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筋膜炎是什么?
筋膜炎又称纤维织炎,是指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多发生于腰部、足底等部位,主要是由于肌肉长期紧绷得不到休息所致(如长期搬运、卸货或持续保持一个姿势等)。本病可引起各种不适症状,如疼痛、肌肉发紧 (紧张)或无力、肌肉痉挛等,阴雨气候时症状可加重。
医生触诊时,会发现病变部位有条索样改变,患者自己摸起来感觉像是有一个长条形硬硬的肿块,触摸时疼痛明显 [1-3]。
筋膜是什么?
筋膜是一种纤维结缔组织,像一层膜一样覆盖在肌肉和其他组织表面,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其纤维一般交织排列 [4]。筋膜的延续可以形成韧带、肌腱组织,多附着于骨突处。
筋膜炎是真的发炎了吗?
不是。
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所引发的一种炎性反应。
筋膜炎虽然也属于一种炎性反应,但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病因不同,不是由上述这些细菌、病毒等生物因子感染导致,而是由劳损等非生物因子刺激引起,就像机器用久了,零件磨损老化一样。医学上称这种炎症反应为「无菌性炎症」,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没有效果的 [1]。
筋膜炎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筋膜炎一般是根据部位分类的,因为有几个部位特别容易损伤,具体如下 [1,2,5]:
- 项背筋膜炎:发生于项背部的筋膜炎,比如反复出现工作时间大于 45 分钟而不换姿势,有可能导致项背部筋膜炎;
- 腰背筋膜炎:发生于腰背部的筋膜炎,因工作需要反复多次扛重物等活动,都有可能导致腰背筋膜炎;
- 足底筋膜炎:发生于足底部的筋膜炎,穿不合适的鞋子、运动跑道过硬等,有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
筋膜炎常见吗?
常见。
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1,2,5],目前尚未有筋膜炎的发病率统计。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筋膜炎中的足底筋膜炎发病率约为 11%~15%,也就是说,每 100 个人中就有可能有 11~15 个人患有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多见于 40~60 岁中老年人,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但无明显差别 [5]。
筋膜炎和坏死性筋膜炎一样吗?
不一样。
坏死性筋膜炎和我们所说的筋膜炎不同,因为名字中有筋膜炎,容易被大众混淆。具体区别如下:
筋膜炎:- 疾病性质:属于一种无菌性炎症。
- 发病原因:是由于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未得到缓解所致,与细菌无关。
- 诱发因素:长期不正确姿势的牵拉、寒冷潮湿的环境等均可诱发本病 [1]。
- 症状:可表现为局部疼痛,伴有肌肉紧张、痉挛、活动受限,以颈、肩、腰、背、足底多见。
坏死性筋膜炎:
- 疾病性质:属于一种罕见的感染性疾病。
- 发病原因:是由细菌入侵皮下组织和筋膜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 诱发因素:昆虫咬伤、针刺伤、烧伤、外科伤口均可诱发本病。
- 症状:
(1)早期:会出现压痛、肿胀、红斑、皮温升高的表现。
(2)中期:苍白色或红色、紫色,直至呈紫黑色,疼痛进一步加重,并伴随高烧、脱水、呕吐等症状;
(3)晚期:皮肤发黑,并发脓毒血症、中毒性休克、多器官衰竭,患者反应迟钝或意识丧失,疾病晚期,多数病人终因败血症或休克而死亡 [6]。
筋膜炎和骨膜炎是一回事吗?
不是。
筋膜炎:
- 病变组织:筋膜是一种纤维结缔组织,像一层膜一样覆盖在肌肉和其他组织表面。
- 发病部位:多发生在颈、肩、腰、背、足底。
- 症状:局部疼痛不适,可伴有肌肉紧张、痉挛、活动受限,有时还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
骨膜炎:
- 病变组织:骨膜:是紧紧包绕骨头的一层结缔组织膜,里面有神经和营养骨头的血管[4]。
- 发病部位:多发生在小腿的胫骨、腓骨、跖骨,小臂的尺骨、桡骨。
- 症状:主要表现为骨头疼痛、压痛,局部有轻微的肿胀、皮肤发红等。在皮肤比较薄、没有肌肉的地方可以摸到骨头上凹凸不平。
症状
筋膜炎有哪些症状?
