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增生性瘢痕的定义是什么?
增生性疤痕是创伤累及皮肤深层,愈合后真皮层内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紊乱,TGF-β,VEGF 等多种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及胶原纤维异常沉积所致。
表现为伤口处愈合后,局部出现外形不规则的比较硬的隆起,伴毛细血管扩张,自觉症状多表现为患处瘙痒、疼痛等不适。
增生性瘢痕应该看什么科?
英文名称:Hypertrophic scar,HS.
别名:肥厚性疤痕、增殖性疤痕,增生性疤痕,增殖性瘢痕,增生型瘢痕,增生型疤痕,肥厚型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
就诊科室:皮肤科、整形外科。
增生性瘢痕是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增生性疤痕常见于外科手术、烫伤、烧伤、感染后,其形成与患者年龄、体质、损伤部位、皮肤张力、是否伴发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增生性瘢痕常见于哪些人群?
-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因组织生长旺盛,创伤后机体免疫反应强烈,易发生疤痕增生;
- 瘢痕体质人群;
- 经常接触某些异物如灰尘、滑石粉、棉花纤维、线结等的人群;
- 有外伤、手术、烧伤或其他创伤史的人群。
增生性瘢痕的主要表现包括哪些?
临床表现主要为疤痕隆起突出于病变部位,基本局限于皮肤原有创伤或损伤的局域内,局部增厚变硬,形状不规则,疤痕表面毛细血管充血明显,色泽深红或紫红,早期疤痕常有痒痛或异物感,某些食物或情绪刺激后瘙痒和灼痛感加重,随时间疤痕退化,痛痒症状逐渐减轻、消失。
增生性瘢痕是如何诊断的?
根据病史及结合上述临床表现可作出临床诊断,增生性疤痕有明确的发病诱因,无特定的发病部位,与皮肤烧伤、创伤有关。
可辅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科相关检查等。
增生性瘢痕是如何治疗的?
目前,临床治疗增生性疤痕的方式较多,常用有手术、物理压迫、局部注射药物、激光治疗、放射治疗等。许多研究将几种方案联合使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增生性瘢痕的预后怎么样?
增生性疤痕可有疼痛和瘙痒症状,容易抓破导致感染,并且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影响社交活动。
严重或位置不良(如关节处)的疤痕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活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
经过正规治疗和伤后时间的延长,疤痕一般可逐渐萎缩、消退。
增生性瘢痕如何进行预防?
- 瘢痕体质人群应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痤疮,不要强行挤压,减少皮肤感染。
- 避免过敏性和过紧衣物对病变的刺激。
- 平时尽量减少对患处的机械、化学、热力刺激。
- 避免不必要的创伤或手术。
- 术者应注意手术切口设计,减少疤痕形成的因素。
- 术后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忌烟酒、过敏食物。
- 术后保持创面湿润、避免对创面的牵张力和避免日晒,有助于预防瘢痕形成或减小瘢痕。
参考资料· 张学军,涂平. 皮肤性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23-425.
· Demir CY, Ersoz ME, Erten R, et al. Comparison of Enalapril, Candesartan and Intralesional Triamcinolone in Reducing HypertrophicScar Development: An Experimental Study[J]. Aesthetic Plast Surg, 2018,42(2):352-361.
· 席文文,杨锋,肖霞, 等. CO2 点阵激光双模式联合曲安奈德治疗 417 例增生性疤痕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疗美容,2020,10(6): 88-91.
· Beth G Goldstein, Adam O Goldstein. 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keloids-and-hypertrophic-scars. (Accessed on Apr 28, 2020).- 就诊
增生性瘢痕
就诊科室:美容整形科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1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4日
· 预后较好,建议及时就医。
· 日常减少对患处的摩擦、化学、热刺激。
· 一般手术、物理、激光等联合治疗。
· 日常减少对患处的摩擦、化学、热刺激。
· 一般手术、物理、激光等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