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小儿心肌炎是什么病?
小儿心肌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心脏疾病,是由于各种感染、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心脏炎症、损伤、坏死及水肿。
小儿心肌炎的病因是什么?
感染为常见病因,其中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小儿心肌炎常见表现是什么?
小儿心肌炎的常见表现为乏力、多汗、烦躁不安、胸闷、胸痛等。
小儿心肌炎怎么治疗?
治疗上主要是休息、抗感染、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小儿心肌炎严重吗?
小儿心肌炎由于心肌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不同,患者病情也轻重不一。重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心律失常(心跳不规律)甚至死亡;轻者症状不明显,但有因未能及时识别和治疗而进展为慢性心肌炎或扩张性心肌病等的危险。
小儿心肌炎可治愈吗?
大部分及时诊断并治疗积极的小儿心肌炎患者可完全治愈,少数进展迅速、治疗后生存情况不佳。
症状
小儿心肌炎有哪些常见表现?
患病儿童常先出现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 1~3 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
小儿心肌炎有什么类型?
根据表现的不同可分为:
-
无症状型:感染后 1~4 周心电图出现 S-T 改变,患儿无明显症状。
-
心律失常型: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可同时存在多种心律失常。
-
心力衰竭型:表现为心力衰竭。轻者出现乏力、心慌、胸闷、食欲不振,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发绀(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等。
-
暴发型:表现类似心肌梗塞。可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心肌标志物显著升高。需要注意的是暴发型心肌炎死亡率很高,而且极易漏诊,所以一旦出现相关表现,需立刻送医就诊并且注意鉴别。
-
猝死型:患儿突然发生死亡,之前无特异表现。
小儿心肌炎可分为几期?
-
急性期:病程多在 6 个月以内,病情症状多变。轻型者以乏力为主,可伴有虚弱多汗、精神不振、心悸、胸闷、头晕等。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困难、晕倒甚至猝死等。
-
迁延期:病程多在 6 个月以上。上述表现可反复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持续很长时间没有好转,心机标志物检查有异常升高提示心肌细胞坏死。
-
慢性期:病程可长达 1 年以上。心脏逐步增大,心脏功能逐步下降,可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有的患儿起病不明显,发现时已进入慢性期;有的患儿因治疗不及时或病情反复、拖延数年。此类患儿多治疗后生存情况不佳,常死于感染、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小儿心肌炎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小儿心肌炎可导致心肌炎症损伤或坏死,出现心脏功能恶化、多种心律失常危及生命,或病情很长时间得不到改善而进展为心肌病,少数可发生猝死。
-
病因
小儿心肌炎的病因有哪些?
-
感染:可引起心肌炎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真菌或者寄生虫,以病毒感染最常见。常见病毒包括腺病毒、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
-
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基因缺陷性疾病、肿瘤等都可引起心肌损伤,导致心肌炎。
-
药物:阿霉素、蒽环类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儿茶酚胺、吐根素、锑剂等可以引起心肌炎。
小儿心肌炎会传染吗?
小儿心肌炎本身不会传染,但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细菌等会传染。其他儿童被这些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后,未必一定会发生心肌炎。
-
诊断
小儿心肌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
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有无心律失常或 ST-T 改变。显著心电图改变包括:以 R 波为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导联的 ST-T 改变持续 4 天以上伴动态变化;新近发现的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多形性或多源性期前收缩,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QRS 低电压、异常 Q 波等。
-
心机标志物检测:明确有无活动性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肌钙蛋白 T 或 I 或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
-
心脏磁共振成像:典型心肌炎症表现应具备以下至少两项:
-
T2 加权像显示高信号,提示心肌水肿;
-
T1 加权像显示早期钆增强,提示心肌充血及毛细血管渗漏;
-
T1 加权像显示至少一处非缺血区域局限性晚期延迟钆增强,提示心肌坏死和纤维化。
-
病原学检查:心内膜、心肌、心包组织病原学检查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分离到病毒或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可确诊。
-
心肌活检: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取样位置至少三处,结果阳性结果可以诊断,但阴性结果不能否定诊断。
小儿心肌炎怎么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心脏扩大、心电图改变可诊断,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
-
常在心肌炎发病前 1~3 周内发生过上呼吸道或胃肠道病毒感染。
-
儿童有胸闷、胸痛、心悸、乏力、头晕、腹痛等表现,婴儿可有拒乳、精神不振,可伴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凉等。
-
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疾病导致的昏迷)的临床表现。
-
影像学检查显示心脏扩大。
-
血清心肌标志物升高并伴动态变化。
-
显著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改变。
-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呈典型心肌炎表现。
-
抗心肌抗体阳性。
-
心内膜、心肌、心包组织病原学检查分离到病毒或探查到病毒核酸。
-
心内膜心肌活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 14 个白细胞/mm2,包含 4 个单核细胞/mm2 并 CD3+ T淋巴细胞 ≥ 7 个细胞/mm2。
-
生活
小儿心肌炎可以运动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存在心功能不全者应限制活动量,以免诱发心衰加重。
恢复期、心功能尚可的患儿可适量活动。
小儿心肌炎在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
-
应注意休息、适量活动,避免劳累。
-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
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呼吸道感染等。
小儿心肌炎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生病期间要进食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包括米、面、肉、蛋、奶、鱼等。
-
预防
小儿心肌炎如何预防?
-
平日应适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个人抵抗力。
-
根据气温变化来给小儿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
积极治疗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等疾病是防止心肌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
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
在饮食调理方面,要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烧、烤、煎、炸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患病时要注意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可能有心脏毒性的药物。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心肌炎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儿童心肌炎诊断建议(2018年版)[J]. 中华儿科杂志, 2019, 57( 2 ): 87-89.
· 陈冰华. 儿童心肌炎的心脏核磁共振诊断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5.
· Sun Ning, Li Qirui, Zhao Libo, et al. Simultaneou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hosphocreatine, creatine and creatinine in plasma of children by HPLC-MS/MS method: Application to a pharmacokinetic study in children with viral myocarditis[J].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BMC, 2019.
· 王锐, 师廷明, 普平, 等. 儿童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价值探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7(03): 213-215.
· 王鑫. CK及CK-MB对儿童心肌炎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07(34): 77-78.
· Chen Shuangdi, Zhao Wenli, Zhang Binjie, et al.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venous Vitamin C on Viral Myocarditis in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 eCAM, 2019.
· Kyriaki Papadopoulou‐Legbelou, Maria Gogou, Paraskevi Panagopoulou, et al. Human herpesvirus‐6 and herpes simplex virus‐1 as a cause of cardiomyopathy secondary to myocarditis in children[J].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2016, 58(12).-
- 就诊
发布时间 2019年07月2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 卧床休息、药物治疗为主,多数可治愈。
· 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之后可适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