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口腔尖锐湿疣是什么病?
口腔尖锐湿疣是尖锐湿疣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典型特征为患者唇、舌、上颚、牙龈等部位出现菜花样或乳头状皮损。但患者通常仅有轻微异物感或出血,常于照镜时发现。
口交等口腔性行为是口腔尖锐湿疣的主要传播途径。
口腔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激光、热敷、电灼、微波等)、药物治疗(辅助作用)和手术治疗。若配偶患病,另一方也需要检查和治疗。
口腔尖锐湿疣常见吗?
不常见。
尖锐湿疣常发生于外阴、肛周等部位,也可在多皱褶的潮湿部位如腋窝、脐窝、乳房和趾间等发生,极少发生在口腔[1]。
症状
口腔尖锐湿疣有哪些症状和表现?
口腔尖锐湿疣会造成患者的口腔内外出现赘生物,位置多在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如口腔周围,口腔内病损可累及舌、颊、唇、腭、牙龈等。
赘生物多为淡红或暗红色,呈乳头状或菜花状,表面常有白色分泌物,轻擦可去除。在皮肤与赘生物连接处有根基状结构,称为「蒂」,质稍硬,易发生糜烂,触之易出血。多发多见,也可为单发。
患者通常仅有轻微异物感或出血,多于照镜时发现[2]。
病因
口腔尖锐湿疣的病因是什么?
多数口腔尖锐湿疣是由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6、11[3]引起的,少数由高危型 HPV-16、18、31 或者低危型 HPV-42、43 等亚型感染引起[4]。
HPV 是 DNA 病毒,没有囊膜,有高度的宿主选择性和组织特异性(虽然在人和动物中广泛分布,但只有人类会被感染),能引起人体皮肤和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形成皮表赘生物。
口腔尖锐湿疣会传染吗?传染途径有哪些?
会传染。其传染途径包括:
-
性传播: 性传播是尖锐湿疣的主要传染途径。口腔尖锐湿疣多因患者存在口交、舔阴等口腔性行为。当性伴侣是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6、11 携带者时,易造成病毒侵入人体有破损的口腔黏膜,引起感染。
-
直接或间接接触: 直接或间接接触其他尖锐湿疣患者的分泌物或被患者污染过的物品,可能引起感染。
-
母婴传播: 母亲感染 HPV 时,胎儿或新生儿可以经胎盘垂直传播而感染,或在经产道分娩出时被感染,也可在出生后与母亲亲密接触而传染。当污染物进入新生儿口鼻侵犯口腔黏膜,即可能引发感染。
-
自身传播: 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 HPV 经手向口腔传播,也可引起口腔尖锐湿疣[1,5]。
口腔尖锐湿疣与哪些因素有关?
-
机体免疫力: 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罹患癌症、白血病等疾病,可造成人体免疫力低下,此时若受到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6、11 的侵犯,更易被感染。
-
性行为习惯: 例如有多个性伴侣、存在口腔性行为等,都会增加 HPV 侵犯口腔的风险,进而增加口腔尖锐湿疣的发生率[6]。
口腔尖锐湿疣多见于哪些人群?
-
中青年男性: 本病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因患病而就诊的高峰年龄在 21~30 岁[7]。
-
有不良性行为习惯者: 如有多个性伴侣、存在口腔性行为等的人群,一旦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6、11 侵入口腔,即可能诱发口腔尖锐湿疣。
-
免疫力低下者: 如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以及癌症、白血病患者等,当受到 HPV 的侵犯时,易无法抵御病毒的侵袭,进而诱发口腔尖锐湿疣。
-
诊断
口腔尖锐湿疣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大多数情况下,熟悉口腔尖锐湿疣临床表现的医生可在光线充足下,凭肉眼根据症状和体征直接临床诊断。如果皮损并不典型,肉眼难以判断,可进行辅助检查或实验室检查。
-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醋酸白试验、皮肤镜检查,这些辅助器械可以放大疣状物,方便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醋酸白试验: 医生使用低浓度的醋酸涂在皮疹上,等 3~5 分钟后观察是否出现变白。当患者症状不典型时,使用此种方法可以有效与其他皮肤疾病进行鉴别[6]。但是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疼痛,需要患者高度配合。
-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组织病理活检、核酸扩增试验[6],活检一般是削刮可疑疣体或在较大的可疑疣体上取样来进行活检,组织病理学可用于明确诊断。
-
治疗
口腔尖锐湿疣患者去医院一般挂什么科?
若口腔周围(如唇部、上腭、舌体)出现皮疹,一般建议至口腔科就诊。
口腔尖锐湿疣如何治疗?
