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这样挑选护肤品,绝对不会被坑

2019-10-15作者:林志青

护肤品900500.jpg

想到护肤,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擦护肤品。

但是,不同于十几二十年前,现在市面上的护肤品种类特别多,功效各不相同,价格相差也非常大。买贵了也就罢了,万一买到了完全不适合自己的,不用心疼,用了脸疼,真是有苦说不出。

所以,我们特意请来了化妆品配方师准备了这样一篇文章,看完加入收藏,以后挑护肤品就可以避免很多坑了。

一、洁面类

护肤品-洗脸.jpg

洁面的主要功能就是着重在清洁,而且洗脸的时间一般都不会太久,因此在洗面乳中添加各式各样华丽的成份,皮肤根本没什么机会吸收,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倒是花点时间做功课,认识洁面产品的主要清洁成份实际一些。

一般来说市售的洁面产品有下列这几种:

1. 皂化产品

大致上这类皂化的产品都会使用到两种主要的成份,那就是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NaOH)并有一些动植物油脂成份。

这类的产品有稍微比较强的清洁力,洗后感觉较乾燥,适合油性肌肤使用,一般肌肤、乾性肌肤、敏感肌肤及问题肌肤等,都不太合适。

2. 表面活性类产品

护肤品-洗澡.jpg

这是指直接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剂所制作得来的产品,如:洁面皂(霜、泡沫、液、膏、乳及粉)等,这类型产品所用的主要清洁成分非常多,这里举例一些大家比较常见的成份:

一般类型:

十二烷基醚硫酸钠(Sodium Laureth Sulfate)、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Sodium Lauryl Sulphate)

氨基酸类型:

椰油醯基丙氨酸钠(Sodium Cocoyl Alaninate)、椰油醯基甘氨酸钾(Potassium Cocoyl Glycinate)、椰油醯基甘氨酸钠(Sodium Cocoyl Glycinate)、月桂醯麸氨酸钠(Sodium Lauroyl Glutamate)

天然植物来源类型:

月桂基葡萄糖苷(Lauryl Glucoside)、癸基葡萄糖苷(Decyl Glucoside)

这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皮肤角质吸附力较弱,所以不会对角质层造成伤害。同时,洗完之后的皮肤会感觉保湿滑润,不紧绷,因此更适合干性皮肤、敏感肤及问题肌肤等。

虽然这类的清洁成份较温和,但配方中也应该如同前面所说的,应适当添加保湿剂及护脂剂,建议成分如前面例子。

3. 合成 & 皂化型的产品

这是指以表面活性剂搭配皂化后的肥皂的产品,因此在配方上会同时出现上述两项中所举例的常见清洁成份。

这样的配方设计能具有皂化产品洗后清爽感,也不会有滑腻冲不干净的感觉。

二、面霜类

护肤品-擦脸.jpg

1. 没必要特意区分日霜和晚霜

化妆品技术其实没有精细到可以分辨白天或晚上。

当然,如果是防晒品,正是因为需要在日间保护皮肤,避免被阳光中的紫外线伤害,所以这是在白天使用的商品。

另外有些产品因为含有有机酸,会加速皮肤角质代谢,使用这类产期间,皮肤会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刺激或伤害,也会因为紫外线而受到伤害,因此这类的产品并不适合在日间使用,以免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至于一般的保湿或抗老化商品等就不需要分得那么细。

2. 面霜可以代替眼霜

作为保湿产品来使用时,面霜基本上可以代替眼霜。可能在使用感上有一些差异,但是在功效上没有差别。

如果你有特殊的功效需求(比如改善因循环不好而产生的黑眼圈),则应该留意产品中是否含有相应的成分(比如咖啡因),可以针对性进行购买使用。

三、防晒类

护肤品-防晒.jpg

1. 买防晒霜要看这些指标

国产、日本、韩国及台湾产品:参考 SPF 值及 PA+或 PA* 标示

美国产品:

参考 SPF 值及是否有标示 Broad Spectrum(广普),这样才有 UVA 的保护效果。同时如果需要耐水耐汗产品,则需注意是否有标示 Broad Spectrum Water resistant(40 minutes)抗水(40 分钟)或 Broad Spectrum Very water resistant(80 minutes)非常抗水(80 分钟)

欧盟地区产品参考:

SPF 值的标示才有 UVA 的保护效果,同样的如果需要耐水耐汗产品,则需注意是否有标示 Water resistant 抗水及 Very water resistant 非常抗水。

2. 这么选防晒就对了

如果你对化学防晒剂不过敏,我建议不需要排斥化学防晒剂。

最好选用已将化学性防晒剂与物理防晒剂相互搭配在一起的产品,让防晒品同时具有阻挡与吸收紫外线的效果,达到全方位的保护。

防晒品并不是选择 SPF 及 PA 值越高就越好。

根据研究指出,SPF 15 可隔离 93.3% UVB,SPF30 可隔离 96.7% UVB,而 SPF 50 也只能将 UVB 的隔离率提升至 98%,由此可见防晒效果并不会随着防晒系数倍增而以相当比例增加。

理论上,SPF 及 PA 值越高的商品,里面所要添加的化学性防晒剂就越多,风险自然就高。

就好比你没生病为什么要吃药一样,选择适当的就好,也不要过度迷信高系数的产品防晒效果就越好。

四、面膜

护肤品-面膜.jpg

尽管一片面膜里可能含有 15~30 毫升不等的精华液,但这里面不一定全部是有效成分。

例如有名的美白成分 alpha-熊果苷,其成本大约是每 1 克 10 元人民币。
以添加 2% 的浓度来计算,一片含有 30 毫升精华液的面膜,光是 alpha-熊果苷的成本就需要 6 元人民币了,还不包还其它各式各样的成分、包装、制造及其它成本。

因此售价亲民的商品,也许是因为成本的关系,添加了的有效成分非常少,所以效果也不够明显。

面膜的效果大多数是保湿,至于美白、除皱、控油及其他功能,就别抱太大的期待了。

所以,平价的片状面膜,选择有保湿成分的、正规厂家出产的就好。

五、祛痘产品

护肤品-痘痘.jpg

目前在护肤品中对于痤疮肌肤的处理的方式,基本上是偏向于预防的角色,常见用于化妆保养品的有效成份如下:

促进角质代谢成份:

甘醇酸(Glycol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乳酸(Lact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苦杏仁酸(dl-Mandelic acid)、胜肽酸(Peptide-Acid complex)、维他命 A 酯(Vitamin A Palmitate)及维他命 A 醇(Retinol)... 等,这些都是很常见的角质代谢促进剂,可用于平时避免毛孔过度角化,预防皮脂代谢通道被堵塞,预防痤疮发生。

抑制痤疮杆菌的成份:

硫磺(Sulfur)、苦杏仁酸(dl-Mandel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磷酸酯类维生素 C 钠盐(Sodium Ascorbyl Phosphate;STAY-C 50)、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癸二酸(Sebacid Acid)或羟乙磺酸己脒(Hexamidine Diisethionate)... 等。

控油或降低皮脂分泌量成份:

硫磺(Sulfur)、烟酰胺(Niacinamide)或锌 PCA(Zinc PCA)... 等。

减轻发炎反应的成份:

甘草酸二钾盐(Dipotassium Glycyrrhizate)、甘草酸硬脂酯(Stearyl Glycyrrhetinate)或没药醇(Alpha-Bisabolol)... 等,可舒缓发炎反应。

保护伤口:

甲壳素(Chitosan),可在皮肤表面形成薄膜,保护伤口。

护肤品不一定是越贵越好、越多越好,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的需求。

希望大家看完这一篇之后,都可以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护肤品!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参考文献:

现代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裘秉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你买的化妆品是垃圾还是宝 林志青 大大创意出版社

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年版)

欧盟化妆品管理法规

美国化妆品法规

台湾化妆品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