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鼻饲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鼻饲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 是一种常见的经胃肠道的营养支持方法。
    · 建议自行操作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
    · 一旦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建议立即就医。
    内容
    就诊
    更多
  • 内容

    鼻饲是什么?

    鼻饲(nasal feeding),又称管喂、经胃肠管喂养法。是将管道经鼻腔(或口腔)插入胃内或肠道,通过管道供给水分、营养或药物,是一种常见的经胃肠道的营养支持方法。

    鼻饲痛苦吗?

    正常情况下,鼻饲过程没有疼痛,部分患者会有温热食物进入胃肠部的感觉。

    留置鼻胃管或胃肠管的患者,可能会有异物感。尤其在置管初期,患者可能会产生排斥心理,加重置管的不适感。但大部分患者的不适感,会随着置管时间延长而减轻。

    鼻饲和经血管输注营养液哪个更好?

    在以上两种营养支持方式都可以开展的情况下,鼻饲更佳。

    鼻饲,是肠内营养的一种形式,而经血管输注营养液,主要提供的是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喂养有助于胃肠功能维持,降低病死率与感染性并发症,缩短住院日 [1]。

    鼻饲适合哪些人?

    胃肠道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胃肠道功能,但却无法经口进食、吞咽困难、拒绝进食、或其他需要连续的短期( 3~4 周内)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 [2]。如重度痴呆患者、克罗恩患者。

    鼻饲可以由家里人或自己完成吗?

    可以。

    对于无法自理的患者,需要依靠照顾者进行居家喂养,能够自理的患者可以自行鼻胃管喂养。

    但是无论是照顾者还是自己,在居家鼻饲前,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学习相关步骤流程,不建议在非医疗人员指导下自学。

    鼻饲管怎么安置?

    1. 准备:操作者做好手卫生,清洁患者鼻孔(无异物、无分泌物),清醒可配合操作的患者坐位或半坐卧位,昏迷患者去枕平卧位。

    2. 测量插管长度:长度因人而异(以没入鼻孔内的长度为准,约 45~55 cm)。测量患者鼻尖 - 耳垂 - 剑突(前胸正中骨头的最下端)的距离加上 5~10 cm [2,3]。确认长度后,用石蜡油或食用油润滑管道前段 10~20 cm。

    3. 插管:选择无破损、无外伤的一侧鼻孔插入,插入到 15 cm 左右,指导患者吞咽口水(可口含 10 mL 温水或可食用石蜡油)[2,3]。对于昏迷的患者(建议由专业人士操作),予以抬头使下颌贴近颈部,插入指定长度后,检查口腔有无管道盘曲。插管期间患者如果有任何咳嗽、呼吸困难、疼痛等不适,应拔出管道,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

    4. 确认胃管位置:居家状态常用的方法是抽吸胃液,通过肉眼对抽吸出液体初步识别是否为胃内容物(长期空腹偏墨绿色、如果经常管喂则偏向营养液色)。若无法判断,可使用 pH 试纸验证酸碱度(正常胃液 pH ≤ 4.0,服用胃酸抑制剂的胃液 pH ≤ 6.0)。但是酸碱度受服用的药物、前期进食的食物的影响 [2]。目前最佳的确认方式是 X 线检查。

    鼻饲时,使用注射器好还是营养泵好?

    因人而异,这需要根据鼻饲患者的营养支持需求,和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综合判断。

    建议根据医嘱要求,可选择分次灌注(采用注射器缓推约 10~20 分钟)、间歇滴注(使用营养输液器通过重力作用或营养泵滴注)和持续滴注(采用营养泵持续滴注)。

    鼻饲食谱怎么选择?购买成品还是自行制备的好?

    需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合并疾病综合判断。

    • 建议依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医嘱,原则是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同时不加重合并疾病,且不堵塞胃管。营养不足或过度营养都是有害的。
    • 购买成品相对方便,种类较多,注意说明书介绍的保存方式和保质期,过期应丢弃。
    • 自行制备灵活性较高,但对照顾者的营养搭配和制备能力上要求更高。以液体或流质为主,无肉眼可见的残渣,不可太黏稠。注意自备营养液保存不要超过 24 小时,以免变质。

    鼻饲液的温度是多少?

    鼻饲液包括营养液和温开水,要求温度约 38~40 ℃,不超过 45 ℃[2,3]。温度过低过高会刺激胃肠粘膜,引起消化道不适。

    每次鼻饲营养液准备多少量?

