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还记得你们家宝宝第一次冲你微笑的时刻吗?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我们家宝宝出生没多少天就朝我笑了呢。」
没错,很多宝宝在还没满月的时候就会露出微笑,但这时候的笑是反射性的,有时候可能只是单纯的挤弄五官。
其实,就连微笑这一简单表情的发展,也要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
正如前面所说的,宝宝在还未满月时就会露出微笑。这个时期的笑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不稳定有关。
这个阶段的笑主要是靠「嘴」。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段时期宝宝在笑的时候,眼睛周围的肌肉并未收缩,脸的其余部分仍保持松弛的状态。
所以,心理学家就把宝宝的这种微笑称作「嘴的微笑」,以区别于后来产生的社会性微笑。
每当宝宝吃饱喝足时,或是在安然入眠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都会露出自发性微笑。温柔的抚摸、摇晃,以及妈妈柔和的声调也会使宝宝微笑。
虽然这些微笑并不直接与开心和友好有关。但也的确能让疲惫的爸爸妈妈感到宽慰——至少这意味着宝宝是舒适的。
给宝妈宝爸的建议:
在这一阶段中,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是否露出微笑,来判断宝宝是否处于舒适的状态。
如果宝宝微笑了,就说明宝宝吃得饱,睡得香。
如果宝宝没有微笑,或是大哭,那可能就意味着宝宝饿了,热了,或是处在其它不舒适的状态下。
在第一个月末的时候,宝宝开始对那些活动的、引人注意的有趣景象微笑。例如,颜色鲜艳的玩偶,「叮叮当当」的小铃铛。虽然这个时候的宝宝还不会区分那些对他有特殊意义的个体,但是人的声音和人的面孔会特别容易引发他们的微笑。
这时候宝宝的笑,与前一阶段的笑有了很大的不同。宝宝在笑的时候,眼睛明亮,眼睛周围的皮肤也会随之皱起,并且在微笑的时候会十分活跃。尽管持续的时间相当的短,但足以让爸爸妈妈们为之兴奋。
没日没夜操劳的爸爸妈妈,看到宝宝这「发自肺腑」的微笑,想必也会精神为之一振,开心的手舞足蹈了吧。
大约到第 5 周的时候,宝宝开始对移动着的人脸微笑。而等到第 8 周的时候,即使人脸不再移动,宝宝也能对着它发出持久的微笑。
这个时候的宝宝,对陌生人的微笑与对熟悉的照顾者的微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对熟人的微笑比对陌生人的微笑会多一些。
这种情况持续到 6 个月左右,宝宝见到熟悉人的脸、陌生的脸,乃至假面具都会报以微笑。
这时的宝宝仿佛一个个纯洁的小天使,单纯而又美好,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美好的,都会让他们开心,他们也从不吝啬自己的笑容,愿意向所有人展示他们的友好。
在这一阶段,爸爸妈妈们或许为了博宝宝一笑,想尽各种方法。那种拼了命只为换宝宝一笑的精神,似乎毫不亚于周幽王为褒姒烽火戏诸侯的劲头(虽然这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比喻)。
给宝妈宝爸的建议:
建议爸爸妈妈们拿着颜色鲜艳的、形状各异的玩具在宝宝眼前晃来晃去,也可以准备些可爱的面具或是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逗宝宝笑。
在保证宝宝睡眠充足的前提下,没事儿就别让宝宝睡着了,给予宝宝更多的视觉刺激,也有助于其大脑的发育哦。
虽然这一阶段的宝宝还不会区分谁是熟人谁是陌生人。但细心的爸爸妈妈或许会发现,从 3 个月开始,宝宝微笑的次数开始增加,特别是当妈妈出现的时候(宝宝似乎开始逐渐意识到,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早开始关心自己,照料自己的人)。
当你观察到这一现象时,就标志着宝宝开始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这一阶段转化了。此时的宝宝似乎终于意识到,面前这两个天天对着自己「挤眉弄眼」的人,是在与自己进行交流,而他,只需要轻轻牵动嘴唇,微微一笑,就能获得更多的关注。
于是,他开始尝试对人的面孔回报以微笑,而这正是他最初学会的与人「交流」的方式。自此开始,自与我们的交流开始,他才真正地开始了与这个世界的交流。这时候的微笑,与先前的反射性微笑不同,它反映了宝宝最初发展出的「高兴」情绪,这也是宝宝最先拥有的基本情绪之一。
给宝妈宝爸的建议:
爸爸妈妈们,如果你的宝宝已经产生「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了,那就花更多的时间与他互动吧。虽然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他已经在用微笑来与你交流了哦。
随着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增强,宝宝开始能够辨别出熟悉的面孔和其他东西,也开始能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反应。
在熟悉的人面前,宝宝会无拘无束地微笑。而在面对陌生人时,则会产生本能的警惕。
当爸爸妈妈发现宝宝的这一变化时,也会感到与宝宝的关系更加紧密。此时的宝宝,也会以这种「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依恋。
爸爸妈妈或许会发现,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想逗宝宝笑可变得越来越不简单咯。以前宝宝喜欢看的东西,可能现在就「不屑一顾」了。
悄悄告诉你,这是因为宝宝的认知能力在不断发展,越来越「成熟」的宝宝对喜欢的东西也越来越挑剔了。只有那些更加复杂,更加新鲜的东西,才能成功吸引宝宝的注意。
给宝妈宝爸的建议:
爸爸妈妈们,当你们发现宝宝已经对以前的玩具不再感兴趣时,可能就要考虑给宝宝换新玩具了哦。另外,如果陌生的叔叔阿姨向宝宝示好,但宝宝却不领情时,千万不要给宝宝贴上「怕生」、「内向」的标签。这不过是宝宝的本能反应,也恰恰说明了宝宝对爸爸妈妈的独一无二的依恋。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参考文献:
劳拉•E•伯克.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193 - 194
桑标. 儿童发展心理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27 - 228
斯蒂文•谢尔弗.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M].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181 -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