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效作用
干扰素是什么?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人或动物细胞在受到病毒感染或者干扰素诱生剂(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的物质)刺激后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干扰素都属于处方药。
干扰素用来治什么的?
目前国内临床使用的干扰素分为三类:干扰素 α、干扰素 β、干扰素 γ。
其中干扰素 α 和干扰素 β 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如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尖锐湿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骨髓瘤、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等。
干扰素 γ 主要作为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肝纤维化、肝硬化等。
干扰素临床上常用的有哪些?
干扰素有天然干扰素,也有通过基因工程(一种生物技术)制备生产的重组干扰素,其中临床绝大多数为重组干扰素。
-
干扰素 α 类药物有:重组人干扰素 α-2a(rhINFα-2a,INFα-2a),重组人干扰素 α-2b(rhINFα-2b,INFα-2b),重组人干扰素 α-1b(rhINFα-1b,INFα-1b),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等。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属于长效干扰素,其余为普通干扰素。
-
干扰素 β 类药物有:重组人干扰素 β(rhINFβ,INFβ)。
-
干扰素 γ 类药物有:重组人干扰素 γ(rhINF-γ,INF-γ)。
干扰素的常用剂型有哪些?
干扰素有多种剂型,有注射液,冻干粉(粉末状,需要注射用水或者生理盐水等配制),凝胶、霜、乳剂(局部涂抹外用),栓剂(肛门或阴道置入使用)等。
-
干扰素 α 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尖锐湿疣等;恶性肿瘤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骨髓瘤,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骨肉瘤等。
-
重组人干扰素 α-2a(rhINFα-2a,INFα-2a):属于重组普通干扰素,国内外多家药厂都有生产,注射剂和冻干粉用于肌内或皮下注射,有 100 万单位/支,300 万单位/支,500 万单位/支,600 万单位/支等规格;栓剂有 6 万单位/枚,50 万单位/枚等规格。
-
重组人干扰素 α-2b(rhINFα-2b,INFα-2b):属于重组普通干扰素,国内外多家药厂都有生产,剂型为冻干粉,有 100 万单位/支,300 万单位/支,500 万单位/支等规格。凝胶为 10 万单位/g,5 g/支。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rhINFα-1b,INFα-1b):属于重组普通干扰素,国内外多家药厂都有生产,剂型为冻干粉,有 100 万单位/支,200 万单位/支,300 万单位/支,500 万单位/支等规格。滴眼液为 20 万单位/支,2 mL/支。栓剂为 6 万单位/支。
-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PEG-INFα-2a):属于重组长效干扰素,国外制药公司生产,为注射液,有 50 ug/支、80 ug/支、180 ug/支、135 ug /支等规格,作用时间能达到 3~4 天。
-
干扰素 β 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硬化症、病毒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如复发 - 缓解型多发硬化症,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尖锐湿疣、带状疱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宫颈上皮内肿瘤、肿瘤性胸腔积液等。
-
重组人干扰素 β(rhINFβ,INFβ):属于重组普通干扰素,国外制药公司生产,为冻干粉,有 8.8 ug / 0.2mL、22 ug / 0.5 mL等规格。
-
干扰素 γ 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慢性乙肝导致的肝纤维化等。
-
重组人干扰素 γ(rhINFγ,INFγ):属于重组普通干扰素,国外制药公司生产,为注射剂或冻干粉,有 50 万单位/支,100 万单位/支,200 万单位/支等规格。
干扰素可以用来治疗感冒、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吗?
不建议用。
因干扰素为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药物,国内外常有对多种病毒感染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治疗有效的报道,所以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适应证把握过于宽松情况,常有超说明书用药。
干扰素是近几十年才研发生产的生物制剂,对于人体的很多方面的影响,还缺少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使用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避免药物滥用。
-
用药禁忌
干扰素在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用?
- 对干扰素及辅料(生产药物过程中使用的为了使药物性质稳定或者提高药效等使用的物质)过敏的人群。
- 抑郁症患者或者有自杀倾向的人群。
- 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 严重的心脏病患者。
-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的人群。
- 肝炎晚期患者。
- 即将接受骨髓移植的 HLA 抗体识别相关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
- 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
- 孕期女性。
干扰素在什么情况下不适合用?
这类情况下,衡量利弊后方可考虑使用干扰素,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正在使用骨髓抑制药物的人群。
- 糖尿病患者。
- 未控制的甲状腺疾病患者。
- 正在使用白细胞介素-2 治疗的患者。
干扰素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需要注意什么?
