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里,还有没打疫苗的老人吗?
你是否收到强化接种的通知,但是还没来得及去?
你是否还在纠结自己是否「不适合」打疫苗?
别犹豫了,快去接种疫苗吧!
新冠疫苗,真的能救命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据香港卫生署提供的最新信息,截至目前 2022 年 4 月 17 日 0 时,香港第五波疫情中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为 8926 人,其中有 8579 人年龄 ≥ 60岁,占比高达 96.1%。
在疫情中期更详细的统计数据里,香港本波疫情中,与 < 30 岁人群相比,≥ 60 岁人群死亡风险高 252.7 倍,≥ 80 岁人群死亡风险高 946.2 倍。
面对快速传播的奥密克戎,老年人相对风险很高,迫切需要一种救命的手段。
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图片来源:《2019 冠状病毒病死亡个案报告初步数据分析》
把香港的死亡数据从接种新冠疫苗的角度做做分拆:
同样在疫情中期更详细的统计数据里,香港本波疫情中,在 ≥ 60 岁的人群中,未接种疫苗者的相对死亡风险是接种 ≥ 2 剂疫苗者的 21.3 倍,是接种 1 剂疫苗者的 2.3 倍。
这个救命的手段就是疫苗!
经历了一轮奥密克戎洗礼的香港,用生命的代价再次告诉我们:如果不加疫苗保护,不加足够的加强疫苗保护,我们,尤其是老年人,还是相当于在疫情中裸奔。
接种新冠疫苗——尤其是加强针——就是避免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最有效的方式。
上海的疫情还在上行发酵期,相关数据可能有所滞后,但也可见端倪。
根据 17 日新闻发布会通报的数据,目前上海市有重型病例 16 例,当中最小一例是 33 岁,其他均为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所有重症病例中,只有 1 人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其他病例都未接种。
18 日通报 3 例死亡患者,均为 90 岁左右的高龄人士。
接种新冠疫苗,在今天利大于弊
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没有接种疫苗,有多种不同原因。对疫苗不良反应的担心可能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诚然,新冠疫苗的研发是前所未有的「快车」,尽管同样是在科学体系下经历了临床试验完成的,但时间短,大家仍然对可能的未知充满疑虑,这也是人之常情。
尤其是之前的两年,中国的防疫采用的是严防输入路线,严格的管理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少新冠病毒的国家之一。只有间断的局部疫情出现。如果物理防御做得很好,我们根本没有接触病毒的机会,疫苗的帮助好像不大,那即便是极其微小的可能的「弊」也不想忽视。
所以就出现了明明疫苗储备量充足,也有不断的「激励」,但不少人就是要「再等等看」。香港,比内地有更多样的新冠疫苗选择,同样是接种比例不理想,尤其是老年人。
香港本次疫情暴发前疫苗接种陷入「停滞」
图片来源:ourworldindata
形势完全不同了。
在传播力爆表的奥密克戎,尤其是奥密克戎 BA.2 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大的概率悄悄暴露在病毒面前。使用疫苗防护的获利突然成倍增加了。重新衡量利弊,结果是很明显的。
这些弊对比获益显得渺小,其实不管从临床试验,还是近两年接种的实例来看,弊本来也是微乎其微的。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没有任何药品 100% 保证不存在任何副作用,而疫苗的不良反应也是如此。不要以不是百分百安全为理由来抗拒接种。
我国 ≥ 60 岁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已有数亿人,数据显示老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略低于年轻人。虽然接种疫苗后极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在百万分之一左右。
对于不排除疫苗相关的异常反应,我国也有完善的保险制度承担相关的诊疗费用。
不止在国内,我国使用的多种新冠疫苗也在他国的 Ⅲ 期临床研究和大量真实世界研究中证实了对老年人和合并慢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当然,在接种疫苗前,医务人员也会充分评估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只要将近期身体情况和用药信息告知接种点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就会给出是否能够接种的建议。千万不要自己判断「不适合疫苗」。
努力克服现实中的接种困难
除了对新冠疫苗可能弊端的担心,还有其他一些影响接种的因素。
首先,老年人没有足够的疫苗防病意识。
因为疫苗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老年人很少把接种疫苗纳入到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老年人接种也存在现实困难。「我又不出门」「反正我年纪大了」常成为拒绝疫苗的原因。
但今天新冠疫情是全球事件,除了老年人自己,接种对身边的亲人也是一种帮助。要认识到积极接种对社会整体的收益。社会也应该继续做好科普,加强常规疫苗教育,提供上门接种等便利条件。
其次,医务人员的认知也待更新。
医务人员出于职业习惯,对疫苗的使用都会更加谨慎,非常关注关注证据的充分和严谨性。如果疫苗的最新研究信息无法及时触达临床和公卫医务人员,这种情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疫苗接种工作推进。
目前国内的新冠疫苗接种指南还是 2021 年 3 月的版本,在有些问题上说得不够清楚,比如慢性疾病患者角度,只说了「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如何去评判「稳定」并不清晰,也影响了大量慢性疾病及肿瘤康复者接种。
图片来源:乳腺癌新冠疫苗接种共识
