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效作用
适应证
口服补液盐散 I 和口服补液盐散 Ⅱ 均是电解质补充药,用于治疗和预防急、慢性腹泻造成的轻、中度脱水,两者规格不一样,主要是浓度的差别不同,药品的效果则相似。
口服补液盐散 I 每包由大袋和小袋组成,大袋含葡萄糖 11 g 和氯化钠 1.75 g,小袋含氯化钾 0.75 g 和碳酸氢钠 1.25 g。口服补液盐散 Ⅱ 每包含氯化钠 1.75 g、枸椽酸钠 1.45 g、氯化钾 0.75 g 和无水葡萄糖 10 g。
口服补液盐 I、Ⅱ 均是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取。
用药禁忌
禁用人群
- 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
- 严重失水、有休克征象(冷汗、惊惧状态、苍白或发蓝的皮肤颜色、意识受阻直至昏迷)时,应静脉补液;
- 严重腹泻,粪便量超过每小时 30 ml/kg,此时病人往往不能口服足够量的口服补液盐;
- 葡萄糖吸收障碍;
- 由于严重呕吐等原因不能口服者;
- 肠梗阻、肠麻痹和肠穿孔。
慎用人群
这类情况下,使用前需咨询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是否使用:
- 脑、肾、心功能不全及高钾血症患者;
- 过敏体质者。
特殊人群
- 妊娠期、哺乳期:妊娠期及哺乳期均尚无相关研究资料,请咨询医生并谨慎服用。
- 儿童:儿童用药情况与成人存在差异,不建议自行给儿童用药,如需使用请先咨询医生。
相互作用
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可相互影响:目前没有确切的药物相互作用报道,但仍不建议同时服用。
用法用量
概述
用温开水(< 45 ℃)溶解后口服。
用于治疗轻中度脱水:- 口服补液盐 I
成人:临用时,将一袋(大、小各一包)溶于 500 毫升温水中,一般每日服用 3000 毫升,直至腹泻停止。 - 口服补液盐 Ⅱ
成人:临用时,将一袋溶于 500 毫升温水中,若为轻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 2%~3% 或体重减轻 5%,临床表现不明显),开始时 50 ml/kg,4~6 小时内饮完,以后酌情调整剂量;中度失水(体重下降 5%~10%,临床表现较明显),开始时 50 ml/kg,6 小时内饮完,其余应予静脉补液。治疗轻度失水,开始时 50 ml/kg,4 小时内服用,直至腹泻停止。中度脱水应以静脉补液为主。
只有需要的时候才服用,若腹泻停止或脱水状况好转,可以随时停用。重度失水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静脉输液。
药物过量
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过量服用该药品,通常没有太多危害,若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评估状况并决定如何处理过量服用的情况。
注意事项
- 严重失水(少尿或无尿,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或应用本品后失水无明显纠正者需改为静脉补液。
- 腹泻停止后应立即停用。
- 口服补液盐 I
不良反应
概述
-
服用本品后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刺激感等,多因未按规定溶解本品,液体浓度过高而引起。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症状,多为轻度,常发生于最初服用时,此时可分次少量服用。
-
出现高钠血症时(如嗜睡、淡漠、颤抖、惊厥等),应立即停药。若症状持续或严重,立即就医。
-
更多信息
概述
- 作用机制:口服补液盐 I、Ⅱ 中的钠离子、钾离子是维持体内恒定的渗透压所必需,而恒定的渗透压,则为维持生命所必需,体内的钠和钾如丢失过多,则会出现低钠综合征或低钾综合征。急性腹泻,暑天高温,劳动大量出汗,均可导致上述上述综合性,本品可以补充钠、钾及体液,调节水及电解质的平衡。
- 成分:口服补液盐 I 号含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Ⅱ 号含氯化钠、枸椽酸钠、氯化钾、无水葡萄糖。
- 葡萄糖
- 化学名称:D-(+)-吡喃葡萄糖-水合物
- 化学结构式:
- 分子式:C6H12O6·H2O
- 分子量:198.17
- 氯化钠
- 化学名称:氯化钠
- 化学结构式:NaCl 是离子晶体,无结构式。
- 分子式:NaCl
- 分子量:58.44
- 氯化钾
- 化学名称:氯化钾
- 化学结构式:KCl 是离子晶体,无结构式。
- 分子式:KCl
- 分子量:74.55
- 碳酸氢钠
- 化学名称:碳酸氢钠
- 化学结构式:NaHCO3是离子晶体,无结构式。
- 分子式:NaHCO3
- 分子量:84.01
- 枸橼酸钠
- 化学名称: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钠二水合物
- 化学结构式:
- 分子式:C6H5Na3O7·2H2O
- 分子量:294.10
-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存储方法
- 放置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 若该药已过期,请不要再服用,建议立即丢弃,避免误用。
- 储存于 30 ℃ 以下、干燥的区域。
口服补液盐I,Ⅱ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1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21日
· 治疗腹泻引发的轻中度脱水。
· 出现少尿或无尿者禁用。
· 腹泻停止后应立即停用。
· 出现少尿或无尿者禁用。
· 腹泻停止后应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