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检查/手术
  • 男性绝育术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男性绝育术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词条作者
    梁培禾

    梁培禾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卓扬佳

    卓扬佳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2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 避孕成功率大于 99%。
    · 术后两周内禁房事,继续避孕三个月。
    · 手术前需夫妻双方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更多
  • 简介

    男性绝育手术有哪些?

    输精管结扎是最常见的男性绝育手术。除了结扎输精管外,还可以夹闭输精管、向输精管内注射黏堵物,或进行电凝灼烧等将其闭塞。

    男性绝育手术相当于在河道(输精管)上筑起水坝,千方百计不让小蝌蚪(精子)游过去,也自然就不会有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男性绝育术中输精管结扎术是指什么?

    输精管结扎术早在 19 世纪初就有啦,早年还曾用作增进性欲或者降低性冲动的治疗手段,曾被誉为「返老还童术」。

    输精管结扎术的操作部位是输精管,顾名思义,就是把输精管捆扎起来,不让精子通过。

    手术过程也挺简单:隔着两侧阴囊皮肤摸索找到两侧输精管,分别做一个 0.5 cm 的小切口,挑出输精管切掉一小段,两端分别捆扎好,最后两个切口各缝一针就行了。

    男性绝育术的避孕效果如何?

    输精管结扎后的避孕成功率大于 99%,失败率不超过 1%。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输精管的两个断端之间可能在术后形成了新的通道。此外,输精管断端以远,包括输精管壶腹、精囊腺等,可能残存有少量精子长期存活,导致女方怀孕。

    所以输精管结扎术后 2~3 个月建议复查精液常规,明确不存在精子了(或者检查不活动精子 <1 / 10HP),再开始无其他避孕措施的性生活。

    输精管结扎术和输卵管结扎术有什么区别?

    男性结扎采用的是输精管结扎术,女性结扎采用的是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无论是在便捷性、安全性、经济性上,还是在可逆性上,都远远优于输卵管结扎。

    1. 便捷性

    输精管解剖位置表浅,隔着阴囊皮肤即可触及,手术仅需局部麻醉,很快就可以做好。

    2. 安全性

    输精管结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概率也相对较低,风险小,痛苦小。而输卵管则位于盆腔,伤口相对大,位置相对深,操作相对复杂,损伤肠道、输尿管等周围器官组织的风险高。

    此外,输卵管结扎术后如果避孕失败,因为迁移通路受损,精子、卵子结合后到不了子宫,就会在输卵管中停留,引起宫外孕;而输精管结扎术则不会导致宫外孕的风险升高。

    3. 经济性

    因输精管结扎术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也比输卵管结扎术低。输精管结扎术的费用大概为 1000~2000 多元,部分不考虑局麻或者要求其他麻醉方式相对会多点费用,术前术后的检验检查也会花数百元,具体还要结合当地医保报销等政策。

    4. 可逆性

    如果做了输卵管结扎的女同胞想恢复生育能力,需再次接通输卵管,远远比输精管再通手术要复杂。即使使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获取成熟的卵细胞也比获取精子要困难。

    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可能不同,可以根据自己和伴侣的实际需求来做选择。

  • 适应证

    男性绝育手术哪些人适合做?

    • 已婚男性,无生育意愿,自愿要求进行绝育手术,经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并且没有禁忌证者;
    • 因疾病(例如遗传病等)不宜生育,要求绝育者;
  • 禁忌证

    男性绝育手术不适合哪些人做?

    • 如果患有全身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严重的精索静脉曲张、阴囊皮肤病、活动性性传播感染、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等等,要治愈后再做。
    • 如果患有严重的贫血、出血倾向、精神疾病等,则不适合做输精管结扎。性功能障碍者也不建议行该手术。
  • 注意事项

    男性绝育术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 排除禁忌证。
    • 输精管结扎后,再想怀孕就很困难了,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男同胞要和家里商量一下、反复沟通,夫妻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女同胞也不能自作主张,把老公强拉去医院进行手术。

    输精管结扎后,多久可以开始性生活?

    一般而言,术后 1~2 周,手术切口恢复得差不多,局部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就可以逐渐地恢复性生活了。

    不过,恢复性生活的具体时间,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指导意见,建议经主治医师评估后再恢复性生活。

    输精管结扎后,就再也不用安全套了吗?

