做的
吃不来这口的网友说莲雾寡淡、无聊、吃它像在啃草,也是意料之中。
其次,莲雾的价格也不便宜……大部分地区都是论个卖的,一个就要 10 块钱😂。
但绝不讨好,因为即便永远寡淡、永远价格死贵,也永远有大冤种为之买单(就是我)。
其他人都不看好莲雾,偏偏它最争气,寡淡的滋味,水润爆汁的口感,正适合我这种对甜过敏的淡人,于是我一边肉疼、一边无限回购——
图片来源:自己买的
没错!莲雾是一种精神信仰,世人憎它、骂它,它不羞不恼,依然淡淡的。正因这种「淡」,却能收获一批互联网信徒。
爱莲人士们终日游走在评论区,整日为它高举大旗,甚至不惜拉踩牛油果、芭乐🙂,也要让莲雾上桌。
(在一条吐槽莲雾难吃的帖子底下,爱莲人士出手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这群人的人群画像大概是这样的:
奶茶爱喝无糖的,咖啡喜欢去奶泡的,水果爱吃寡淡的,早已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甜。
如果你中了以上任意一点,那么你很有可能和我一样,爱上莲雾。
当大部分水果都铆着劲儿往纯甜无酸的 KPI 上狂奔时,莲雾就像班级里那个自带免打扰标识的高冷学霸,不为所动。
是的,即便在最会种菜的中国人手里,所培育出来的莲雾品种还是初心未改——和甜味儿不沾边。
或许会有嗜甜选手感到迷惑:那你们图啥呢我请问?
没爱过的人不会懂。
图片来源:网络
在我们爱莲人士吃来,吃莲雾能把体验感拉满,打通我的鼻子、嘴巴和神经,让人五感通明。
一口咬下去,牙齿都不用使劲,只要轻轻一磕就爆汁了。
它的含水量高达 90.75%,和西瓜差不多,比橘子(84.2~89.5)、梨子(86.7~89.2)要高,说它是深水炸弹一点都不为过。
莲雾的糖和有机酸含量都很低,味道不甜也不酸,和其他淡人水果家族的成员一样,风味上极为淡雅。
吃的时候伴随着淡淡的果香味,就像在喝一瓶清爽的苏打水。
吃完你会觉得身体都变得清新了,清新得宛如刚提交完辞呈后走出办公室呼吸到的第一口空气,令人无比着迷。
莲雾不光风味上淡淡的,健康属性上也秉持着一个「淡人」应有的礼貌,对身体很友好,没什么杀伤力,不会吃完甜到让你感觉得从清朝开始减肥,或者血糖飙升如坐过山车。
它的热量仅有 31 kcal/100 g,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和小番茄一个水平(25 kcal/100 g),比苹果低不少(52 kcal/100g)!
莲雾的血糖生成指数(GI) 67 为中等水平,但是含糖量较低,血糖负荷仅有 5.4,属于低血糖负荷。
这里给大家插播一个知识点:血糖负荷(GL)通常计算的是每 100 克食物带来的血糖升高程度,GL=GI*每份/每百克食物中的可利用碳水含量),可以综合衡量碳水化合物的「质」和「量」。低于 10 为低 GL,11~19 为中 GL,超过 20 为高 GL。
莲雾整体属于低热量低血糖负荷的水果,因此也适合需要控糖、减脂的人群作为日常选择的水果品种之一,糖尿病人也可以适量吃。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还有不少孕反严重的准妈妈们表示,怀孕期间吃好多水果都想 yue,但像莲雾这种清口的水果,特别适合胃里难受的时候来上那么一颗。
图片来源:小🍠
莲雾之所以这么不出圈,还有个原因,就是很难买到好吃的。
一是因为莲雾是娇娇女,成熟后皮非常薄嫩,很多果农为了方便长途运输,会在六七成熟的时候进行采摘。但莲雾是非呼吸跃变型水果,不会放着放着就熟了。成熟度不够高的果子,原本就不强的风味就更淡了。
而且莲雾采摘后,如果不快速冷藏保存,营养成分和水分会快速流失。
有研究发现,在 25~33℃ 的室温下储存第 4 天,可溶性糖、维生素 C 等大幅下降,17.8% 的水分流失,好果率仅剩 53.7%。
但是如果莲雾在 10℃ 以下,相对湿度 80~90% 的条件下储存,则储存 10 天后好果率仍有90%。
因此如果你想要网购莲雾,最好选择冷藏运输或二氧化碳气调包装的产品,买回家以后也尽快放入冰箱,早吃为妙。
除此之外,同样是淡人水果,但莲雾的品种不同,风味差别也比较大。
有些品种的莲雾是 i 人中的 e 人,比如海南黑金刚莲雾,汁水充沛清甜爽口;而有的莲雾,则是 99% 的 i 人,一点味儿都没有。
一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的,相对越甜一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酌情选择。
最后,赠送大家一个吃莲雾的正确打开方式——
莲雾糖分分布不均匀,果柄滋味淡,果脐滋味甜,最好从果柄端吃起,由淡到浓过渡🥳。
快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看看身边有多少和你一样爱吃莲雾的朋友吧!
合作专家 张译丰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安全硕士
科学审核 张海英 中国注册营养师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硕士
策划 橙月
监制 feidi
参考文献:
[1]杨光华,杨小锋,李劲松,等.莲雾种质资源分类研究进展[J].中国南方果树, 2013, 42(1):3.
[2]王晓红.莲雾的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4):2.
[3]朱杨帆,荣涛,陈豪军,等.杨桃果实成熟期糖酸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分析[J].中国南方果树, 2019(5):5.
[4]刘坚,李静威,兰海,等.雪莲果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分析[J].草业学报, 2009, 18(4):5.
[5]杨世鹏,蒋晓婷,许盼盼,等.人参果营养成分,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方式研究进展[J].西北农业学报, 2020, 29(10):10.
[6]吾尔古丽·托合图木,王振磊,张川疆,等.不同鲜食枣品种果实品质的比较[J].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2(003):034.
[7]钱思琪,宋梅,布卡·欧尔娜,等.奎屯垦区26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4(5):52-61.
[8]陈玉玲,王其海,夏乐晗,等.河南地区9个柿品种果实品质评价[J].经济林研究, 2017, 35(3):4.
[9]周兆禧.3个品种香蕉果实中糖酸组分及含量的比较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 2011, 32(8):1453-1456.
[10]黄亚欣,李秋萍,朱童,等.不同品种猕猴桃的风味品质对比分析[J].中国食品, 2024(2):134-141.
[11]孙勇,高乐,张先,等.莲雾营养成分及利用价值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21, 49(11):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1.007.
[12]张珅,郑江枫,陈梦茵,等.莲雾果实采后处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2(06):42-45.
[13]张福平.莲雾采后贮藏期间生理变化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11):151-153.
[14]魏秀清,许玲,章希娟,等.不同莲雾品种果实品质分析[J].福建果树, 2017, 000(006):29-31.
[15]高贤玉,张发明,柏天琦,等.莲雾果实糖酸含量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 2019, 39(3):6.
[16]许丹勇,王远铭,林思鸿,等.'南鹿一号'莲雾果实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形成[J].热带生物学报, 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