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0日
第1次提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腿肿2周,行走乏力 就医及用药情况:伲福达,迈之灵,利伐沙班,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巅茄片 需要解答的问题: 腿部水肿,乏力,行走困难,咳嗽,是什么原因,有疾病的话治疗方案是什么

为保护用户隐私不显示图片

2025年06月10日
王凯乐医生
您好,从化验结果来看,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1、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都降低,特别是血红蛋白,只有53,属于重度贫血,重度贫血会引起贫血性心脏病,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乏力、心悸胸闷,也可以引起水肿。目前的情况需要输血,同时查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的原因,可以化验一下贫血五项,看看是不是维生素B12或者叶酸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如果是巨幼细胞性贫血,会出现这些血细胞降低,也会有水肿、行走困难,可以通过服用甲钴胺片(一次一片,一日三次)、叶酸片(一次一片,一日三次)来治疗。
2、老人的肌酐也是高的,肾性水肿也不能排除,这种与肾功能异常是有关系的,可以适当服用利尿剂来消肿。
3、老人在服用伲福达,也就是硝苯地平缓释片,这种药也容易引起下肢水肿,较多见的是踝、足与小腿肿胀,用利尿药可消退。
4、老人咳嗽可能与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有关,需要做肺部CT看下肺里面的情况,可以根据情况服用止咳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来缓解咳嗽。
另外,老人用的药物中,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颠茄片不宜长期服用,可以停掉。
2025年06月10日
第2次提问
我们这边医院不接收老人输血,可以先吃药治疗吗,利尿剂的话推荐哪一款

为保护用户隐私不显示图片

王凯乐医生
图片中的是补铁药,主要治疗缺铁性贫血,老人不确定是不是缺铁导致的,所以也不能保证吃了会有效果。最好是先化验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内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来明确一下贫血原因,然后对症治疗。
利尿剂常用的是呋塞米片,一日一片,螺内酯片,一日一片,先服用3-5天,看看水肿是否有所好转。利尿剂宜短期使用,不建议长期服用,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
2025年06月10日
第3次提问
老人贫血医院折腾了两天有些累,可以缓缓再去吧,期间吃些b12和叶酸维持可以吗
王凯乐医生
可以先缓缓,把叶酸和甲钴胺片吃上,在家养养,注意加强营养,比如奶制品、瘦肉等,等体力好点了再去医院复查。

TA的问答

症状及患病时长:89岁老人,之前咨询过您的,因为发烧,去医院查的,住院11天出院了,从6月19日到6月30日,查出尿路感染,治疗了,出院最后一次检查报告给您发过去了 就医及用药情况:出院时候开的药,补铁的药和尿毒清颗粒,叶酸和维生素C,还有喝的营养补充粉,注意别急咳,别大便干燥和抽烟 需要解答的问题:快出院的时候住院大夫说有食管裂孔疝,说这个没事,但之前住院前没这么严重,咋回事呢?现在就是偶尔反酸,打嗝等症状,吃饭的时候就会从胃里往上面反流,(现在就是始终喝粥,吃豆腐,吃包子,别的吃不了,老人没牙)想问下这个是否像住院大夫说的没问题呢?应该怎么改善这个症状呢,后续还需要怎么治疗呢? 症状及患病时长:男,1947生。平日性格对家人暴躁,好忘事,自尊心极强,对家人自私,好吃懒动懒思考,肥胖,会家暴,和妻子儿子儿媳关系几十年都紧张,被认为”没用”并因此爆发更多争吵。从三年前开始好像出现老年痴呆症状,比以往更加忘事,固执,暴躁,偶尔会幻想编造一些事情(比如觉得保姆带了20多人住在家里)。现因体力下降,不再家暴,性格变得弱势了。体重骤减,就医未发现任何病症,反而因体重降低,高血脂没有了。也得到了妻儿的原谅,家庭生活回归正常。 症状很像是老年痴呆,但认识人,可以正确画出钟。尤其是每次见客人时思维谈吐非常清楚,从来没有痴呆迟钝的症状表现。又不太像,好像迟钝痴呆症状更会在家人和无聊的生活方式表现,因为无需思考。但他觉得需要思考对话的时候,就没有问题。现在关系缓和后 可以和家人正常下棋,打牌等。 就医及用药情况:病人固执不肯就医。他认为自己智力好的很。就医是对他的侮辱。 需要解答的问题:想问问仅从症状描述上判断,1.是单纯老年痴呆,还是有其他因素,比如长期被家人否定而发生的老年抑郁,因常年肥胖造成的轻微脑血管损害?2. 老年痴呆还有是否有药?麻烦医生看看,这是我爸爸的,他老是手肿脚肿想着去体检的,然后常年大便不成型症状及患病时长:嗓子疼,鼻涕不多但呈黄稠状,鼻子有时像冒火。 就医及用药情况: 需要解答的问题: 现在在备孕期间,请问可以吃什么感冒药不影响备孕,以及有什么消炎药可以吃,如999感冒灵可以吃吗?症状及患病时长:平时比较容易疲劳犯困,饭后尤其明显,睡觉多梦易醒,眼睛有些干涩,持续时间1年多 就医及用药情况:上周先去医院抽血化验了一下,检测肝功肾功vd电解质等项目,几天后又检测了一下其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项目,抽血后目前服用维生素多维片+每天2000单位vd 需要解答的问题:解读一下化验报告,看看后续用药、服用营养补剂、膳食方面的调整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