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原发性高血压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原发性高血压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田龙海

    田龙海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 可致心脏病、中风、肾病、失明等不良后果。
    · 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药物治疗。
    · 要低盐饮食、长期服药、定期复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高血压是什么?

    高血压,顾名思义就是血压高于正常人群水平。在未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只要 3 次(非同日)诊室测量,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就是高血压,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1,2]。

    原发性高血压是什么?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高血压中最常见的类型,与继发性高血压不同的是,其具体病因不明,大部分血压升高的患者都是原发性高血压,一般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压[1,2]。

    原发性高血压常见吗?

    本病常见。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提高,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南方低[1,2]。

  • 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有什么表现?

    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感觉,是用血压计量血压时才偶然发现的。

    有些患者会有头晕、头痛、颈部不适、胸闷、心悸的感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视物模糊、鼻出血等较为严重的症状[1,2]。

    原发性高血压会造成什么后果?

    原发性高血压若控制不当,可能会损害人体的多个器官:

    • 心脏损害: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心肌缺血(特别是在氧耗量增加时,如剧烈运动),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脑损害: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如未得到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 肾损害:包括蛋白尿和慢性肾脏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而恶性高血压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肾衰竭,甚至死亡。
    • 眼损害:主要指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可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2]。

    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虽然很严重,但只要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把血压平稳控制在正常范围,就会大大降低上述并发症的风险。

  • 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弹性和通畅度下降有关,好像生锈或老化的水管,失去正常的弹性,不能随着血液的冲击而舒张。虽然原发性高血压的根本原因不明,但有些因素可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医生称之为「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

    • 年龄:大于 55 岁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更容易得原发性高血压。
    • 遗传:父母患有高血压病,自己得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就会高于常人。
    •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久坐不运动、超重肥胖等。
    • 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重油饮食,低钾膳食,吃肉多、吃菜少,过量饮酒等。
    • 不良情绪:长期心理压力大,或者被不良情绪困扰,比如焦虑、紧张、抑郁等,都容易引起原发性高血压。
    • 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1,2]。

    原发性高血压会遗传吗?

    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有原发性高血压,自己得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会比一般人要高,但并不是绝对会得原发性高血压。如能注意规避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可以降低得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2]。

  • 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如何诊断?

    在成年人当中,在未使用药物的情况下,通过非同日三次诊室测量血压,如果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即可确诊为高血压[1-3]。

    大部分情况下,高血压都是原发性高血压。排除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在就医时都较为焦虑,导致诊室血压可能显著高于日常静息状态下的血压)。

    当患者的一些症状、表现让医生怀疑其是继发性高血压时,医生还会建议患者做一些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才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要做哪些检查?

    • 血液检测(验血):监测肾功、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确定是否伴有原发性疾病。
    • 尿液检测(验尿):评估肾脏功能,判断病情程度。
    • 心电图检查(ECG):评估是否存在心脏损伤或并发症。
    • 心脏超声检查:了解血压是否对心脏产生结构上的影响。
    • 动态血压检测:监测 24 小时的血压变化,排除其他影响因素,明确病情。
    • 眼底检查:了解高血压是否影响了眼底血管的病变,从而可以评估血压对全身动脉血管产生的影响。
    • 医生还会询问以下情况: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相关病史;吸烟史(是否吸烟);饮酒史(每日饮酒量);家族史(家族成员是否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1,2]。

    以上检查和问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的其它危险因素,比如高血脂,医生会参考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采取治疗措施。

    如何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是否危险?

    首先要看高血压的分级,分级越高,高血压越危险。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升高的程度,分为 3 个等级:

    • 轻度(高血压 1 级):收缩压 140~159 mmHg 和(或)舒张压 90~99 mmHg;
    • 中度(高血压 2 级):收缩压 160~179 mmHg 和(或)舒张压 100~110 mmHg;
    • 重度(高血压 3 级):收缩压超过 180 mmHg 和(或)舒张压超过 110 mmHg[1]。

    如果收缩压和舒张压位于不同的等级内,要以较高的等级为标准。

    其次,还要看是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问题越多,高血压越危险:

    • 危险因素:年龄 > 55 岁(男)或者 > 65 岁(女)、吸烟、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缺少体力活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 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异常、视网膜病变等;
    • 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周围血管疾病、肾脏病、糖尿病等[2]。

    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断高血压的时候,并不是只测量血压,同时还要检查有没有危险因素、器官损害、疾病等。再结合患者的血压值综合判断危险程度。

    一般来说,只要出现器官损害或者高血压相关的疾病,就是高危,表示这个患者发生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很大,需要积极降压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需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继发性高血压:两者症状相似,但病因不同。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医生通过问诊以及检查后,一般可找到引起高血压的病因,随着疾病的治疗,高血压的症状也会得到缓解或消失[2]。

  •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必须要接受治疗吗?