- 局部疼痛: 疼痛可以有多种形式,抽动痛、灼痛、刺痛、刀割样疼痛,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疼痛多在晨起、天气变化、劳累或受凉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 肌肉紧张: 患处肌肉僵硬,像木板一样,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 [1,2,5]。
项背筋膜炎有什么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项背部(脖子后面和背部)疼痛、酸痛,局部肌肉变硬,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
腰背筋膜炎有什么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疼痛可有以下特点:
- 阴雨气候时症状加重;
- 在早晨起床,或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之后,活动腰部会感到僵硬、疼痛;
- 在长时间弯腰、抬重物之后,疼痛加重,经过休息疼痛可以缓解。
足底筋膜炎有什么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负重时足跟部疼痛。疼痛可有以下特点:
- 晨起下床或经过一段时间静止不动后,足跟着地站立时,感到足跟部疼痛,最初迈步时疼痛加剧,行走数步后有所缓解,但随着步行距离或站立时间的增加,疼痛加剧。
- 疼痛可以有多种形式,抽动痛、灼痛、刺痛、刀割样疼痛,严重者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赤足步行、上楼、爬山、负重(背重物)等都可加重症状。
筋膜炎有什么危害吗?
- 运动功能障碍:筋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可表现为穿衣、吃饭、行走、上下楼梯、做家务及个人护理等活动能力不同程度受限;
- 心理健康问题:长时间的筋膜炎患者,可能因疾病经久不治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3]。
病因
筋膜炎与日常的劳动姿势有关吗?
有关。
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容易疲劳劳损,比如维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一旦超过了 20 分钟肌肉就开始紧绷,超过 45 分钟就可能出现酸痛。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及时休息,或容易导致肌肉痉挛、僵硬,从而形成筋膜炎 [1]。
所以,尽量不要长期伏案工作,不要长期低头,不要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看电视、上网,不要长时间驾车,更不要长期弯腰干家务。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家中工作台面不要过低(高度因人而异,以不弯腰为宜)。
筋膜炎容易发生在哪些人?
- 长期维持单一姿势或长期负重者:如长途车司机,久坐伏案工作者,因为长期维持一个姿势或长期负重,可能导致局部缺血、软组织痉挛,进而引发肌膜炎。
- 长期跑步或者需要训练的人:主要是因为训练方法不正确、训练量过大、在过硬的跑道上跑步以及穿不合适的鞋子,而导致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容易发生在哪些人?
以下人群比较容易得足底筋膜炎:
- 存在足弓先天异常、双下肢不等长以及足踝部筋膜弹性不足、腓肠肌挛缩等疾病的人群;
- 肥胖人群;
- 过度运动的人;
- 长期跑步的人群或者田径运动员。
腰背筋膜炎容易发生在哪些人?
以下人群比较容易得腰背部筋膜炎:
- 腰背部肌肉发生急性扭挫伤,但未能及时治疗者;
- 长期保持单一姿势工作者;
- 长期负重等使得腰部肌肉慢性损伤的工作者;
- 筋膜反复长期受外力牵拉的运动员。
项背筋膜炎容易发生在哪些人?
以下人群比较容易产生项背部筋膜劳损:
- 工作姿势不良或长期伏案工作者,如计算机工作者;
-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者,如工作大于 45 分钟不变化;
- 用手操作的工人、工程师、生产线操作工、打字员、绣工、缝纫工、打麻将的人。
诊断
筋膜炎如何诊断?
当医生怀疑是筋膜炎时,一般会通过体格检查(检查不适部位是否有压痛、僵硬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如抽血检查血常规及 C 反应蛋白,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影像学检查(如 X 线检查、CT 检查等,从而了解病变部位具体情况)等方式来确诊。
筋膜炎患者需要做什么检查?
- 体格检查:目的是检查患病部位是否存在压痛,是否有硬块以及了解疼痛是否随体位改变而加重或减轻。
- 实验室检查:目的是排除因感染或免疫性疾病导致的筋膜炎。
- 血常规:目的是观察血细胞数目有无异常,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以排除感染性疾病,为筋膜炎的诊断提供帮助。
- C 反应蛋白(CRP)︰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及观察炎症的严重程度。
- 影像学检查:目的是观察患者局部病灶,用来辅助判断对应部位的肌肉、筋膜等组织情况。
- X 线检查或 CT 检查 :目的是了解筋膜组织病变位置、形态改变等,同时查看其附近组织有无变化,为诊断本病提供有利依据。
-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目的是准确判断筋膜组织及相关肌肉的变化,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辅助制定进一步治疗计划 [5,7,8]。
筋膜炎为什么要做磁共振检查?
筋膜属于软组织 [3]。MRI 具有优良的软组织对比度,在显示软组织病变方面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磁共振检查发现筋膜炎的存在。
筋膜炎在磁共振上的表现为:T1WI 浅筋膜 (皮下脂肪层) 中的条、片状低信号,边界较清楚,T2WI 呈条、片状高信号,脂肪抑制像呈明显高信号影 [9]。
腰背筋膜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区别?
