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个子比其他孩子小,心里总会嘀咕「孩子的身高正常吗?」。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正常的,不过有些情况还是需要重视。
孩子的个子小有可能是一种叫矮小症的病。这种病发病率约为 3%,平均 50 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其中有 60% 以上是由于缺乏生长激素导致,医学上也叫生长激素缺乏症(简称 GDH)。
这种小个子、矮身材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如果错过了 4~15 岁的治疗年龄段,就有可能给孩子留下终生的遗憾。
最关键的就是早发现孩子的身高异常。那么,爸爸妈妈们到底该如何监测和评估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呢?
出生后的前两年是我们一生之中长得最快的时期:
两岁之后每年会再长高 5~7 cm。进入青春期阶段(女孩 11~12 岁开始到 17~18 岁,男孩 13~14 岁开始到 18~20 岁)后,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身高增长会再次加速。女孩在乳房发育后,男孩在睾丸增大后,他们每年会长高 8~10 cm。
身高的增长是生长发育的一部分,除了生长激素之外,营养、运动、睡眠和健康的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对于 2 岁之前的孩子。
这时候,如果家长觉得身材偏小,更应该注重饮食均衡、适当的户外运动、充足的睡眠和营造一个温馨轻松的生长环境。
另外,还要注意排除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这种病又叫呆小症,得这种病的孩子不仅长不高,还会有智力低下。这类孩子,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对以后生活的影响越小。
孩子在 2 岁以后,如果排除了其他因素对身材的影响,每半年的身高增长小于 2 cm,每一年的身高增长小于 5 cm,最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家族史等,进行针对性的检查。
主要进行的检查有以下几项:
这种矮小是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可通过补充生长激素治疗。由于生长激素是蛋白质,口服会失去治疗效果,需要皮下注射。经过简单的培训,家长可以自己给孩子每晚睡前进行皮下注射。
同时,矮小症的治疗需要坚持,一直到孩子骨骺线闭合为止,一般要持续 5、6 年甚至 8、9 年。
确诊是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后,医生会跟家长详细的解释孩子的用药方案、方法及治疗的周期。家长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慎重的开始和耐心的坚持,对于孩子今后的健康非常重要。
由于生长激素用药时间长,加上很多家长对于「激素」有种莫名的恐惧,很多人会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敢用药。
在生长激素的使用中,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现在已经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国外和国内生产的生长激素都是安全可靠的。
常见的副作用是注射局部的发红和肿痛,一般 3~5 天可自行消失。
还有就是低甲状腺素血症,多发生在开始治疗的 2~3 个月,经过口服甲状腺素后可恢复正常。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生都会要求在治疗开始以后的半年内应该每个月到医院复诊一次,之后可以逐渐延长到 3 个月至半年复诊一次。
在治疗的同时,有些疗效比较好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营养跟不上的情况。所以家长要注意给孩子饮食均衡、充足的户外运动和睡眠,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也非常关键。
所有的家长都应该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增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治疗,不要让孩子失去长高的机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责任编辑:张菁媛
本文由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授权发布,系第二届全国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参赛作品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