    原发性高血压必须接受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有些人认为无需治疗。然而,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常常是突发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风等致残或致命性疾病,因此,原发性高血压又称「沉默杀手」。

    治疗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是只有吃药才叫治疗。对于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通过严格的生活方式改善,比如低盐低脂饮食、减肥和加强锻炼,就可取得一定程度的降压效果;生活方式充分改善后血压仍然不能达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才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标。

    原发性高血压看什么科?

    心血管内科。

    原发性高血压刚发现,需要吃药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1 年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建议:

    • 对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且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 的患者推荐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强烈推荐,中-高证据等级);
    • 对合并心血管疾病且收缩压介于 130 ~ 139 mmHg 之间的患者推荐启动药物降压治疗(强烈推荐,中-高证据等级);
    • 对于不合并心血管疾病,但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且收缩压介于 130 ~ 139 mmHg 的患者也建议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强烈推荐,中-高证据等级);
    • 补充说明:确诊高血压后启动药物降压的时机不得超过 4 周,如果患者收缩压 ≥ 160 mmHg和(或)舒张压 ≥ 100 mmHg 或者合并靶器官损害证据,则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4]。

    原发性高血压应该怎么治疗?

    • 改善生活方式。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应该尝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详见「生活」模块中的相关问题。
    • 及时采取药物治疗。以下情况应及时采取药物治疗:
    • 血压高于 160/100 mmHg(2 级以上)或者合并靶器官损害的患者;
    • 通过1个月充分改善生活方式,血压控制仍不达标的患者。
    • 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降压目标。不同人群的血压控制目标不同:一般将血压目标至少定为小于 140/90 mmHg。但具体的血压值应根据患者情况,和自己的医师探讨制定[1,2]。
    • 多因素全方位治疗。血压升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它和性别、年龄、吸烟、血脂、血糖、生活方式等因素均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因此,治疗过程中也要全方位考虑各种因素,协同治疗,比如降糖、降脂等。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患者可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

    • 利尿剂:常用药物有氢氯噻嗪。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高血压患者。也可联合其他降压药使用,可增强疗效。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钾血症、乏力、尿量增多等不良反应。
    • β 受体拮抗剂:常见药物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尤其适用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病人。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若患有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禁用。
    • 钙通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缓释片、左旋氨氯地平等。适用于老年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等人群。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心动过速、腹泻等不良反应。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片、培哚普利片等。适用于肥胖、心脏和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病人。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咳嗽、胃肠道反应、高钾血症、肌酐升高。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常见药物有氯沙坦、厄贝沙坦片等。适用于肥胖、心脏和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病人,不良反应较少[1]。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到多少比较合适?

    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 140/90 mmHg 以下;
    •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 150 mmHg 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 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由医生制定降压目标,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 130/80 mmHg 以下[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不下来该怎么办?

    首先要明白一点,吃药 3、4 天,血压没有明显下降,是正常现象,不叫「降压效果不好」。

    降血压并不是越快越好,医生在开始治疗时,一般会期待血压在数周到数月内降至正常范围。

    所以,不要觉得用几天药血压没有明显改善就是药物不合适,就要换药,这样反而不利于血压控制。如果规律用药一个月以上,血压控制的还不满意,可到正规医疗机构,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方案。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低压)降不下来怎么办?

