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Barrett 食管是什么病?
Barrett 食管(巴雷特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有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
Barrett 食管是慢性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后果,若治疗不理想,容易发展为食管腺癌。治疗可选择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同时,改变生活习惯也是防治此病的重要手段。
Barrett 食管多见于哪些人群?
Barrett 食管的危险因素包括:
- 年龄 > 50 岁;
- 男性;
- 有 Barrett 食管家族史;
- 长期胃食管反流症状(> 5 年);
- 重度吸烟史;
- 肥胖(BMI > 25 kg/m2 或腹型肥胖)。
具备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较一般人群易得本病。据估计,Barrett 食管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有很大差异,从 0.4%~20% 以上不等。
Barrett 食管有哪几种类型?
内镜下分型:
-
按化生的柱状上皮长度分为长段 BE (化生的柱状上皮累及食管全周且长度 ≥ 3 cm)和短段 BE (化生的柱状上皮未累及食管全周或虽累及全周但长度 < 3 cm);
-
按内镜下形态分为全周型、舌型和岛状。
根据被覆黏膜不同有 3 种组织学类型:
-
食管下段胃底腺黏膜化生:与胃底腺黏膜上皮相似,可见主细胞和壁细胞;
-
食管下段贲门腺黏膜化生:与贲门腺黏膜上皮相似,有胃小凹和黏液腺,无主细胞和壁细胞;
-
食管下段肠黏膜上皮化生:与肠型黏膜上皮相似,表面有微绒毛和隐窝,杯状细胞是特征性细胞。
伴异型增生:分为轻度和重度。
-
轻度异型增生:结构正常,细胞核增大浓染。但胞核不超过细胞大小的 1/2,可见有丝分裂象。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的黏蛋白减少,并可见萎缩的杯状细胞;
-
重度异型增生:结构发生改变,可有分支出芽.呈绒毛状伸向黏膜表面。细胞核浓染并超过细胞大小的 1/2。可不规则分层,有丝分裂多见。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通常缺失,黏液产生缺失或减少,这种异常可延伸至黏膜表面。
症状
Barrett 食管有哪些常见表现?
主要表现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等,部分患者可没有上述症状。
Barrett 食管可能会引起哪些疾病?
Barrett 食管可能引发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狭窄、溃疡、穿孔、出血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病因
Barrett 食管有哪些常见病因?
Barrett 食管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存在着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学说:
-
先天性学说:先天性学说认为 Barrett 食管是由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柱状上皮没有被鳞状上皮完全替代所致,因此食管下段遗留下胚胎时期的柱状上皮。一些临床观察也支持先天性学说。
-
获得性学说:有研究认为 Barrett 食管是一种获得性疾病,它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密切关系。食管下段长期暴露于酸性溶液、胃酶和胆汁中,造成食管黏膜的炎症和破坏,导致耐酸的柱状上皮替代鳞状上皮。
Barrett 食管会传染吗?
不会。
Barrett 食管会遗传吗?
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
诊断
Barrett 食管怎么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
当内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有柱状上皮化生表现时称为「内镜下可疑 BE」,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有柱状细胞存在时即可诊断为 BE,发现有肠上皮化生存在时更支持 BE 的诊断。
Barrett 食管的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
血常规、凝血系列、乙肝五项、肝肾功、心电图、X 线等,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完善内镜前检查。
-
电子胃镜+食管黏膜活检:明确食管有无病变及病变性质。
Barrett 食管患者做电子胃镜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
电子胃镜检查需要空腹,可以选择无痛的,即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胃镜操作,被检查者处于睡眠中,操作过程中没有任何不适感觉。
也可以选择清醒状态下进行,此时会有恶心等不适,注意配合特殊的呼吸方法(鼻子吸气嘴呼气),尽量保持身体不动。胃镜检查后尽快送检活检组织,并根据操作医师的建议决定饮食时间。
Barrett 食管诊断需做电子胃镜,但检查很痛,一定要做吗?
