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表现
低烧是什么?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 36℃~ 37℃ 左右,不同的体温测量方法其正常值范围略有不同,如舌下测温的正常体温为 36.3℃ ~ 37.2℃,直肠测温的正常范围为 36.5℃ ~ 37.7℃,而腋下测温的正常体温为 36℃ ~ 37℃[1]。
低烧是指腋下体温高于正常范围,但不超过 38℃ 的现象[1]。
人的体温是恒定的吗?
正常人的体温是波动的,一般下午的体温比早晨稍高,剧烈运动、进食后体温也可略微升高,但总的波动范围不会超过 1℃。
这主要得益于人体大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它就像一个「空调」。当正常人体温过高时,它便通过各种措施调低体温,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反之亦然。
当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空调」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人体便会出现低烧、高烧、甚至超高烧。
此外,生理条件下人体也会出现低烧,如女性月经前及妊娠初期、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处于炎热环境中等。
低烧一般会持续多久?
低烧可持续性存在,直至致病因素消除方逐渐恢复正常;也可周期性反复发作,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年。
低烧的分类有哪些?
- 原发性低烧: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体温升高。
- 感染治愈后低烧:由于病毒等感染治愈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恢复引起的。
- 夏季低烧:低烧反复发生于夏季,秋天后会自行退热。
- 生理性低烧:由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等引起[1]。
缓解方式
低烧如何缓解?
- 保持室内温度在 20 ℃~25 ℃ 左右;
- 注意休息,脱去过多衣物,选择合适的被子;
- 病情允许情况下,多喝水,避免体内水分过多蒸发;
- 可在额头(婴幼儿)、颈根部、腋窝、大腿根部等有大血管通过的部位进行冰敷物理降温;
- 全身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
- 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低烧,或者低烧进一步发展成为高烧,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幼儿低烧如何缓解?
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若精神状态良好,可以用物理方法先为幼儿降温,如适当喝点温热水、额头贴退热贴、温水擦拭全身等。
让幼儿处于一个舒适、温度适宜的环境。
精神状态不好(如精神差、乏力、食欲不振等)或持续好几天不退热,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就诊判断
低烧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低烧伴随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持续性低烧超过三天;
- 反复发作低烧;
- 咳嗽、咳痰、胸痛、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等;
- 腹胀、腹痛、腹泻、黄疸等;
- 咽喉肿痛等;
- 关节肿痛、皮肤环形红斑、皮肤紫癜(皮肤上有红色出血点)、皮下结节等;
- 尿频、尿急、尿痛等;
- 面色苍白、心悸(如心慌不安、心跳加快等)、出血等。
低烧需要做哪些检查?
- 病史询问:检查前医生会先询问有无咳嗽、腹痛、腹泻等症状,以了解相关原因,患者应如实回答。
- 体格检查:医生还会触诊有无淋巴结肿大等体征;测量体温,观察腋下温度是否属于发热并且不超过 38 ℃,由此可进行初步诊断。
- 血常规检查:通过验血检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辅助诊断。
- 尿常规检查:用于明确病因,观测尿液有无异味、有无白细胞尿(尿中存在白细胞)、血尿(尿中存在潜血)、蛋白尿(尿中存在蛋白质)等,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
- 脑部 CT :用于明确病因,查看头颅影像是否存在异常,判读有无颅内感染或颅内病变等。
- 胸腹部 X 线:可查看胸部、腹部组织及脏器结构,判读有无占位性病变,以及鉴别肺炎、胸膜炎、胰腺炎等。
- 结核菌素试验:指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分析试验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结核病。
潜在疾病
低烧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 感染性低烧:细菌性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牙龈炎、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结核、梅毒等;病毒性感染,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性肺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等;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病等,均会引起低烧[1]。
- 非感染性低烧: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热,如术后低烧、内出血后低烧、心梗后低烧、肺栓塞后低烧、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等;抗原-抗体反应热,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热,如甲亢、脱水;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也会引起低烧[1];
- 功能性低烧: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感染治愈后低烧、夏季低烧、生理性低烧等[1]。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万学红,卢雪峰. 诊断学[M]. 第九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15-17.
低烧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1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 即体温高于正常,但不高于 38℃ 的现象。
· 低热超过 3 天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 多数由感染性疾病引起,也有生理性低热。
· 低热超过 3 天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 多数由感染性疾病引起,也有生理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