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表现
夜尿是什么?夜尿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2002 年,国际尿控协会将夜尿症定义为:患者夜间因尿意醒来排尿 ≥ 1 次。实际对患者造成困扰的排尿多在 2 次以上。
临床上夜尿没有具体的时间,因为每个人睡觉的早晚不同。一般来说是指从晚上睡觉后到早晨醒来。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 总尿量增加:白天和晚上的尿量都增多,超过 40 mL/kg * 体重。
- 夜间尿量增多:白天正常,只有晚上的尿量增多。
- 功能膀胱容量减少:膀胱储存尿量减少,导致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尿量较少。
- 睡眠障碍或紊乱:睡眠或合并精神神经类疾病。
- 混合因素:以上四种情况合并存在。
夜尿症状容易在哪些人群中出现?
绝经后的女性,患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等。
夜尿次数为零属于正常情况吗?
夜尿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有,夜间起床排尿 2 次以内都属于正常。
夜尿增多发生于孕妇属于正常情况吗?
没有上述 5 种可能存在的夜尿病因,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可能与怀孕期间子宫增大对膀胱产生压迫,导致膀胱容量减少有关。
夜尿和夜间尿床(遗尿症)有什么区别?
夜间遗尿症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症,根据国际儿童尿控协会 2006 年指定的定义:夜间遗尿症为年龄 > 5 岁,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儿童,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的漏尿现象,至少每周 2 次并持续 ≥ 3 个月。
夜尿和夜间遗尿是不同的概念,夜间遗尿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会导致内裤或者床单打湿,不能自己控制排尿;夜尿多发于老年人,患者能够自已控制住,起床排尿一般不会尿床。
夜尿和多尿有什么区别?
多尿指每天 24 小时排尿多于 2500 mL。健康人当饮水过多或食用含水较多的食物时,可出现暂时性生理性多尿。持续性多尿属于病理性。两者的概念有交叉,夜间多尿是夜尿症的重要病因。
缓解方式
夜尿患者如何通过改变生活和行为方式来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一直是治疗夜尿症的一线基础治疗,具体如下:
- 睡前限制液体摄入,包括水、汤、水果、茶、酒精或咖啡等。
- 提高睡眠质量。
- 注意夜间保暖,增加皮肤血供,减少尿液产生。
- 适度运动、抬高下肢,以减少水潴留。
-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延迟排尿等。
- 盆底功能锻炼。
- 睡前尽可能排空膀胱,某些患者可在睡前行间歇导尿或留置尿管。
夜尿还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式?
找到潜在病因是治疗夜尿症的关键,如女性激素分泌紊乱、膀胱过度活动症,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等。
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一直是治疗夜尿症的一线基础治疗,另外还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M 受体阻滞剂:M 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降低尿急程度来增加功能膀胱容量,适用于夜间膀胱容量减小的患者。常用的 M 受体阻滞剂包括索利那新、托特罗定等。对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夜尿症患者推荐使用。
- 抗利尿激素 ADH:目前临床常用的 ADH 是人工合成的 DDAVP,可以明显减少夜尿总量(减少 0.6~0.8 mL/min),减少夜间排尿次数(减少 0.8~1.3 次),延长夜间首次排尿的时间(延长 1.6~2.1 h),减少夜尿占全天尿量的百分比。DDAVP 可用于治疗夜间尿量增多、膀胱容量减小、排尿次数增多的成年夜尿症患者,在合并夜尿症的 BPH 患者中效果明显。DDAVP 治疗夜尿症的疗效不受年龄影响。DDAVP 片剂起始安全用量为男性 0.1 mg,每天 1 次;女性 0.5 mg,每天 1 次,可根据患者的疗效调整剂量。对以夜间多尿为主的夜尿症患者推荐优先使用。
- 利尿剂:利尿剂作为治疗夜尿症的可选方案。利尿剂在给药后 2 h 起效,4~6 h 达峰值,持续时间为 6~12 h。常用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推荐上午使用。
- 药物联合治疗:α 受体阻滞剂联合 M 受体阻滞剂可减少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合并 OAB 患者的夜尿次数;氢氯噻嗪联合特拉唑嗪可使近 30% 患者的夜间排尿次数减少 50% 以上。
- 其他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对于治疗伴有 BPH 的难治性夜尿症患者有效,常用的 NSAIDs 包括塞来昔布、洛索洛芬等。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夜尿症状明显呈负相关,提高内源性褪黑激素水平可能是一种预防和治疗夜尿症的方法。常用的褪黑激素为美拉通宁。
外科治疗:
对于某些调整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有明确手术指征的患者,可给予恰当的外科治疗;存在因 BPH 导致 BOO 的夜尿症患者可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存在 DO 的患者可行逼尿肌 A 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或骶神经调节(SNM);存在膀胱挛缩的患者可行膀胱扩大术或尿流改道术。
就诊判断
夜尿患者应该选择哪个科室就诊?
泌尿外科、肾内科或普通内科。
夜尿患者出现哪些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因,夜尿达到了 2 次以上,对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如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可前往医院就医。
潜在疾病
夜尿可能由哪些潜在的疾病引起?
- 总尿量增加(白天和晚上的尿量都增多了),常见病因有糖尿病、尿崩症、原发性烦渴症等。
- 膀胱功能容量减少(膀胱储存尿量减少,导致排尿量增多),常见病因包括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膀胱疼痛综合征、神经源性膀胱等。
- 睡眠障碍或紊乱,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夜尿次数逐渐增多时,可能说明什么问题?
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前往医院就诊。
总之,夜尿症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多因素导致的一大类年龄相关性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夜尿症逐渐引起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重视。夜间多尿是夜尿症的重要病因;排尿日记是夜尿症最重要的诊断及分类手段;筛选病因是夜尿症治疗的关键。调整生活方式能使多数夜尿症患者受益。全身疾病导致夜间多尿应优先治疗全身疾病,非泌尿系疾病更应优先治疗。
参考资料·许克新. 夜尿症的诊治[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1(19).
·王建业,廖利民,许可新,张耀光等. 夜尿症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8(39).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2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 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原发性烦渴症等。
· 要注意睡前限制液体摄入,并排空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