    根据鼻饲喂养方式决定,分为以下几种:

    • 分次灌注:每次 200~400 mL 营养液,间隔至少 2~3 小时。

    • 间歇输注:每次 1~2 小时,每次 200~400 mL 营养液,每天滴注 4~6 次。

    • 持续输注:每次 16~24 小时,准备的量不要超过 24 小时。

    每次具体量根据患者前一次的耐受性为准,每日总量以患者饱腹感为标准,一般在 1000~1500 mL [2,3]。

    鼻饲需要准备些什么?

    物品准备:营养液或药物,温开水,普通鼻饲准备 50 mL 的无菌注射器(使用后清洗晾干待用,每 24 小时更换)。若使用营养泵持续鼻饲,则准备营养泵(带加热器)、输液管道、营养瓶或营养袋,胶布(必要时),洗手液。

    病人体位:患者坐位,或者半坐卧位(床头抬高 30°~45°)。喂养结束后维持体位 30 分钟至 1 小时,以减少反流、误吸 [4]。

    鼻饲管怎么喂药物,直接碾碎吗?

    液体类药物,对于清醒且吞咽无障碍的鼻饲患者,可以口服。非液体类药物建议通过鼻胃管喂养。药物不建议加在营养液中。

    一般药物可进行碾碎并用温开水稀释,注意碾碎要求成为细粉状,不可过大颗粒(<3 mm),以免堵塞胃管。肠溶药、控释药和缓释药片不宜碾碎,会影响药效,需咨询医生或药剂师更换其他药物剂型 [5]。

    鼻饲营养液和药物需隔多长时间?

    根据药物服用要求,饭前用药在鼻饲前 1 小时,与饭同服在鼻饲期间服用。饭后用药在鼻饲后 2 小时,其余按医嘱服用。但是对于持续泵入营养液的患者,按医嘱按时间服用,但在喂药前过程中,应停止营养滴注,并在喂药前后用 20~30 mL 温开水冲管。

    鼻饲具体的流程是什么?

    1. 操作者准备:做好手卫生,如用洗手液清洁双手,至少洗搓 15 秒以上。

    2. 检查胃管位置:日常情况下,注意观察胃管外露长度是否增加,如果增加,胃管移出的可能性高。通过鼻胃管回抽出胃液(为草绿色、墨绿色或棕色,有沉淀物),则说明在胃肠内,无法确定时加测回抽液的 pH 值。需确认管道在胃肠内才能进行后续操作。

    3. 冲管确定管道通畅:脉冲式(每次推 3~5ml 后停一下)推入温开水共 20~30 mL。间歇或分次喂养时在每次喂养前后冲管。持续鼻饲时,每 4 小时冲管一次。

    4. 鼻饲营养液或药物:分次喂养用注射器缓推营养液或药物,间歇或持续输注则连接输液通路和营养泵,设置泵入时速(具体根据患者耐受性,每小时 10~20 mL 开始,逐渐增加至每小时 50 mL)。鼻饲过程中,随时查看患者有无不适。

    5. 冲管并固定:鼻饲结束后,温开水 20~50 mL 脉冲式冲管,夹闭鼻胃管开关,做好固定 [2]。

    鼻饲管堵了怎么办?

    使用注射器对胃管反复进行抽吸和温开水冲洗(不可大力推挤)。如果不能解除堵塞,则需要拔管,并重新插管。

    鼻饲可以自己安置和拔管吗?

    对于清醒的患者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安置管道和拔管。对于昏迷的患者不建议照护者自行安置和拔管。

    鼻饲管会掉出来吗?

    会,所以需要做好外部固定。

    最常用的方式是医用胶布粘贴:

    一处粘贴在鼻翼:剪出工字形胶布(或),上横线固定在鼻翼,下横线固定在胃管。

    一处粘贴在面颊部:剪出小块长方形,先用胶布中央包裹管道后再粘贴,以免管道压迫皮肤。

    如果发现胶布松脱或粘黏不好,请及时更换。如果胶布情况良好,也需定期更换(建议 2~3 天更换一次)。换时注意撕扯胶布要轻柔,避免导致皮肤破损。过于黏性的胶布,可用温热湿毛巾湿敷 1 分钟以上,再去除胶布。再次粘贴前宜为患者清洗面部,清理陈旧粘胶。胶布过敏建议选择抗过敏的胶布,或采用棉质系带固定。

    image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管道小组拍摄

    鼻饲管怎么选择?

    可以综合患者病情、留置时间、不同材质胃管的利弊和经济成本考虑。硅胶材质管径适中、刺激性较小,价格合理。聚氨酯材质管径适中,刺激性小,有导丝引导,操作要求更高,适合长期鼻饲,价格较高。

    鼻饲管多久更换一次?

