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某宝的玩具详情页,随手截个图,里面都不约而同地提到 「无味」、「无异味」,给大家看几张截图: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似乎「无异味」已经成了玩具安全的代名词。可是这种惯性思维,究竟对不对呢?
实际上,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玩具的味道,可能会有不同的观感。生物学顶级期刊 Current Biology 曾刊登文章,提出遗传变异可能影响个人对特定气味的敏感度以及对气味的感知。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每个人对于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举例来说,毛爸很喜欢新书的油墨味道,编辑部其他同事就觉得不好闻。另外,即使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种味道,在不同阶段也会有着不同的个体感受。
比如,在 2004 年一项孕妇嗅觉及味觉异常的纵向性研究中,发现有 76% 的孕妇的嗅觉或者味觉在孕期产生了变化。所以,人对气味的感觉并非是一个客观的定量,而且不仅仅带有个体差异,即使同一个人的嗅觉阈值也会产生变化。
聊完了气味的主观性,再来说一说各个国家关于玩具气味的规定。大概很多人难以想象,绝大部分国家对玩具气味的要求,是没啥要求。
比如我国的玩具新国标(GB 6675-2014「玩具安全」国家标准)中,就没有关于玩具气味的详细标准。新国标刚出炉的时候,国家标准委员会只在宣传资料中给了这么一条提示:不选择有严重异味或刺激气味的产品。
具体什么样的气味才叫严重异味或刺激气味呢?
没有数值上的标准,即使是送到检测机构也没办法给出明确答案。结合前面对人类嗅觉的相关科学研究,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各个国家都对玩具气味不做要求,毕竟每个人的嗅觉感受不尽相同,很难用数值表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很多家长都认为,有味道的玩具就是质量有问题的玩具,但是却忽视了很多玩具的原材料本来就是有味道的。
比如,现在有不少天然橡胶制成的玩具,这种材料本身就有一定味道,因此可能会被家长归为「有异味」的范畴。除此之外,有些玩具的加工工艺也决定了玩具成品会自带特殊气味。比如大部分木制玩具,都不可避免有一些胶水的味道(当然粘合剂的安全性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然后,即使是同一批次的玩具,可能只是在仓库中放置的位置不同、通风情况有差异,就会造成在消费者手中拆封后气味浓度完全不同。
在购买渠道正规的前提下,如果感觉(请注意这个词)买到的玩具味道比较大,或者家里有人对这个味道比较敏感,毛爸的建议是先在通风处散几天味道,一般就会改善很多。
就像开篇中的某宝玩具页面截图里的那样,很多卖家宣传自家商品「无异味」,以此表示商品质量好。
但其实,即使闻不出什么特殊味道,玩具还是有可能有各种安全问题,比如重金属超标、易脱落的小磁铁、易掉落的纽扣电池、锐利尖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无异味的玩具,也可能不安全;有异味的玩具,也可能很正常。选玩具,还是希望家长朋友们牢记这六条安全建议:
1尽可能选择正规渠道或大平台,不要买路边摊和小学门口的玩具;
2.尽可能选择大品牌,不买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
3.认准 3C 认证标识(童车、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弹射玩具和娃娃玩具品类);
4.和老人科普玩具安全知识,不要让家里的老人随便给孩子买玩具;
5.玩具买回家之后,一定要看说明书,防止使用不当造成安全问题;
6.玩具买回家之后,要亲自摇一摇、掰一掰,检查看看是否有易脱落的小物件。
责编:Monica
图片来源:见文中标注
本文转载自「丁香医生」公众号
首发自「毛爸聊玩具」公众号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McRae, J.F.,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Variation in Sensitivity to Food- Related Odors in the Human Genome. Curr Biol. doi: 10.1016/j.cub.2013.07.031.
[2] Nordin, Steven, Daniel A. Broman, Jonas K. Olofsson and Marianne Wulff. "A Longitudinal Descriptive Study of Self-reported Abnormal Smell and Taste Perception in Pregnant Women." Chemical Senses. 2004.
[3] GB 6675.1-2014. 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 [S].
[4] GB 6675.4-2014. 玩具安全 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