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敏感肌有什么表现?
具体表现为皮肤在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刺激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症状,外观有些可以正常,还有一些可以看到片状或弥漫性潮红、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可伴干燥、细小鳞屑。
病因
敏感肌是由什么导致的?
- 个体因素:包括遗传、年龄、性别、激素水平和精神因素等。敏感肌和遗传有一定相关性,年轻人比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精神压力也会影响敏感肌。
- 外在因素:长期涂抹药物(糖皮质激素、维甲酸、水杨酸)、过度清洁去角质等不恰当护肤和使用不正确的美白祛斑方法等。
- 皮肤疾病相关:比如痤疮、玫瑰痤疮、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可引发敏感肌。
诊断
敏感肌如何诊断?
皮肤受到刺激时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皮肤可出现潮红、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自我评估是敏感性皮肤。
少数情况下,可以进行乳酸刺激试验、辣椒素试验以及评估皮肤屏障功能的检测。
生活
敏感肌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
- 温和洁面:选用温和的洁面剂,在脸上停留不超过1分钟,动作轻柔,尽量不要用洁面仪、磨砂膏、去角质等等。洗脸后在皮肤还有一些潮湿的时候就尽快涂抹保湿用品,为皮肤建立一层油脂膜和保湿屏障。
- 舒缓保湿:选用温和、配方精简的保湿产品,避免使用含果酸类、酒精以及去角质的成分。
- 严格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的时候出门,除了涂抹防晒霜,还需要使用遮阳伞、遮阳帽、墨镜等进行遮挡。
预防
敏感肌如何预防?
先天性敏感肌,一般没有良好的方式可以预防。
预防后天发展成敏感肌,避免无指导刷酸,皮肤过度清洁,忌随意服用一些可以引起抵抗力降低的药物;平时注意皮肤保湿,避免不正确的护肤方式以及积极治疗体内激素失调等。
敏感肌如何预防发展成为过敏肌肤?
避免饮酒、进食辛辣食品、情绪波动、封闭的热环境等诱发因素。
参考资料·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 吴志华, 史建强, 陈秋霞, 等. 皮肤性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第2版)[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8.
· 马琳. 儿童皮肤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 William L. Weston, Alfred T.Lane, oseph G. Morelli. Color Textbook of Pediatric Dermatology[M]. 4th Edition,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07.
· William James, Dirk Elston, James Treat, et al. 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 Clinical Dermatology[M]. 13th Edition,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9.
· 李家文,黄长征,方险峰,等. 皮肤病性病实用彩色图谱[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 Bolognia, Jean L, Schaffer, et al. Dermatology[M]. Fourth Edition,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7.
· 博洛格尼,乔伊佐,拉皮尼. 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等. 皮肤病学[M]. 第2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就诊
敏感肌
就诊科室:皮肤科
发布时间 2019年12月0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 建议及时就医,查出并远离致病因素。
· 可行冷喷、冷湿敷、强脉冲光、药物等治疗。
· 日常生活应注意保湿、严格防晒。
· 可行冷喷、冷湿敷、强脉冲光、药物等治疗。
· 日常生活应注意保湿、严格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