- 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常伴肢体放射性疼痛,症状反复,活动受限,弯腰,甚至咳嗽可使症状加重,休息后疼痛缓解。腰背筋膜炎主要为腰部局部疼痛,可在休息后缓解。
- 查体方面:腰椎间盘突出可导致棘突间或棘旁有明显压痛,从而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使被检查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当抬高不足 70° ,出现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性疼痛时,即为阳性) [10],并有相应的神经根支配区域感觉(如下肢麻木)及运动障碍(如下肢活动时疼痛,甚至不能活动)。而腰背筋膜炎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 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 可协助区别。腰椎间盘突出 CT 或 MRI 可发现腰椎椎间盘退变及髓核突出,而腰背筋膜炎可发现筋膜组织病变,多无腰椎退变、突出等改变 [11]。
项背筋膜炎和颈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区别?
- 临床表现: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常伴上肢的放射性疼痛,有放电样感觉,或者有麻木感觉,压迫颈部或者牵拉手臂可使得症状加重。项背筋膜炎主要为项背部(脖子后面和背部)局部疼痛,可在休息后缓解。
- 查体方面:医生在检查的时候,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可有颈椎棘突间或棘旁有明显压痛,并有相应的神经根支配区域感觉及运动障碍(如上肢麻木、上肢活动受限等)。项背筋膜炎无上述表现。
- 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 可协助区别。颈椎间盘突出在 CT 或 MRI 可发现颈椎椎间盘退变及髓核(颈椎生理结构之一)突出,而项背筋膜炎可发现筋膜组织病变,多无颈椎退变、突出等改变表现 [11]。
治疗
筋膜炎应该看什么科?
筋膜炎患者一般可以去骨科就诊。
筋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筋膜炎以药物治疗为主,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缩短疾病周期,尚无可完全根治的方法。
具体治疗方法还有:拉伸训练、口服或外用止痛药、封闭治疗、冲击波治疗、运动疗法、手术治疗等 [1,3,12]。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需要由医生评估病情后决定。
筋膜炎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 PRICE 原则:适用于没有医疗经验的人,具体是指,保护(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以上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少肿胀与炎症,促进损伤组织愈合 [3]。
- 保护(Protect):首先对患处进行保护,可将患处用护具固定,以免加重损伤;
- 休息(Rest):应立即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且尽可能避免做剧烈运动(如跑步),注意休息,疼痛严重时可卧床休息。
- 冰敷(Ice):受伤 48 小时内,每隔 2~3 小时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冰敷一次,每次冰敷时间为 15~20 分钟 。冰敷可有效缓解肿胀、疼痛等症状。
- 加压(Compression):可用弹性绷带包扎患处,注意需要从肢体远端向近端螺旋包扎,以防止受伤部位过度肿胀。
- 抬高患肢(Elevation):将受伤部位抬高,水平位置高于心脏,目的是防止受伤部位过度肿胀[4]。
- POLICE 原则:适用于专业人员,具体是指,保护(Protect)、适当的负重(Optimal Loading)、冰敷(Ice)、加压(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适当的负重在新的研究中获得较好的证据支持,但是其临床运用需要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因此区别于普通运用的 PRICE 原则 [3]。
筋膜炎能用止痛药吗?
能用。
主要用非甾体消炎药(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3]。有些人怕吃止痛药副作用大,它虽然有胃肠道的副作用,但选择性的 COX2 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和尼美舒利)胃肠反应很轻。
另外,对于既往有胃炎病史的患者,为避免发生胃肠道反应,可以选用外用的止痛膏比如扶他林软膏之类的。
筋膜炎都需要手术治疗吗?
需视情况而定。
项背筋膜炎、腰背筋膜炎因为病变比较广泛,不宜进行手术治疗。足底筋膜炎因为病变部位较局限,部分保守治疗无效(休息、冰敷、运动拉伸等方式治疗 6~12 个月以上,疼痛仍不能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软组织松解术或足底筋膜切开术,主要方法为切除部分受损的足底筋膜,松解部分筋膜,从而解除组织压迫,缓解症状。虽然手术可能出现疼痛、出血等风险,但患者无需过于紧张,积极配合医生即可 [1,2,5]。
足底筋膜炎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足底筋膜炎患者手术后,需注意消肿,出院前需抬高患肢。其次,出院后可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但需咨询专业的康复医生进行,足底筋膜炎进行松解术后,患者术后需要加强功能锻炼,防止筋膜再次粘连挛缩 [3]。
筋膜炎体外超声波治疗的治疗效果如何?
体外冲击波治疗通过冲击波直接作用于疼痛处,松解肌肉及软组织粘连,从而缓解疼痛及改善疼痛所引起的功能障碍 [3]。临床多数报道支持体外超声波的疗效 [13]。此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一般无副作用。少数患者疼痛缓解不明显,但总体较治疗前减轻,可能需要同时辅助其他方法。
筋膜炎运动疗法的治疗效果如何?
