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比马桶还脏」的传言已经流行很多年了。
早在大屏智能手机还没有流行的 2008 年,就有媒体报道过相关话题,甚至还有不少机构做过相应的测试,然而测试的结果却互相矛盾。
那么「手机比马桶还脏」这则传言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在过去几年件,曾经有多家媒体联合卫生机构做过「手机和马桶谁更脏」的测试,然而结果却常常互相矛盾,比如下面的两次测验:
2012 年,一家媒体联合广东医学院临床微生物检验学教研室对 28 部手机和 12 个马桶进行了取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手机上的细菌数量并没有高于马桶;
2015 年央视的生活实验室栏目一期名为「手机真的很脏吗?」的节目,取样检测了数部手机上的菌落情况,并对比马桶上的菌落情况,得出的结论却是手机细菌数量远高于马桶。
几乎每隔几年,类似的测验都会得出矛盾的结果。
因为这类的检测都不科学。
在历次检测中,几乎都是媒体带着检验人员随机抽取少量的样本进行对比检测,却完全没有考虑过被检测手机的清洁程度,使用者的卫生习惯,甚至马桶不同位置的细菌数量不同等因素。
你测试的是经常被清洁的手机还是没被清洁过的手机,是家用马桶与公共厕所的马桶,是马桶盖与马桶圈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检测的结果。
这类由媒体主导的检测,实验的抽样漏洞百出,检测结果互相打脸也是意料之中了。
如果真的想用科学手段检测「手机和马桶谁更脏」,我想这将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但也是工作量浩大的工程。至少目前还没有靠谱的对比数据出现。
所以单纯以「手机比马桶还脏」作为一个确定的事实依据来宣传,是有些夸大了手机的卫生问题。
答案基本是否定的。
日常生活中,手机会被频繁触摸,随意放在各种地方。就像我们的双手一样,手机也会携带不同数量和种类的致病微生物。其中一些致病微生物甚至会在手机上存活数日。
而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医院、学校等,手机上携带的微生物数量还会更多。
虽然这一切听起来很可怕,但是迄今尚无任何科学研究表明,手机上的致病微生物会给使用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适当清洁就好,无需「大动干戈」。
有些建议认为,有必要用各类消毒制品,比如玻璃清洗剂、酒精等擦拭手机,这样能有效减少手机上的病原体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
但实际情况是,这种擦拭并不能有效消除手机上的致病微生物,反而可能会影响触屏手机使用,甚至一些消毒用品会导致手机上繁殖上一些耐药细菌。
日常情况下,用类似于眼镜布这样的细纤维布,沾少量眼镜洗液就足够起到清洁手机表面的作用。
勤洗手是最好的办法。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手机会传播疾病。不过这并不代表你可以忽视使用手机时的卫生习惯。
如同饭前便后要洗手一样,在日常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勤洗手,可以减少致病微生物通过你的手附着在手机上的概率,也会防止细菌在手机上蔓延。
比起频繁的清洁手机,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更加有效。
丁香园独家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