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雷女士是一个慢性肾脏病患者,她在半年前发现血肌酐达到了 500 多,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提前住院在手上做好了动静脉内瘘,术后半个月拆线。
雷女士便出院回家,随后定期在门诊随访。半年后,肌酐涨到了 800 多,医生建议雷女士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于是,雷女士再次住院,进行了身体全面检查,并顺利通过血液透析诱导期,一周后出院。2 次住院总共花费了约两万元。
冯先生也是一个慢性肾脏病患者,3 个月前发现血肌酐增长到 600 多,医生同样建议他提前做好透析前准备,冯先生拒绝了。
3 个月后,冯先生感到心累气紧不舒服,脚和脸也肿起来了,赶紧到了医院,肌酐涨到了 1000 多,并且出现了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只能紧急进行血液透析,可是冯先生没有提前在手上做好动静脉内瘘。于是,只得先在股静脉(大腿根的地方)安置了临时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冯先生的病情才得到了控制,在病情相对平稳的时候,医生给冯先生做了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可是术后要 8~12 周才能使用动静脉内瘘。于是,冯先生不得不安置临时导管,继续住院接受透析治疗。在等待内瘘成熟的过程中,冯先生又不幸发生了导管感染,于是拔除了导管,又在另外一只脚上安置了股静脉置管。
终于,在住院 3 个多月后,冯先生的内瘘成熟了。在试用了几次动静脉内瘘后,住院时间长达 4 个月的冯先生终于出院啦,这次住院冯先生总共花费约 10 万元,其中还有 2 套社保不报销的临时导管。
动静脉内瘘对于长期维持性血透的病人来说并不陌生,那是透析病人的生命通道,是需要医生在患者的手臂上做一个小手术,将手臂上的静脉和动脉连接起来。这样能够使静脉动脉化,血流量增大,血管壁增粗,可以耐受反复穿刺,在血液透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静脉内瘘在术后需要经过 8~12 周才能成熟使用。
▲ 血透患者手臂上的动静脉瘘
有些病人需要紧急透析,但是等不了做手术等内瘘成熟,于是需要在颈内静脉(脖子侧面)或者股静脉(大腿根的地方)安置一个临时导管做透析。
临时导管有出血,感染,堵塞的风险,留置时间越长越容易感染。 不如上面说的动静脉瘘好用。
▲ 如果没有动静脉瘘,就需要用临时导管
所以呢,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即将进入血液透析之前,提前 3 个月到半年时间做好透析前准备就很有必要咯!
因为这样患者可以平稳的进入血液透析,不需要安置临时导管,减少了导管感染的风险,减少了住院的时间,也节省了一大笔治疗费用呢!
丁香园独家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