运动疗法是通过某种运动方式,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如足底筋膜炎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中进行足底筋膜和腓肠肌拉伸锻炼 [12]运动过程中充分伸展动作能缓解肌肉疼痛并助于炎性物质的吸收。
此方法有较好的缓解疼痛作用,并能改善脊柱功能和关节活动 [1]。
筋膜炎能痊愈吗?
不能。
筋膜炎是一种劳损性疾病,治疗后只能缓解炎症、减轻疼痛,而无法彻底消除。如果过于劳累,工作姿势不正确,或者遇到阴雨天气,很可能再发。所以这是个慢性病,只能是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1,2]。
- PRICE 原则:适用于没有医疗经验的人,具体是指,保护(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以上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少肿胀与炎症,促进损伤组织愈合 [3]。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1月15日
· 药物治疗为主,可缓解疼痛,无法完全根治。
· 日常劳动姿势要正确,运动要适量。
生活
筋膜炎通常需要休息多久?
休息多久主要取决于急性炎症是否消退。短则一周,长则几个月 [7,13]。如何判断筋膜炎的炎症是否控制主要看患者的主观感受,疼痛减轻,活动时无疼痛,局部没有压痛。
项背筋膜炎的缓解方法有哪些?
有学者提出,用运动疗法(如仰肩扩胸法)进行锻炼,对项背部筋膜炎有帮助 [2]。具体方法如下:
- 选择空气新鲜、安静的地方,身体直立,双手双脚伸直,挺胸收腹,颈部肌肉用力,然后尽可能后仰,保持肌肉处于用力状态一分钟;
- 握拳屈肘双臂同方向做前后扩胸运动,扩胸时向后用力,手回到前方时放松不用力;
- 用力自由提肩,肩峰尽量顶住后头枕部,约 30 秒,随后肩部放松;
- 周而复始,按规律做下去,10~15 分钟可感觉到颈项部放松感。
筋膜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
- 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不宜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 腰背筋膜炎患者急性期睡软硬适中的床休息,限制腰部活动。
- 坚持功能锻炼(例如足底筋膜和腓肠肌拉伸锻炼等),注意动静结合,注意要循序渐进,避免强行活动。
- 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劳动姿势,注重避免久站立久坐,建议每劳动 45 分钟左右,可以适当活动一下,可站起走走或做做广播体操等。
- 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
- 定期复查及体检,复查时间及频率因人而异,遵医嘱复查即可。
筋膜炎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筋膜炎的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保证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 补充优质蛋白,肉类首选鸡鸭鱼等白肉,每日可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
- 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
- 烹饪时少放盐(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 < 5 g ,大约是一啤酒瓶盖的量),少放油(每人每日烹调油控制在 20~25 g,避免油炸食物),少用含盐高的调料(如酱油、味精、番茄酱等),尽量不吃腌制菜、腌制肉等。
预防
筋膜炎可以预防吗?筋膜炎如何预防?
可以预防。
- 健康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姿势要正确,运动要适量。
- 注意避免容易受伤的运动方式,做好防护,下次可以避免此诱因。
- 纠正不良姿势,维持正确姿势,并且注意不要长时间(超过 45 分钟)维持一个姿势,注意劳逸结合 [3]。
- 训练中采用肌肉牵伸性练习,如果运动前没有进行热身活动,容易导致肌肉牵拉过度。
[1] 禹圭泽, 顾非. 项背肌筋膜炎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26): 38-41.
[2] 徐杰, 吴铅谈, 翁文水. 腰背肌筋膜炎近年治疗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 9(17):92-94.
[3] 黄晓琳, 燕铁斌. 康复医学[M]. 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17-218.
[4] 丁文龙, 刘学政. 系统解剖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9+(58-59).
[5] 王希燕, 王洋, 李铁山. 经肌筋膜链进行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效果研究[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 33(08): 45-48.
[6] 王华, 黄骧, 钱伟强, 等. 坏死性筋膜炎研究进展[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 23(17): 1594-1596.
[7] Plantar-fasciitis[OL]. Mayo Clinic.(2020-08-28). [2022-04-24].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plantar-fasciitis/symptoms-causes/syc-20354846.
[8] Kendrick Alan Whitney. Plantar-fasciitis[OL]. MSD Diagnostic Manuals(Professional). (2019-12). [2022-04-26]. https://www.msdmanuals.cn/professional/musculoskeletal-and-connective-tissue-disorders/foot-and-ankle-disorders/plantar-fasciosis.
[9] 徐克, 龚启勇, 韩萍. 医学影像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0] 万学红, 卢雪峰. 诊断学[M]. 第九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03.
[11] 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宗, 等. 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729+733.
[12]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骨科分会.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足跟痛/足底筋膜炎:2014 修订版》临床实践指南[J]. 康复学报, 2019, 29(01): 2-20.
[13] Rachelle Buchbinder. 足底筋膜炎.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plantar-fasciitis.(Accessed on May 27,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