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什么是惊跳?
惊跳一般指的是惊跳反射,也叫莫罗反射。在 0~6 个月的新生儿阶段,婴儿受声音惊吓或身体暂时失去支撑时,会做出双臂向外伸展、伸直腿、躯干伸直,然后双臂收拢作抱物状的动作。惊跳反射在婴儿半岁后一般就会消失[1]。
症状
惊跳有哪些常见的症状?
惊跳反射是一种全身的动作[1],各部位会出现:
头部:向后仰
上肢:伸开双臂,然后双臂互抱、张开手指(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躯干伸直
下肢:双腿直挺伸直
病因
导致惊跳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惊跳反射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生理性惊跳反射:属于人类动物性的遗存现象,会在突然的刺激下出现,如婴儿听到尖锐、刺激、响亮的声音,头颈部位置的突然改变,睡眠中被触碰惊醒等,都会引起惊跳反射。新生儿出现惊跳现象,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
病理性惊跳反射:在新生儿半岁后仍存在惊跳反射,提示可能存在神经病变。
惊跳的高发人群都有哪些?
惊跳反射在新生儿群体中较常见。
诊断
惊跳患者就诊时应挂哪些科室?
惊跳一般多见于新生儿群体,就诊时建议挂儿科。
惊跳患者就诊,一般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惊跳反射一般需要做脑电图检查、脑部 CT 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 脑电图检查:一般正常的惊跳反射也可能存在轻微异常的脑电状态,要以专业医生的判断为治疗依据;
- 脑部 MR 检查:检查颅内是否存在病变;
- 脑部 CT 检查:鉴别有否存在颅内病变;
- 实验室检查:检查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 反应蛋白等以判断是否有其它疾病导致惊跳反射出现。
哪些疾病可能会导致惊跳?
大多数新生儿在睡觉时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处在浅睡眠的状态,声音、光亮、等都会使新生儿有惊跳的反应出现,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反应。
一般来说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这种惊跳的现象会逐渐消失,不需特殊处理。
但是同时,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血镁,新生儿低钙血症,维生素 B6 依赖,颅内出血等也会使孩子出现惊厥,可能伴随与惊跳相似症状。因此如果宝宝到了五个月左右还是经常出现四肢惊跳或者抖动的现象,就要到医院配合医生查明原因,并进行治疗。
治疗
惊跳患者去医院就诊一般需要做哪些治疗?
生理性的惊跳反射患者不需要治疗,病理性的惊跳反射患者要针对引起症状的疾病对症治疗。如:
- 重症手足口病,一般可用甘露醇控制颅内高压,必要时加用呋塞米,酌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缓解后酌情减量或停用)。同时予以降温、镇定、止惊,并给予氧疗以支持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等到重症缓解,恢复期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即可[4]。
- 僵人综合征,一般可采用皮质类固醇或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口服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5]。
- 新生儿低血糖,如果新生儿血糖偏低明显,尤其是新生儿喝奶量严重不足,并且精神状态差。针对这种情况,首选肠道喂养,需要给新生儿葡萄糖及时补充糖分,常用药物是葡萄糖溶液[6]。
- 新生儿低钙血症,如果新生儿有低血钙,也会导致惊跳或惊厥。针对这种紧急情况,需要给儿童吸氧,止惊,及时静脉缓慢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治疗[6],惊厥停止后可予口服钙剂。
惊跳不及时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生理性的惊跳反射不治疗也不会有严重后果,病理性的惊跳反射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疼痛、脑损伤甚至威胁生命,例如以下一些情况:
- 僵人综合征,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全身出现肌肉僵硬、疼痛不安等[5]。
-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可致死[7]。
- 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严重的低血糖主要会引起脑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他的智力发育,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危及生命[6]。
- 新生儿低钙血症,严重的低血钙可出现低钙血症危象,从而危及生命。
生活
惊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此处的惊跳患者,指的是病理性惊跳患者。对于该类患者而言,因疾病不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也不同,比如:
-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要注意隔离,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去公众场所,注意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勤洗手、常通风、勤晒衣被。
- 僵人综合征,生活中要避免外伤、声光等刺激,积极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的疾病以防感染,同时保持情绪稳定。
- 新生儿低血糖,建议家长首选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应该及时添加配方奶。日常随时观察患儿的吃奶情况是否正常,并作出调整反馈。
- 新生儿低钙血症,应该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日常生活应注意患儿有无呼吸暂停、惊厥等症状,并及时就医复诊。
预防
惊跳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生理性惊跳反射可以预防,病理性惊跳反射目前没有明确的预防方式。
预防生理性惊跳,可以避免给婴儿准备相对安静的卧房,如远离马路的房间、在房间内贴静音棉等以避免婴儿听到巨大声响,在婴儿睡眠时减少在其所处环境内走动,如需喂食,可在婴儿睡眠结束后进行,避免刻意唤醒喂食。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包新华,姜玉武,张月华等,儿童神经病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9:16
[2] 郑海棠.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40例临床特征分析要点构架[J]. 心理医生,2018,24(36):63-64.
[3] 唐佳,陈涛,孟徐,许梦圆等.以过度惊跳为突出表现的僵人综合征1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1,38(10):1129-1130.
[4]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182,446-447
[5] 季郑军,张作慧,王梦婷,等. 僵人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附15例分析)[J]. 山东医药,2021,61(36):57-59.
[6] 邵肖梅, 叶鸿瑁, 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第五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911.
[7] 谈晓依. 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研究现状[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5):108-109,114.- 就诊
· 导致惊跳反射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 生理性的惊跳反射患者不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