    不少患者单纯低压升高,也有的患者高压经药物治疗控制到正常,但是低压控制不下来。这些患者多为中青年,是白领常见的高血压类型。

    • 舒张压升高与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交感神经兴奋有关。简单来说,胖子,尤其是年轻的胖子,更容易患舒张期高血压。对于这些患者来讲,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包括:
    • 减轻体重:体重每减轻 5.1 公斤,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 4.4 mmHg 和 3.6 mmHg。
    • 低盐饮食: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钠盐摄入不超过 6 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不超过 5 克,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天不超过 3.75 克。
    • 适量补钾(有肾病者应咨询医生):钾能对抗钠的不良作用,多吃含钾丰富的新鲜绿色叶菜、水果和豆制品等。食物经过加工后,其中的钾会流失一部分,最好吃新鲜的果蔬。
    • 戒酒:饮酒越多,血压越高。过量饮酒不仅升高血压水平,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也随之升高。长期大量酗酒者应逐渐减量,突然戒酒有发生严重高血压的风险。
    • 多运动:每天坚持有氧耐力运动。

    此外,也可以通过选用某些药物,降低舒张压。一般首选扩张外周血管的长效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心率较快的患者也可以联合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如倍他乐克缓释片、比索洛尔等,减慢心率、降低舒张压效果可能会更明显。

    原发性高血压能治好吗?

    原发性高血压不能根治,绝大部分病人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血压[1,2]。

    有些轻度的、早期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能通过减肥、改善饮食、增加运动等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但此后也要一直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维持正常的血压。

    对于需要服药控制血压的患者,一定不要看到血压下降了就自行停药,否则会出现血压反弹式回升或者更危险的情况。

    虽然原发性高血压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坚持服药,有效控制血压,可以把发生各种不良后果的风险降到最低,过上和常人无异的生活。

    image

  • 生活

    原发性高血压每天应该在什么时候测量血压?

    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

    • 清晨:通常在最好在早上起床后1小时以内,服用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
    • 晚上:通常在晚上睡觉前1小时以内。

    对于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 1~2 天血压以动态跟踪血压波动变化;

    测量血压时需要注意的是:

    • 应注意保持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 怀疑有夜间高血压时,可以在半夜甚至凌晨等时间点测量血压。但一般不这样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这个检查来替代。

    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选哪种?

    在准确性上,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且对一般患者来说,水银血压计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电子血压计使用更方便。选择血压计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 选择通过欧美认证的、标有 ESH、AAMI 或 BHS 字样的血压计。
    • 肥胖或者特别瘦的人,买血压计时应根据自己的手臂粗细进行选择,否则瘦人用普通血压计测量血压值可能会偏低,而胖人用普通血压计测量血压值可能会偏高。
    • 血压计一般一年需要校准一次,购买的时候注意询问厂家是不是提供校准服务。

    原发性高血压如何用电子血压计量血压?

    1. 测量血压前半小时不吸烟、饮酒或者喝咖啡,可以先去趟厕所,排空膀胱。
    2. 至少静坐休息 5 分钟,再开始测血压。
    3. 测量时要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最好坐着,双脚平放,把要测量的那个手臂放到桌上。
    4. 用手摸肘部,在肘窝偏内侧一点可以感觉到一根跳动的血管,就是肱动脉;然后将袖带充气囊的中心位置放到肱动脉上,袖带的高度要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 最好裸臂测量,袖带不要绑得过紧或过松,绑好后,松紧程度以袖带和胳膊之间可以插进一到两根手指头最合适。
    5. 之后,再按下血压计的「开始」按钮测量,一般的电子血压计会显示收缩压(高的那个数)、舒张压(低的那个数),还会显示脉搏,判断心跳的快慢。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 低盐饮食:即控制食盐的摄入。口味过重,吃的太咸,会使血压升高。每天每人吃盐总量不要超过 6 g,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的量,推荐做菜时使用限盐勺。 除了烹饪时少放盐,还要注意少放酱油、蚝油等含盐量高的调味品。少吃腌菜、腌制肉食等含盐量较高的食物[3]。
    • 低脂饮食:少吃肥肉、鸡皮鸭皮、油炸食品、猪油、奶油等,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做菜,用蒸、煮、凉拌,代替煎、炸、红烧。
    • 适量维生素: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 多吃粗粮:比如粳米、燕麦、藜麦等。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能吃鸡蛋吗?

