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躯体化障碍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躯体化障碍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周晓波

    周晓波精神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2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 可明显干扰日常生活,建议尽早就医。
    · 属慢性精神病,常需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
    · 与外界沟通、正确表达情绪可延缓疾病进展。
    内容
    就诊
    更多
  • 内容

    躯体化障碍是什么?

    躯体化障碍是一个旧称。2013 年《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将躯体化障碍重新定义为躯体症状障碍。

    躯体症状障碍是一种或多种躯体上的不适感觉,并伴有与此类感觉相关的思想、感觉、行为的过度关注,不适症状可对病人造成严重的困扰,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躯体化障碍应该看那个科?

    英文名称:Somatic symptom disorder.

    别名:躯体症状障碍、疑病症、疑病性神经症。

    就诊科室:心理科、精神科。

    躯体化障碍病因有哪些?

    这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精神障碍,具体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主要与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和躯体因素相关。

    1. 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的社会心理因素是该病的促发因素。如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不能及时排泄不良情绪,多愁善感或焦虑不安,固执,以自我为中心,猜疑等不良心理容易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致使病人对身体感受更敏感,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感觉。
    2. 生物学因素:该疾病可受基因、生存环境的共同影响发生,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换句话说就是患病者的亲属也更容易发生类似情况。
    3. 躯体因素:有些病人不舒服的症状发生于某次疾病之后,可能是躯体疾病削弱了神经功能而发病。

    躯体化障碍的常见发病人群有哪些?

    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更年期发生率相对较高。另外性格内向、多愁善感、脾气暴躁、心胸狭窄、争强好胜是躯体症状障碍的高发人群。

    躯体化障碍的症状或表现有哪些?

    躯体症状障碍的表现复杂多变且不典型,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1. 可表现为任何部位、多种感觉的不适躯体症状,且感觉往往是持续的痛苦的,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 躯体症状变化多端,部位多变、感觉多变、性质多变、程度多变。
    3. 患者通常会因为过度担心躯体症状而感到痛苦,反复看病就医,反复检查,过度担忧疾病。
    4. 做检查往往未能发现异常病变,或者发现的异常病变和躯体不适不一致。

    躯体化障碍患者可能在经历一些情绪困扰,在关注症状缓解的同时,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冥想、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解决情绪困扰。

    另外,此时的患者很需要被支持被理解,因此,家人朋友们的关心也会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躯体化障碍能造成失明吗?

    有可能出现失明的症状。

    躯体化障碍中有一种障碍叫做转换障碍(俗称癔症),这种障碍的患者有一些会出现视觉的减弱或者丧失,可能会出现失明,但是这种失明不是由于眼睛的病变引起的,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改善。

    躯体化障碍如何诊断?

    根据 DSM-5 手册,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一种或多种躯体不适感觉,使人感到痛苦或导致日常生活受到明显干扰。
    2. 与躯体不适感觉相关的过度的想法、感觉或行为,或者过度关心自身健康问题,包括与个体症状严重性不一致的和持续执拗的想法,对健康或不适感觉持续较明显的焦虑情绪,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担心自身健康问题。
    3. 虽然任何一种躯体不适感觉可能不会持续存在,但感觉到不适的状态是持续存在的(一般超过 6 个月)。

    躯体化障碍如何治疗?

    治疗需要采用多维度、系统化的干预措施,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治疗效果更好。

    1. 药物治疗:镇痛类药物或对症治疗药物一般无效,抗抑郁药物及部分抗焦虑药物有效,此类精神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音乐放松等。
    3. 其它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尤其双侧交替做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部分病人有一定效果;除此之外,瑜伽练习、冥想、太极运动、慢跑等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image

    躯体化障碍的预后怎么样?躯体化障碍能彻底治愈吗?

    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包括患者的性格特征、药物治疗的敏感性、环境因素、社会和家庭因素等,一般病程较长,难以短时间内恢复,需要通过系统治疗才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需长期坚持控制症状。

    躯体化障碍如何预防?

    做好健康宣教,提高群众对此类疾病的正确认知,如果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可以多与外界沟通交流,学会正确表达自我情绪,调整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己的爱好,对于预防该疾病的进展有积极作用。

    参考资料
    · 陆林沈,渔邮. 精神病学[M]. 第 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30.
    · 邓云龙,王东方. 躯体症状障碍诊疗策略[J]. 医学与哲学, 2017, 38(18): 1-4.
    ·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中国疼痛病诊疗规范[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 张道龙. (2016).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杨华, 孔丽, & 李顺元. (2004). 儿童癔症的眼部症状.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12(004), 177-177.
  • 就诊
内容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