-
重组人干扰素 α-2a:
- 与安眠药或者镇静剂合用,会增强该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合用应谨慎。
- 与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合用,会导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
- 与齐多夫定合用,会导致贫血、粒细胞减少。
- 与苯巴比妥合用,会增加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
- 与茶碱合用,会导致茶碱清除率降低,产生茶碱中毒(恶心、呕吐、癫痫发作等)。
- 用药期间有活疫苗接种,会增加活疫苗感染机会。
-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 与茶碱合用,会导致茶碱清除率降低,产生茶碱中毒(恶心、呕吐、癫痫发作等)。
- 与替比夫定同时使用,增加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麻木,刺痛等)风险。
-
重组人干扰素 α-2b:
- 与大剂量的阿地白介素合用,增加超敏反应发生捋。
- 与醋硝香豆素合用导致醋硝香豆素抗凝功能增强。
- 与齐多夫定合用,会导致贫血、粒细胞减少。
- 与苯巴比妥合用,会增加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
- 与茶碱合用,会导致茶碱清除率降低,产生茶碱中毒(恶心、呕吐、癫痫发作等)。
- 用药期间有活疫苗接种,会增加活疫苗感染机会。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 与无环鸟苷、碘苷、环胞苷合用,有协同效应(类似于 1 + 1 > 2 的效果),为单纯疱疹性眼病的最佳治疗方案。
-
重组人干扰素 β:
- 用药期间有活疫苗接种,会增加活疫苗感染机会。
- 与苯巴比妥合用,会增加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
- 与齐多夫定合用,会导致贫血、粒细胞减少。
- 与茶碱合用,会导致茶碱清除率降低,产生茶碱中毒(恶心、呕吐、癫痫发作等)。
- 甾体类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会降低该药的活性,应避免合用。
-
重组人干扰素 γ:
- 避免和骨髓移植的药物同时使用。
干扰素妊娠/哺乳期人群、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要注意些什么?
- 妊娠期女性:禁用。
- 哺乳期女性:使用干扰素注射剂时应该暂停哺乳,干扰素外用制剂使用不停止哺乳。
- 儿童:不建议使用干扰素 β,干扰素 α 用来治疗乙肝时最大剂量不超过 1 000 万 U/m2(体表面积)。
- 老年人: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
干扰素使用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 女性使用栓剂期间禁止性生活,禁止坐浴,月经期间停止使用。
- 外用凝胶、乳剂期间,避免和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用法用量
干扰素应该如何使用?
- 干扰素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肝纤维化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时主要使用注射剂肌内或者皮下注射;
- 在治疗疱疹病毒、尖锐湿疣等疾病时常使用凝胶、乳剂、霜剂及栓剂、滴眼液等外用制剂局部外用。
干扰素治疗乙肝、丙肝应该如何使用?
-
重组人干扰素 α-2a:
- 每次 500 万 U,隔日一次,连用 6 月。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 每次 30~50 μg,隔日一次,疗程 4~6 月,根据病情可延长至 1 年。
-
重组人干扰素 α-2b:
- 成人:每次 300~500 万 U,隔日或每日一次,疗程 3~6 月。
- 儿童(18 岁以下):每次 300 万 U/m2(体表面积),隔日一次,一周后每次 600 万 U/m2,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1 000 U/ m2,连用 16~24 周。
-
重组人干扰素 β:
- 每次 500 万 U,隔日一次,连用 6 月。
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应该如何使用?
-
重组人干扰素 α-2a:
- 肌内或皮下注射:每次 100~300 万 U,隔日一次,疗程 1~2 月。
- 病变局部注射:每次 100 U 单位,隔日一次,疗程 3 周。
- 外用:栓剂,睡前阴道置入,每次 6 万 U,隔日一次,疗程 6~10 次。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 肌内或皮下注射:每次 10~30 μg,隔日一次,疗程 3 周。
- 病变局部注射:每次 10 μg,隔日一次,疗程 3 周。
-
重组人干扰素 α-2b:
- 肌内或皮下注射:每次 100~300 万 U,隔日一次,疗程 1~2 月。
- 病变局部注射:配置 1000 万 U/mL,局部注射 0.1 mL,隔日一次,连续 3 周。
- 外用:栓剂使用,术前置入阴道,每次 10 U 单位,隔日一次,90 U 一疗程;乳、霜剂使用,局部涂抹,每日四次,连续 6~8 周。
-
重组人干扰素 β:
- 每次 100 万 U,每日一次,连用 10 日。
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应该如何使用?
- 重组人干扰素 α-2a:
- 凝胶、乳霜剂等外用制剂:病变部位涂抹,每日 5 次,用至皮损完全愈合。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 眼睛疱疹局部应用:与无环鸟苷、碘苷、环胞苷等合用效果最佳。滴眼液每次 1 滴,每日 4~6 次,病情好转后减量至每日 2~3 次,使用至痊愈,痊愈后减量至每日 1 次,用药一周巩固疗效。
- 重组人干扰素 α-2b:
- 口、生殖器疱疹:乳霜剂局部涂抹,每日 4 次,至痊愈。
干扰素治疗多毛细胞性白血病应该如何使用?
