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猩红热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猩红热
    就诊科室:感染科 传染科
    词条作者
    桑军军

    桑军军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龙振昼

    龙振昼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7月23日

    · 建议就医,需住院治疗
    · 药物首选青霉素,疗程 2 周左右
    · 有传染性,需要隔离至少 7 天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猩红热是什么?

    猩红热是由 A 组 β 溶血链球菌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民间称为「烂喉痧」,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皮疹及皮疹褪去后脱屑。

    猩红热的名字是由于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而得名的。

    由于抗生素的发明,猩红热的治疗变得非常简单,早期治疗及相应的对症治疗可以完全治愈猩红热。

    由于有传染性,患者需要住院或者呆在自己的房间里隔离,隔离时间自治疗之日起不少于 7 天。

    猩红热跟链球菌性扁桃体咽炎是什么关系?

    猩红热其实可以视作链球菌性扁桃体咽炎的并发症。是扁桃体咽部发生了化脓性链球菌感染之后,机体受到细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通常为 A、B、C 三型)刺激,发生的迟发型皮肤反应。

    没有链球菌性扁桃体咽炎,就不会有猩红热出现。

    猩红热应该看什么科?

    发热时,如果怀疑猩红热,可以到发热门诊就诊。由于属于传染病,也可直接到医院的感染科或传染科就诊。

  • 症状

    猩红热有什么表现?

    猩红热潜伏期为 1~7 天,平均 2~3 天,在潜伏期没有明显异常表现。

    潜伏期过后,猩红热典型的表现有:

    • 发热:多为持续性发热,体温可达 40 ℃,可伴有畏冷、头痛、咽喉痛等表现。
    • 皮疹:发热 12~48 小时左右,从耳后、颈部、上胸部及腋下开始出现皮疹,4~6 小时左右发遍全身。
      • 皮疹的特征为红斑上细小的丘疹,用手按压会褪去红色,摸上去像是砂纸的感觉。
      • 可出现「口周苍白圈」「草莓舌」「杨梅舌」等表现。
      • 发病 1 周后,开始出现皮肤脱屑,可能持续几周左右才完全消退。

    猩红热分几种类型?

    一般把猩红热分为四型: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

    • 普通型: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咽痛、吞咽痛)、皮疹、草莓舌。
    • 脓毒型:主要为咽峡炎中的化脓性炎症,进而形成溃疡,导致周围组织感染,导致中耳炎、鼻窦炎等。
    • 中毒型: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神志不清,甚至休克。
    • 外科型:主要就是透过伤口或产道导致的感染,一般症状较轻。

    什么是草莓舌和杨梅舌?

    常见于猩红热或者长期发热的病人,初期表现为白色舌苔,舌乳头(舌头背面及两侧乳头状的突起)增大变红,晚期舌苔消失舌乳头增大,似草莓状。2~3 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凸起,称杨梅舌。

    猩红热从传染到发病需要多长时间?

    猩红热的潜伏期为 1~7 天,一般为感染后 2~3 天发病。

    猩红热从发病到痊愈需要多久?

    猩红热的整个病程可能持续 1~2 个月,要根据发病类型及严重程度而定。

    猩红热会引起其它疾病吗?

    猩红热会有很多并发症,如咽部炎症扩散可导致中耳炎,鼻窦炎,颈部淋巴结炎甚至脑膜炎;还有很能出现肾脏损害,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有的患者可出现心内膜炎或心肌炎。

    猩红热治好后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猩红热本身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猩红热发生期间,还可能会出现心脏、肾脏或者关节的炎症反应,如果未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病变,导致心肌炎,肾炎或关节炎等。

    另外如果炎症局部扩散化脓,可造成局部不可逆损伤,如中耳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等。

  • 病因

    猩红热的患病原因是什么?

    猩红热是由 A 组 β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传染源为猩红热患者或者携带这种菌的人(此人可能并未表现出猩红热的症状)。

    传播方式为:多数经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皮肤创伤处或产妇产道感染,引起「外科型猩红热」和「产妇型猩红热」。

    猩红热在儿童身上更容易患病吗?

    是的,猩红热的主要发病年龄是在 1~10 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人群可能会因为隐性感染而产生抗体。

    猩红热在什么季节更容易患病?

    猩红热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及春季多见,夏季和秋季少。

    猩红热会不会传染?

    有可能被传染,人群对猩红热普遍易感,且猩红热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有密切接触的时候容易被传染。

    即使以前得过猩红热,但是如果是不同型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仍然有感染的可能。所以,要尽量减少与患者接触。

    猩红热得过一次后还会得第二次吗?