    可以。

    以往认为,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可能会升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很多人因此不敢吃鸡蛋。

    但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因素非常复杂,并不是「吃得多,血胆固醇水平就高」这种简单的关系。饮食中的胆固醇多少,并不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高血压患者,鸡蛋并没有严格的摄入限制量。但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其他情况来决定鸡蛋的摄入量,比如是否合并高血脂、是否合并肾脏疾病等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 注意控制情绪:经常生气、烦躁、发怒不利于血压控制,保持心情舒畅、冷静、乐观才能控制血压。
    • 坚持运动:增加运动量,避免久坐。如果有超重、肥胖,注意减肥。
    • 戒烟:吸烟对血管的损伤非常严重,再加上高血压对血管的损伤,会大大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不仅要戒烟,还要避免吸二手烟。
    • 戒酒:饮酒对身体无益,不管是哪种酒。而对于高血压病人,酒精中的缩血管物质会使血管变窄或者闭塞,因而加重高血压。
    • 加强监测:每日定时进行血压测量,用药患者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 避免刺激因素: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以免加重病情;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怎么运动?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当坚持锻炼,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可尝试中等强度运动,每周 3~5 次,每次持续 30 分钟左右[3]。

    运动的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选择,步行、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均可。

    有兴趣骑行、打高尔夫、划船、做家务的话,也应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主要是长期坚持下去。

    这里给大家一个判断运动强度是否相对合适的方法:在锻炼的时候,如果发现与别人正常交谈会喘不上气,就说明强度有点大,要适当休息。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可以继续工作吗?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没有发生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之前,一般能继续维持原任工作。如果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发生头晕、头疼、眼花等,最好暂时休息一会儿。

    对于那些从事高空作业、飞行员、司机等工作的患者,最好及时休息治疗,待血压控制比较平稳后再考虑是否恢复工作。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可以蒸桑拿吗?

    只要不过度,蒸桑拿和泡热水澡对于高血压病人没有任何坏处。

    但是如果高血压病人在蒸桑拿的时候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要及时停止,并且补充水分。

    桑拿房的热气可以促使外周血管扩张,并且影响血压。在快走时也会出现同样的变化,如果血压还不稳定,或者有其他情况医生不推荐进行运动的病人,不推荐蒸桑拿。

    高血压患者在蒸桑拿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在冷水、热水之间来回泡,冷热变化可能会刺激影响血管收缩舒张的神经,使血压升高,严重的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危及生命。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想生小孩,该如何备孕?

    高血压病人备孕前首先要了解,高血压会导致很多妊娠风险,如子痫前期、心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衰竭、胎盘早剥、流产、早产、死胎等。要先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其次,要确保高血压未造成靶脏器损伤(心、肝、肺、肾、脑)。可以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有无靶器官损伤。

    第三,女性应更加重视改善生活方式的综合措施,在医生的指导下,改用适合于孕期的降压药,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把血压稳定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5]。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出现哪些问题需要去医院呢?

    经自行监测发现非同日三次以上血压异常(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患了高血压并建议是否需要使用降压药物。
    在规律使用降压药物期间发现以下几种情况也需要立即就医:

    • 血压异常升高。当收缩压高于180mmHg 或者舒张压高于 120 mmHg时,很容易发生高血压急症,也叫高血压危象。听名字也知道,这是非常紧急的一种情况。 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发生心、脑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危及生命。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带上降压药,去医院急诊就诊[1]。
    • 虽然使用药物治疗,但仍然出现剧烈头痛、视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说明高血压可能造成了器官损害,需要立即就医。
    • 降压药出现明显的副作用。降压药都有副作用,但不是所有吃药的人都会出现。如果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比如出现头昏、便秘、持续干咳等,最好再去医院就诊,让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使用降压药期间血压控制不佳,也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由医生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

  • 预防

    原发性高血压如何预防?

    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比较难预防,只能尽量通过避免高危因素来降低高血压病发生的风险。

    • 控制体重,肥胖人群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减肥(如运动、合理饮食等)。
    • 低盐饮食(详见「生活」模块),而且从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注意,1 岁以内的婴儿不需要吃盐。
    • 戒烟限酒,最好能戒酒。
    • 坚持锻炼。
    • 如果有糖尿病、高血脂,要努力控制好血糖、血脂。
    • 调节好情绪,避免急躁、焦虑、暴怒。
    • 定期进行血压测量。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张欣雨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M]. 第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4]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路径编写委员会.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路径专家共识[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2,20(01): 1-24.
    [5]徐丛剑, 华克勤. 实用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