- 重组人干扰素 α-2a:
- 每次 300 万 U,每日一次,16~24 周。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 每次 30~50 μg,每日一次,疗程 6 月。
- 重组人干扰素 α-2b:
- 每次 300 万 U/m2,隔日一次,疗程 4~6 月。
干扰素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硬化症应该如何使用?
- 重组人干扰素 β:
- 每次 1200 万 U,隔日一次,疗程 6 月~2 年。
干扰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应该如何使用?
- 重组人干扰素 γ:
- 每次 100 万 U,每日一次,2 个月后改为 200 万 U 每次,疗程 3 月。
干扰素治疗肝纤维化应该如何使用?
- 重组人干扰素 γ:
- 每次 50 万 U,每日一次,3 个月后改 100 万单位,隔日一次,疗程 9 月。
干扰素使用过量或漏用怎么办?
- 一般过量会导致加重局部刺激症状,比如瘙痒,皮炎等,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消失;
- 漏用后应咨询医生,或增加用药天数,不应该追加下一次用药剂量来弥补药效。
不良反应
干扰素有什么不良反应?
各种干扰素药品的不良反应基本类似:
-
肌内或皮下注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 α 时有一个严重的不良反应:引起或加重致死性的精神、神经症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
-
肌内或者皮下注射全身使用时的其他不良反应有:
- 流感样综合征(类似于流感症状的一系列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等,为使用干扰素最常见的副作用;
- 谷丙转氨酶(ALT)升高;
- 骨髓移植,出现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 疲劳、恶心、失眠、食欲不振等;
- 皮疹、皮炎、脱发等;
- 焦虑、抑郁等;
-
凝胶、栓剂、乳或霜剂等局部使用时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 栓剂阴道内使用时出现下腹坠胀、腰酸、白带增多、阴道刺痛感等。
- 皮肤瘙痒、烧灼感等。
干扰素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如何预防及处理?
一般临床上肌内或者皮下注射使用时,疗程一般都比较长,医生会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等各项指标,根据副作用大小及时调整剂量或者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比如保肝降酶药物使用等。
当副作用比较轻微时,比如皮疹、瘙痒,食欲不振、乏力等,一般无需调整用药或者停药,3~5 日后各种症状会消失。
-
更多信息
干扰素怎么储存?
用于肌内或皮内注射的注射剂或冻干粉一般储存于医院的药房或者库房,有特定的储存环境。
外用的凝胶、栓剂、乳剂或者霜剂等家庭储藏时一般建议为:
- 2~10 ℃(如在冰箱内,不能冻结),避光、干燥、密封。
- 放置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 包装盒及药品说明书建议保存,用法用量等忘记时可及时查看。
- 一般开封后储存时间不建议超过 1~2 月,过期药品及时丢弃处理。
- 干扰素治疗疗程一般都比较长,但不建议大量囤积药品。
干扰素如何发挥治疗效果?
作用机制:
- 干扰素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作用机制有:
- 抗病毒机制:干扰素并无直接抑制或者杀灭病毒作用,而是通过诱导刺激机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实现抑制或杀灭病毒的效用。
-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机制:干扰素可刺激巨噬细胞、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增强T淋巴细胞(三种细胞为免疫功能相关的细胞)的功能而增强免疫功能或者清除体内异常细胞(比如肿瘤细胞)的能力。
干扰素的分子构成是什么?
分子构成:
- 干扰素 α 属于小蛋白分子家族(多种结构相似,分子量各不相同的多种蛋白质),分子量 15 000~27 000 D(道尔顿,蛋白质分子量的计量单位)。
- 干扰素 β 是含有 166 个氨基酸的重组糖蛋白(蛋白质的一种),分子量 21 000~24 000 D。
- 干扰素 γ 是 144 个氨基酸构成的重组多肽(氨基酸或者蛋白质类的物质),分子量16 800 D。
干扰素的各种剂型分别什么样?
药品颜色:
- 干扰素注射液多为无色透明液体,冻干粉针剂为白色粉末,溶解后为透明无色液体;
- 凝胶一般为无色半透明果冻样物质;
- 乳剂和霜剂一般为白色半流动物质。
参考资料[1] 李凡,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金有豫主译. 古德曼 · 吉尔曼. 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M]. 第 10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杜冠华主译. 药理学原理:药物治疗学的病理生理基础[M]. 第 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 陈新谦主编. 新编药物学[M]. 第 17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 第 2 版. 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6] 刘风琴. 干扰素药物的滥用情况[J]. 中原医刊,2005, 32(24): 77-78. [7] 国家药典委员编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8] 段利生,虎安定,陈祖芬. 干扰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综述[J]. 中国药事,2003, 17(8):517-519. [9] 谢雯,吴璐. 干扰素的种类及特性[J]. 中国临床医生,2012, 40(4): 11-13. [10] 杨宝峰,陈建国. 药理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2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2月01日
· 干扰素药品应 2~10 ℃保存,切勿冰冻。
· 出现嗜睡、黄疸、抑郁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