口腔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
物理治疗: 通过激光、电灼、冷冻、微波等方式,去除疣体、促进皮肤、黏膜修复[7]。
-
激光治疗:如 CO2 激光,利用光束的热度集中烧灼疣体,适用于大多数的尖锐湿疣。激光治疗的优势是疣体清除率高(接近 100 %),且不出血。但部分患者可能有疼痛或色素沉着。
-
电灼治疗:医生利用高频电刀的电流所产生的热量将疣体切除。但该疗法需要医生操作时掌握好深度,否则可能遗留瘢痕。
-
液氮冷冻治疗:通过液态氮冷冻病变组织,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低温坏死。该疗法价格便宜,但患者痛感明显、且复发率高。
-
微波治疗:微波可使疣体组织凝固、脱落,可以迅速清除疣体,且止血效果好。但复发率高。
-
-
药物治疗: 可以口服干扰素进行辅助治疗。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患者免疫力,降低复发风险[2]。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妊娠期妇女慎用[6]。
-
手术治疗: 直接通过手术将疣体切除。适用于体积较大、经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均无法完全消除的口腔尖锐湿疣[6]。
口腔尖锐湿疣可以治愈吗?
可以治愈[6]。
口腔尖锐湿疣会复发吗?
会。引起口腔尖锐湿疣复发的因素有:
-
原发病灶清除不彻底,如激光烧灼疣体过浅[6];
-
感染继续蔓延;
-
存在低危型 HPV-6、11 潜伏感染;
-
免疫状态低下患者易复发。
-
生活
口腔尖锐湿疣患者生活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
患者应多加休息,不要熬夜,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体育项目适当锻炼(如:慢跑、乒乓球等),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降低复发风险。
-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生活用品,并对所用的个人用品定期消毒,如每日用消毒柜将碗筷高温消毒。
-
如实告知性伴侣自己的病情,并劝导性伴侣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
-
皮损消失前应避免性行为,若无法避免则应使用安全套,以降低性伴侣感染风险。
-
改变不良的性行为:如有多个性伴侣、进行口腔性行为(如口交)等。
口腔尖锐湿疣患者需要复诊吗?
由于口腔尖锐湿疣多于治疗后的 3 个月内复发,因此患者在治疗的最初 3 个月内,通常需要每 2 周复诊 1 次。3 个月后,复诊频率可能适当降低,直至末次治疗后的 6~9 个月[6]。
具体复诊频率应遵循医生的要求。
-
预防
口腔尖锐湿疣怎么预防?
可以预防。
-
杜绝不健康的性行为:
口腔性行为(如口交)是口腔尖锐湿疣的重要危险因素,避免口腔性行为对预防口腔尖锐湿疣非常重要。此外,要尽量杜绝如「有多个性伴侣」、「不使用安全套」等不良性行为。
-
增强机体免疫力:
机体免疫力是我们抵御病毒侵袭的屏障,一旦免疫力下降,病毒的侵害将引发一系列症状或疾病。因此我们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增强免疫力。
例如:规律作息、不熬夜、早睡早起;健康饮食、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保持食物的多样化;选择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体育项目(如慢跑、乒乓球等)积极锻炼;有基础疾病(如癌症、白血病等)所致的免疫力低下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量增强机体免疫力。
-
疫苗接种:
口腔尖锐湿疣主要是因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低危型 HPV-6、11 引起的,因此接种 HPV 疫苗可有效预防口腔尖锐湿疣。在我国,HPV 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为女性,尽管如此,针对女性接种 HPV 疫苗对男性也有交叉保护和群体效应。
目前国内批准应用的 HPV 疫苗有 3 种: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其中,四价或九价 HPV 疫苗可预防 90%~95% 的尖锐湿疣,但均不能用于治疗已发生的 HPV 感染和已存在的尖锐湿疣,即疫苗需在患上尖锐湿疣前接种才有效[6]。
HPV 疫苗推荐接种年龄为 11~12 岁,最早可低至 9 岁,13~26 岁未接种过或未完成疫苗系列接种者可补接种。之前未接种过 HPV 疫苗的免疫功能不全者(包括 HIV 感染者,即艾滋病患者)推荐在 26 岁前接种疫苗。不推荐孕妇接种疫苗[6]。
-
夫妻双方如一方确诊尖锐湿疣,在治愈前首先应避免性生活,以防感染配偶。同时另一方也应积极进行检查。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杨莹, 陈晓红, 杨英, 等. 儿童多发性口腔尖锐湿疣[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 49(5): 286-289.
[2] 何园, 林梅, 赵曼, 等. 尖锐湿疣的口腔表征及治疗措施[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 18(4): 316-317.
[3] 张静,周刚.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57(5):547-552.
[4] 宋元梓, 张春华, 康凌, 等.女性尖锐湿疣 HPV 感染亚型分布及 Th1/Th2 细胞免疫失衡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 30(21): 3341-3345.
[5]袁娜, 伦文辉. 尖锐湿疣的非性途径接触传播研究进展[J]. 皮肤科学通报, 2021, 38(5): 401-407.
[6]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性病委员会. 中国尖锐湿疣临床诊疗指南(2021 完整版)[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 35(4): 359-374.
[7]陈晨, 朱琴芳, 徐红星.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在尖锐湿疣患者及疑似患者中流行情况研究[J]. 皮肤病与性病, 2022, 44(2): 107-111.-
- 就诊
· 通常仅有轻微异物感,常于照镜时发现。
· 使用安全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