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表现
手脚发麻是什么?
手脚发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肢体感觉神经受损或者肢体末梢血液流通不畅而引起手、脚发麻的现象。
造成手脚发麻的原因有很多,在临床上多数由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脑卒中、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肌梗死、腰椎病和 B 族维生素缺乏等疾病引起[1,2]。
也可能由恶性肿瘤化疗,血液透析,药物中毒(如洋地黄类药物、异烟肼等)、以及长期居住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引起。
手脚发麻有不同的发生机制,比如寒冷、营养不均衡、局部微循环障碍、脑组织缺氧缺血、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等因素都会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四肢供血不足,从而感到手脚发麻[1-4]。
缓解方式
手脚发麻怎么缓解?
- 注意作息规律,保持心情愉快,尽量戒烟戒酒,且做到饮食结构合理,尤其不可过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出现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及高尿酸等[1,3]。
- 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症状,同时树立信心、克服内心焦虑情绪,避免情绪过分激动,保持心情愉快,有益于疾病恢复。
- 调整饮食习惯,注意营养结构,健康饮食,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的摄入,避免挑食。
- 注意保暖,身体受凉、受寒,或严寒的气候往往会加重手脚麻木的症状 [3]。
-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进行跑步、保健操、户外运动等,以增强体质和促使血液循环[1]。
- 物理疗法,如热敷、红外线治疗等[4]。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肢体麻木的症状,或者肢体麻木症状在进一步加剧,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完善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就诊判断
手脚发麻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老年患者,或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高危人群,肢体麻木症状持续时间长,持续一个小时以上不能缓解[1];
- 肢体麻木症状持续加重,出现肢体皮肤青紫或者坏死的情况;
- 突发的一侧肢体麻木伴有肢体无力症状;
- 两侧肢体同时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并伴有血糖高、酸痛、肿胀,痛觉过敏等症状[1];
- 四肢麻木伴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 双下肢麻木伴有明显的腰痛和行走困难;
- 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双手精细动作障碍[5];
- 长时间的肢体麻木伴肌肉萎缩[2]。
手脚发麻应就诊于哪个科室?
- 优先就诊于神经内科;
- 有糖尿病、高血压者就诊于内分泌科和心血管内科;
- 如果出现肢体麻木持续加重、肢体皮肤青紫或坏死等症状,就诊于急诊科。
潜在疾病
手脚发麻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手脚发麻只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表现,背后的病因及可能性非常多,一些常见的原因列举如下:
- 脑卒中:是以脑部缺血或者出血性损伤,造成颅内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细胞变性或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出肢体麻木乏力等功能障碍的症状[6]。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指长期血糖升高引起神经纤维的能量及物质代谢紊乱,导致神经纤维的缺血,营养障碍及变性,从而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其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出现针刺样、烧灼样或蚂蚁爬等的感觉,通常下肢较上肢严重,两侧肢体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典型时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1]。
- 颈椎病和腰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或腰椎间盘突出,压迫颈神经根或颈髓和腰髓,从而可以引起单侧或双侧手指麻木以及双下肢麻木等[5]。
- 维生素缺乏:神经纤维的合成和功能的维持需要各种维生素的参与,长时间营养不均衡或者进食减少,引起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B1、B12 等维生素的缺乏,导致神经纤维的功能障碍,从而出现肢体麻木等症状[7]。
- 恶性肿瘤化疗后:手足麻木是化疗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常见症状之一,化疗药物(如铂类、长春碱类、紫杉醇等)影响神经微小管,使神经传导速度下降,轴索变性,发生脱髓鞘病变,从而引起感觉迟钝、脚趾麻木、运动障碍等[8]。
- 血液透析:进行血液透析时,动静脉内瘘可能发生阻塞或狭窄,代谢产物的排出与局部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身体疲倦及手脚麻木等症状[4]。
- 药物中毒:洋地黄类药物中毒主要以食欲减退、头痛、手脚发麻和神经精神症状为主[9]。抗结核药异烟肼等能够引起周围神经炎症的发生,导致手脚发麻[10]。
-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会并发心肌梗死,当心梗发生时,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而诱发或加重手脚发麻[1]。
- 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滑膜出现的肉芽组织血管导向软骨内覆盖侵入,溶酶体内的蛋白降解酶、胶原酶的释放,使软骨基质破坏、溶解,关节功能明显受限,从而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手脚发麻、关节僵硬、肿痛等症状[11]。
- 居住环境因素:长期居住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血管收缩导致血流速度相对减慢,出现供血不足,易引起手脚发麻的症状。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 内科学[M].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崔丽英, 王伟, 谢鹏. 神经病学[M]. 第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 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4] 戴丽萍, 刘米荣, 徐正泉. 远红外线照护联合喜疗妥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效果[J].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1, 32(01): 84-86.
[5] 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宗. 等, 外科学[M].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6] 吴淑霞, 孙启美, 邹志强. 利培酮联合多奈哌齐在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 15(09): 61-64.
[7] 刘红娇.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31): 143-144.
[8] 杨颖涛, 刘晓哲. 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致周围神经毒性12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J]. 临床医学, 2022, 42(02): 4-7.
[9] 严曼珺, 吴勇宏. 不同剂量洋地黄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对比[J]. 中国处方药, 2019, 17(12): 96-98.
[10] 韩晓春. 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致不良反应60例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2017, 23(23):69-71.
[11] 胥少汀, 葛宝锋, 徐印坎. 等,实用骨科学[M]. 第4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
手脚发麻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1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5月10日
· 手脚麻木症状持续需立即就诊。
· 手脚发麻应考虑颈椎病、腰椎病等可能。
· 注意休息和保暖有助于缓解不适感。
· 手脚发麻应考虑颈椎病、腰椎病等可能。
· 注意休息和保暖有助于缓解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