这一现象正在逐渐改观,各个医学学会在制定疾病诊疗指南时纷纷纳入了新冠疫苗接种说明,或者制定相关共识,给出了更为具体的指引,鼓励接种。也希望未来国家的官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汇总更新的研究证据,给出更为具体,更能指导医务人员执行的新版本。
最后,大量不实消息也增加了不信任感。
全球都面临类似的问题,甚至有疾病因为不实消息引起疫苗接种下降死灰复燃。专业机构和我们每个人,应该加强对谣言的管理和澄清,加强对不良反应处置方案以及疫苗效果的宣传,减少各种不信任感。
正确的信息得到广泛传播,才能消除更多人的担忧,提高疫苗接种率。
接种现状:老年人加强针严重不足
如果只看我国的疫苗接种总数据,还是不错的。根据 ourworldindata 的数据,截至 4 月 11 日,我国完成至少一针疫苗接种的人口占比是 88.6%,完成两针基础接种是 86.2%,领先日本、美国等多数国家。
但当前存在一个问题:我们主要接种了年轻人。老年人的接种,尤其是强化接种严重不足。
在 2022 年 4 月 12 日的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shuo说,截至 4 月 11 日,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中,完成全程接种 2 亿 1329.3 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 1 亿 5076.1 万人。
简单推算,目前全国约 82% 的老年人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约 58% 的老年人已完成加强针接种,看似比例已经不低,但低于人群平均水平。从数量上来说,仍有 5000 万以上老年人完全没有任何疫苗保护,如果他们像香港老年人那样一下子暴露在病毒面前,会有上百万死亡的悲剧发生。
正在被疫情困扰的上海,老年人接种率更低,截至 4 月 15 日,上海 60 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 62%,完成加强针的仅为 38%。
更高龄的人群更是严重不足。在 3 月 17 日披露的数字中,80 岁以上的强化接种比例不到 20%。
新加坡高龄人士的接种完全不逊于年轻人,接近 100%
图片来源:新加坡卫生部
多数欧洲国家跟瑞典一样,高龄人士接种更多
图片来源:outworldindata
国内这种接种「倒挂」,老年人严重缺乏接种的情况,让我们本来不错的接种数字显得暗淡。
面对疫情最该被保护的人,没有被疫苗保护起来。
我们不希望像香港那样,直到疫情来袭,公众看到了老年患者的大批死亡,才亡羊补牢,短时间里突击进行疫苗接种。
除了老人外,很多之前的接种「禁忌人群」,例如儿童、孕产妇、慢病患者等,也随着更多研究逐渐放开或者未来将要放开,让疫苗的保护扩展到更多人。
犹豫不如行动
今天的新冠疫情,重症、死亡风险看来确实并不高,但持续的病毒变异,更强更隐匿的传播,让我们时刻处于风险之中,绝对不可忽略。更何况新冠病毒也难谈温和,严密防护下依然导致了一定数量的死亡。
疫苗接种率低,是目前中国防疫链条上的最大短板。更值得我们倾注精力于此。
为了提供应对新冠病毒侵袭的更有效防护,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基于不同技术平台的新冠变异株疫苗、多价疫苗等,未来相信会有更有效的疫苗被不断引进和推出,我们能接种到更安全更高效的疫苗获得更大强大的保护。
然而,这并不影响先把现有疫苗打了。当然可以比较白鞋和黑鞋哪个更舒适对脚保护更好,但比较不用光脚走在鹅卵石路上,先穿上一双鞋再说。
4 月 14 日晚间,中国科协旗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发起一份《关于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比例的倡议书》,呼吁在动态清零的同时,尽全力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特别是加强针接种率。
上海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也在 4 月 17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呼吁符合条件的上海老年人在小区解封、附近的接种点开放后尽快接种疫苗。
我们打赢了了防疫战的上半场,面对突然变化的疫情形势,不能让努力付之东流,短板应该尽快补齐。
所有符合疫苗接种要求的人,快去打新冠疫苗!
从小处说,这是保护自己;
大一点儿,这是在保护孩子,保护家人,保护邻居,让他们能更快地回到正常生活;
更大的视角,这是珍惜国家和社会花费巨大代价带来的宝贵时间窗口,能让国家在来袭的疫情大潮中更安全,更有底气采取更优化的措施来应对疫情对社会的影响。
本文审核专家:李斌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策划:Eric | 监制:Feidi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Dallas J. Smith, Avi J. Hakim, Gabriel M. Leung, Wenbo Xu, W. William Schluter, Ryan T. Novak, Barbara Marston, Bradley S. Hersh. COVID-19 Mortality and Vaccine Coverage —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China, January 6, 2022–March 21, 2022[J]. China CDC Weekly, 2022, 4(14): 288-292. doi: 10.46234/ccdcw2022.071
[2] 徐若男, 聂建云, 王涛,等. 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J]. 传染病信息 2021 年 34 卷 6 期, 481-484页, ISTIC, 2022:北京市科技计划.
[3]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和医院管理局:2019 冠状病毒死亡个案报告初步数据分析
[4]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和医院管理局:2019 冠狀病毒病第 5 波数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