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胚胎空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胚胎空囊
    就诊科室:妇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 多发生在怀孕的 6~13 周,需及时就医。
    · 与遗传、感染、环境、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 确诊后需进行药物流产或清宫术。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空囊是什么?

    • 男性体内的精子经一定的通路进入女性体内后,与女性卵巢排出的卵子相遇,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进入子宫腔内会形成孕囊。然而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孕囊内无胚芽发育,或已形成的胚胎不再继续发育,甚至出现萎缩,这种孕囊就被称为空囊,也叫做枯萎卵 [1]。

    • 引起空囊的常见原因有子宫本身因素、遗传因素、感染、环境因素等 [2,3]。

    • 诊断为空囊后须及时处理,可选择药物流产或清宫术。早期、及时、规范诊治后一般不影响下次怀孕。

    空囊常见吗?

    常见。具体发病率尚无最新权威数据,但其在自然流产中占 15%~40%,也就是说每 100 位自然流产的女性中,就有 15~40 人是因为空囊而流产的 [4]。

  • 症状

    空囊会有什么表现?

    • 起初,患者会表现出怀孕的征兆,如发现月经推迟、早孕检测阳性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性、呕吐、厌油等早孕的症状。

    • 但若胚胎发育停止,空囊形成,则恶心、呕吐等早孕症状会消失,随后就会出现流产的征象,如小腹疼痛、痉挛,阴道流血等 [5]。部分患者也可无任何症状,甚至孕囊在一定时间内可继续长大,只是无胚胎发育。

    空囊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 感染:空囊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子宫腔内发生急性或慢性盆腔炎。

      1. 急性盆腔炎:表现为发热,腹痛,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多等。

      2. 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或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有慢性盆腔痛等。

    • 不孕:空囊引发的稽留流产(胚胎在宫内死亡后未能自然排出)、不全流产(流产后宫内仍有组织残留)会导致子宫内膜粘连,月经量减少,甚至造成不孕。

  • 病因

    空囊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遗传因素:夫妻双方或其中一方存在染色体异常、基因多态性等情况均会影响胚胎发育。有研究表明,HLA-DPA1 基因中 SNP 位点 rs1431403 与本病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2,3]。
    • 子宫本身因素:如子宫畸形、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都可影响宫腔内的环境,从而影响胚胎的发育 [2]。
    • 感染因素:包括生殖道感染和全身感染。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支原体和衣原体,这两种微生物可造成宫腔内感染,从而引起胚胎停育,导致空囊。还有引起全身感染的细菌或病毒也可通过胎盘导致胚胎停育 [2]。
    • 环境因素:微波、噪音、电离辐射(X 线、CT 等)、空气污染、药物(激素、化疗药等)、酗酒、吸烟、毒品及咖啡等都有可能也会损害或干扰生殖功能,造成胚胎停育 [2]。
    • 内分泌因素:包括高泌乳素、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也有可能会引起胚胎停育,导致空囊 [2]。
    • 心理因素: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大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易造成体内孕激素水平降低,最终导致胚胎停育,引发空囊 [2]。
  • 诊断

    空囊如何诊断?

    医生除了需要了解患者症状外,可能还会询问月经史、流产史、生育史、遗传史、感染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再结合血 hCG、超声等检查结果,最终确诊本病。

    诊断空囊需要做哪些检查?

    • 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是否正常,血糖是否正常等。

    • 血 hCG 测定:首先,通过血中 hCG 的数值,可判断患者是否怀孕。其次,通过血 hCG 的变化,可判断孕囊的发育情况。早孕前期,空囊孕妇和正常孕妇的血清 hCG 水平无显著差异;但随着孕期延长,空囊孕妇的孕囊发育越来越慢,分泌的 hCG 也就越来越少 [1]。

    • 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孕囊内有无胚胎组织 [6]。

    空囊易于哪些疾病相混淆?

    生化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失败导致妊娠状态自然终止,部分患者也可有阴道流血伴下腹痛的症状,但生化妊娠在 B 超下无法找到孕囊,因此,可通过超声检查鉴别 [7]。

  • 治疗

    空囊需要去什么科就诊?

    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

    空囊应如何治疗?

    本病一旦确诊,须及时终止妊娠,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流产及清宫术。

    空囊患者如何进行药物流产?

    常用的流产药物有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服用后会引起孕酮活力下降、子宫蜕膜坏死、子宫收缩,从而使胚胎组织排除体外。但由于子宫收缩,可能会引起下腹痛的情况,疼痛难忍时须及时就医 [8]。

    空囊患者的清宫术是怎样的?

    若药物流产失败,则需要进行清宫术。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麻或局麻。医生一般会在超声引导下或宫腔镜下进行操作,此方法可完全取出无胚胎发育的孕囊,但若操作不当,则有可能会造成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 [8],所以,患者需选择正规的三甲医院进行手术。

    image

  • 生活

    空囊的患者流产后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清淡饮食,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类、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 [9]。

    • 不宜吃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如辣椒、螃蟹等,以免延缓身体康复进程 [9]。

    空囊的患者流产后在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

    • 注意休息两周,两周内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9]。

    • 禁止盆浴,避免污水进入阴道,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9]。

    • 勤换卫生巾,每日清洗外阴,每天换洗干净棉质的内裤 [9]。

    • 观察流产后阴道流血情况,出血量一般是由多到少。若出血时间 >14 天,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的两倍或阴道分泌物有异味时需尽快就医 [9]。

  • 预防

    空囊如何预防?

    空囊妊娠一旦确诊,则必须流产,所以对于育龄期女性来说,有效预防才是关键。

    • 对于染色体异常或基因多态性的孕妇,仅能进行产前遗传学咨询和诊断。
    • 有子宫疾病、内分泌疾病或其他疾病者,应在怀孕前尽早就医,积极治疗原发病。
    • 规律作息,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发生。
    • 怀孕后远离微波、噪音、电离辐射(X 线、CT 等)、空气污染,避免服用药物,避免抽烟、喝酒、饮用咖啡等,禁止吸毒。
    • 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还可参加孕妇瑜伽与其他宝妈分享怀孕心得。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赵连文,郭宝芳. 空囊早孕孕妇血清 β-HCG 和孕酮检测结果的回顾性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 7(2):177-178.
    [2] 付昱,黄明莉,袁晶,等. 早孕期胚胎停育主要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 11(2): 110-113.
    [3] 王振东,卢晓琳,姚秀英,等. 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 基因多态性与无胚胎妊娠的相关性[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34(2): 161-165.
    [4] 聂庆文,华芮,周瑶,等. 辅助生殖技术中发生枯萎卵的影响因素[J]. 临床研究,2017, 37(7): 902-905.
    [5] 杨慧霞,狄文. 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 覃罗好,高素芳,杨燕霞. B 超鉴别宫内早孕囊,假孕囊与空孕囊的临床意义[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 33(1): 57-58.
    [7] 陈国庆,乔宠. 生化妊娠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 8(9): 16-18.
    [8] 李新琴,石庆伟. 稽留流产的治疗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9, 25(24): 4956-4959.
    [9] 张岚. 人工流产后注意事项[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20): 212-215.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