    以胃管使用说明书的留置时间为准,需定期更换胃管,减少胃管老化、被胃酸腐蚀的问题。聚氨酯胃管和硅胶胃管的使用寿命为一个月左右。

    鼻饲管很影响形象,怎么办?

    形象要维持,营养也要有,因此建议外出时佩戴口罩。

    大部分鼻饲患者,最初都需要一定的心理接受时间,但是也要认识到留置鼻胃管是病情所需。如果对形象担忧过甚,请与医生沟通,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管道类型,除了鼻胃管,还有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等选择。

    鼻饲的患者没有经口进食,还需要刷牙吗?

    需要,鼻饲患者更应该注重口腔清洁。

    口腔中本身有很多细菌,特别是在没有进食的状态下,口腔消化酶分泌减少,更成为细菌滋生繁衍的温床。因此对于能够自理的个人,建议至少早晚刷牙各一次。若是不能自理的患者,建议每日两次口腔护理,该操作有一定呛咳、误吸风险,切不可自行开展,建议在专业学习后再开展。

    鼻饲后为什么会拉肚子?

    鼻饲后,如发生腹泻,多与喂养饮食浓度过高、温度过凉或肠道菌群紊乱有关。首先可通过调整饮食浓度或温度来改善。

    也有可能与鼻饲营养液污染,造成胃肠道感染有关。建议鼻饲营养液现配现用,多余的鼻饲液应该低温保存,不可放置时间过长(不超过 24 小时)。注射器每次用后应清洁消毒、干燥备用,注射器和营养液输注管道应至少每 24 小时更换一次。

    鼻饲后为什么恶心、想吐?

    鼻饲后恶心、呕吐多与推入泵入速度过快有关,一般减缓速度有一定改善。

    若没有减轻,应该停止鼻饲,症状缓解后再喂养。呕吐的患者应清理口腔残留食物,卧床患者应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

    鼻饲的量很少,为什么却觉得胃胀难受?

    胃胀难受多半是胃潴留,又称为胃排空延迟,或胃轻瘫。易出现在营养支持早期,是引起呕吐、误吸的重要原因之一。

    若呕吐出 4~6 h 前的食物,或空腹 8 h 以上,注射器抽出胃内残留食物仍 > 200 mL 者,均提示出现了胃潴留。一般采用暂停喂养,或减缓喂养处理,必要时考虑加用胃动力药 [6]。

    鼻饲后咳嗽、呼吸困难怎么办?

    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应马上停止鼻饲,使患者头低侧卧位,立即就医。

    以上情况很可能是发生误吸。是进食过程中食物、口腔内分泌物或反流物进入到呼吸道所致。

    误吸是鼻饲患者肺部感染、窒息、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明显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或出现不知原因的发烧(体温 > 37.3 ℃),应该立即就医。

    预防误吸可抬高床头 30°~45°,或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或坐位。有呛咳史、误吸史的患者要少量多餐,可选择糊状喂养,喂养后让清醒患者半卧位至少半小时(不能半卧位者除外)[4]。

    鼻饲后为什么出现鼻粘膜破损?

    由于胃管插入及固定时对粘膜的压迫,可能造成破损、出血、肿胀等情况。

    鼻饲费用贵吗?

    费用和选用的鼻饲材质有关。

    包括鼻饲管路(几元到上千元)、营养泵和输液管(不一定用,几百元到上万元)、注射器、营养液,使用者可根据疾病治疗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耗材。

    鼻饲管路可以在哪里购买?

    医院、药店及网络购买平台均可。

    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从正规渠道购买,确保购买的质量安全。

    参考资料
    监制:曹梦琪
    [1]Mcclave SA,Martindale RG,Vanek VW,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ovision and assessment of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in the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CCM)and 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J].Journal of Parenteral Enteral Nutrition,2009,33(3):277-316.
    [2]胡延秋,程云,王银云,夏文兰,冯颖.成人经鼻胃管喂养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2):133-141.
    [3]张洪斌,郑梅.脑卒中鼻饲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7):30-34.
    [4]徐礼娟. 住院老年患者鼻饲期间误吸预防策略构建[D].湖州师范学院,2021.
    [5]Nursing management of nasogastric tube feeding in adult patients[EB/OL].[2010-07].https://www.moh.gov.sg/docs/librariesprovider4/guidelines/nasogastric-tube-feeding---book.pdf.
    [6]王丽娟,程云.鼻饲患者胃潴留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3,28(10):94-97.
  • 就诊
内容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