    有可能。

    一般得了一次猩红热后,人体会产生抗体,可抵抗同型菌的侵犯,下次如果同一型细菌感染时,人体内的抗体会迅速把它杀死,不会导致猩红热。但是,不同型的细菌感染时,还是有可能导致猩红热的。

  • 诊断

    猩红热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

    我们主要还是根据症状特点(链球菌性扁桃体咽炎之后的弥漫性红斑疹)来诊断猩红热,确认诊断可以依靠咽拭子检查。有些时候可能需要做血常规和尿常规做排除诊断。

    • 血常规:一般表现为白细胞数量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这是机体动员抵御细胞感染的表现。
    • 尿常规:一般得猩红热不会有尿液变化,进行尿常规检查是为了及时发现猩红热可能伴随的肾脏损害,如果出现肾脏损害,可能会有蛋白尿,血尿出现。
    • 咽拭子培养:医生用无菌的医用棉签蘸取咽部的分泌物,检测分泌物是否有溶血链球菌存在。

    猩红热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猩红热容易与麻疹、风疹及药疹混淆。

    • 麻疹:一般在出现症状后,第 4 天发疹,疹子呈暗红色,面部较多。
    • 风疹:一般发病第一天就发疹,咽部一般没有特殊症状,3 天后消退,没有脱屑。
    • 药疹:一般有用药史,皮疹形态可以多种多样,没有草莓舌及咽部发炎。
  • 治疗

    猩红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猩红热的治疗,主要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 对因治疗:也就是消除病因的治疗。对猩红热来说,就是使用抗菌药物消灭致病细菌。青霉素类为首选,比如口服阿莫西林,疗程 2 周左右,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择红霉素等。
    • 对症治疗:也就是针对出现的症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如发生感染性休克时,要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对已经化脓的病灶,需及时切开引流或手术治疗。

    image

    猩红热需要住院吗?

    一般猩红热需要住院治疗,根据病情严重情况的不同,住院时间也不一定,一般住院 2 周左右。合并心脑肾的损害则可能住院更久。

    猩红热能够完全治好吗?

    由于抗生素的发明,猩红热的治疗变得非常简单,早期治疗及相应的对症治疗可以完全治愈猩红热。

    但是,因为全球抗生素的滥用,也有报道耐药性细菌的出现,会导致难治性猩红热的出现。

    如果发生少见的合并症,猩红热也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

  • 生活

    猩红热需要隔离吗?要隔离多久?

    需要隔离,患者住院或者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直到细菌培养连续 3 次阴性(一般用咽拭子),且无化脓性并发症出现,才可解除隔离,自治疗之日起不少于 7 天。

    如果身体出现红疹需留意哪些问题?

    发现身体上长疹子后,需要回想下出疹子前是否有不适、有哪些不舒服的地方;出疹子后,是否有伴随其他症状,比如咽部疼痛或不舒服,舌头和之前正常对比有无变化。

    另外,出疹子前后是否有服用过什么药物,是否吃过易过敏的食物或者之前有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是否有虫咬史。

    猩红热患儿日常饮食有什么注意事项?

    应进食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根据不同的病情调整饮食:

    • 咽喉痛时,可以吃稀饭、粥、蛋汤、牛奶等流食或半流质食物;
    • 高烧时,应多喝水,可喝果汁,多吃蔬菜;
    • 病情好转恢复时,要吃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并逐渐从半流食改为软食。

    和猩红热感染者接触后没有患病还需要观察吗?

    根据猩红热的潜伏期来看,接触过猩红热感染者后,要观察 1 周的时间,如果没有发病,就可以认为没有被传染。

    猩红热流行期间如果有学生感染学校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发现学生患有猩红热:

    • 学校首先应该对患病者实施家庭隔离或者住院隔离,最好选择住院隔离。
    • 其次密切观察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至少 1 周,最好每天清晨检查,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咽拭子培养,对于可疑猩红热患者,有咽峡炎患者或者带菌者进行隔离治疗。
    • 最后,如果流行范围较广,学校可以考虑放假,并建议学生能够避免公共场合活动,具体放假期限可以请当地疾控中心评估。
  • 预防

    猩红热如何预防?

    • 避免与已经确诊猩红热的患者接触;
    • 加强日常锻炼,提高免疫力;
    • 猩红热患者应注意隔离,不要到公共场所活动,以免传染他人。

    猩红热有预防的疫苗吗?

    到目前为止,猩红热尚无有效的疫苗,所以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参考资料
    · 朱学骏译. 皮肤病学(第二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
    ·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李兰娟, 任红. 传染病学(第八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 孙翠明, 刘沛. 猩红热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3): 13-15.
    · You YH, Song YY, Yan XM,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eptococcus pyogenes strains involved in an outbreak of scarlet fever in China, 2011[J]. Biomed Environ Sci. 2013. 26(11): 877-85.
    · Kutsuna S, Hayakawa K, Ohmagari N. Scarlet fever in an adult[J]. Intern Med, 2014.53(2): 167-8.
    · Lamden KH. An outbreak of scarlet fever in a primary school[J]. Arch Dis Child, 2011.96(4): 394-7.
    · 徐红梅, 朱渭萍, 费怡, 王远萍. 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猩红热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 (08).
    · 李雷雷, 蒋希宏, 隋霞, 倪大新, 金连梅, 冯子健. 中国2005-2011年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06).
    · 耿岚. 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对策及饮食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7): 241-242.
    · 孙亚梅. 36例猩红热患儿的护理[J]. 吉林医学, 2013. 34(11): 2172-2173.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