电子胃镜可以完整地观察整个食管的结构,并可取可疑部位的组织送检,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检查,怀疑上消化道病变时必须进行电子胃镜检查。
-
治疗
Barrett 食管要去看哪个科?
消化内科、胸外科。
Barrett 食管能自己好吗?
不能。
Barrett 食管怎么治疗?
治疗原则是控制胃食管反流,消除症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包括异型增生和癌变):
-
药物治疗:
-
抑酸剂是治疗反流症状的主要药物,质子泵抑制剂优于 H2 受体拮抗剂,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质子泵抑制剂能逆转柱状上皮化生或预防腺癌的发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按照胃食管反流病常规剂量、足疗程应用。
-
此外,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镇痛药、平滑肌瞬时松弛抑制剂等对控制症状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亦有一定疗效。
-
-
内镜治疗:
-
适用于伴有重度异型增生和癌变局限于黏膜层的 BE 患者。目前常采用的内镜治疗方法有氩等离子凝固术、高频电治疗、激光治疗、射频消融、光动力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冷冻消融等。
-
对不伴异型增生的 BE,因其癌变可能小,不提倡内镜治疗。
-
伴有轻度异型增生的 BE 癌变可能亦较小,可先行内镜随访,若进展为重度异型增生,应行内镜治疗。
-
-
手术治疗:
-
对已证实有癌变的 BE 患者,原则上应手术治疗。
-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伴有重度异型增生的 BE 和限于黏膜层的早期癌患者,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本人意见及医师的经验。
-
-
抗反流手术:包括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抗反流手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BE 患者的反流症状,但不影响其自然病程,远期疗效有待证实。
Barrett 食管需要住院吗?
可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内镜下操作的不同选择门诊或住院治疗。
-
生活
Barrett 食管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
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反酸烧心的最好办法,尽量少吃高脂肪餐、巧克力、咖啡、糖果、红薯、土豆、芋头;
-
严格戒烟和停止饮酒;
-
少吃多餐,餐后不宜马上躺下,睡前 2~3 小时最好不要进食;
-
如果晚上容易反酸,最好在睡眠时把床头抬高 10~20 厘米;
-
另外,心理因素也十分重要,像焦虑、抑郁都会让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在紧张的时候,缓解压力也同样重要。
Barrett 食管需要复查吗?怎么复查?
鉴于 BE 有发展为食管腺癌的危险性,因此应对 BE 患者定期随访,目的是早期发现异型增生和早期癌。内镜检查的间隔时间应根据异型增生的程度而定:
-
对不伴异型增生者应每 2 年复查 1 次,如果 2 次复查后未检出异型增生和早期癌,可将复查间隔放宽为 3 年。
-
对伴轻度异型增生者,第 1 年应每 6 个月内镜复查 1 次,若异型增生无进展,可每年复查 1 次。
-
对重度异型增生的 BE,有两个选择:
-
建议内镜或手术治疗;
-
密切监测随访,每 3 个月复查内镜 1 次,直至检出黏膜内癌。
-
预防
Barrett 食管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可以。
-
戒烟、控制体重、注意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
亲属患有本病的人群建议行胃镜检查;
-
有反酸、烧心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Barrett 食管怎么防止复发?
遵医嘱进行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
Barrett 食管患者怎么防止出现其他疾病?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自身依从性。
参考资料· 房殿春, 林三仁, 于中麟, 等. Barrett 食管诊治共识 (修订版 2011 年 6 月重庆)[J]. 胃肠病学, 2011, 16(8): 485-486.
· 朱宝宇, 宋德锋, 施春雨, 等.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 19(2): 344-346.
· 曹唐, 陈道荣. Barrett 食管的内镜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 2014, 20(18): 3376-3378.-
- 就诊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2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 多需内镜检查及食管黏膜活检。
· 戒烟戒酒,少吃多餐,餐后不宜马上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