    不是的。

    前面说过,输精管结扎相当于筑起了水坝,不让「小蝌蚪」游到下游。要是拦河筑坝前,有两个小蝌蚪已经在下游了,水坝当然挡不住。而且谁也不能绝对保证这个大坝没有一点点缝隙,不会有一两个小蝌蚪钻过去。绝大多数研究显示,在术后 12 周达到无精子的比例 ≥80%。

    所以,结扎术后初期,还是用一段时间安全套比较好。等到三个月后检查不活动精子 <1 / 10HP再开始「没有隔膜的」性生活。

    此外,安全套还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预防艾滋病、乙肝、淋病等性传播疾病。对于有多个性伴侣的人来说,虽然输精管结扎后让女伴们怀孕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传播性病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所以建议继续使用安全套。当然,我们从根本上就不建议有多个性伴侣。

  • 并发症

    男性绝育术可能有哪些风险和并发症?

    输精管结扎术创伤比输卵管结扎术更小,因此更安全,但再小的手术也是手术,是手术就有感染、血肿等各种风险。选择正规的医院,能尽可能降低这些风险。发生感染时,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发生血肿时,应注意休息、减少出血,等待血肿慢慢吸收,极端情况下有可能需要重新手术切开止血。

    有时候,手术部位会留下一个小结节,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叫做「痛性结节」,可由感染、血肿、线头异物等因素引起,个别可能是神经纤维瘤或精子肉芽肿。除了解除病因,主要的治疗措施就是抗炎镇痛(常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大多数由痛性精子肉芽肿导致的不适可自然缓解,但是如果反复发生,药物治疗效果差,可能需要做结节切除、输精管再通手术。

    还有的患者会发生附睾淤积,附睾反复肿大胀痛等等。主要是由于睾丸附睾分泌的液体无法被吸收掉所致。大多数情况下予以抗炎镇痛治疗即可,少数严重者需要手术解决。

    输精管结扎以后会不会影响性功能?

    这可能是很多男同胞最担心的问题,毕竟我国传统文化对精液有十分不恰当的高定位,很多男同胞都在耳濡目染中被洗脑:没了精子,不也就没了精气神,会不会雄风不再啊?

    答案是:放心,不会。

    首先,射精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躯体反射,但是不会涉及输精管,输精管结扎不会影响射精反射。因此,输精管结扎是不会对性交的愉悦感造成影响的。

    其次,根据现有文献,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能证明输精管结扎对男性的勃起功能、性生活满意度等有负面影响。甚至有些报道发现,有些男性结扎以后表现更好了,可能是再也不用担心女伴怀孕,可以不计后果为所欲为了吧?

    当然,有些男性不明就里,可能会因为心理作用作祟,感觉结扎之后性功能下降了……但请注意,越是担心、越是在意,表现就可能越不好啊!

  • 结果解读

    男性绝育术如何判断手术是否成功?

    主要是通过术后复查精液常规,作为手术结果的判断。如果术后连续三次复查精液常规未发现精子,则可认为手术成功。

    image

  • 更多信息

    结扎后精子去了哪里?

    精液 90% 以上都是水,以精囊腺、前列腺液为主,睾丸附睾来源的精子和其他成分只占不足 10% 的分量。

    输精管结扎不会影响精囊腺、前列腺液的功能,只是挡住了精子的出路,结扎以后一样可以射精,只不过精液里不再有精子了。少掉那点点东西,射精时是不会有感觉的。

    输精管结扎后,睾丸还是会产生精子,只不过跑不出来的精子可能会被周围的细胞「吃掉」、分解、吸收。

    结扎后又想要宝宝了,怎么办?

    可以做输精管再通术,让输精管恢复通畅。

    虽然输精管再通比输卵管再通的成功率要高,不过也不能保证生育能力可以 100% 恢复。所以做输精管结扎或输卵管结扎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参考资料
    · 孙颖浩主编.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 王庭槐. 生理学(第9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刘欣燕, 范光升. 避孕节育314个怎么办(第2版)[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5.
    · Paul Kogan, Moshe Wald. Male contraception: history and development[J]. The Ur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3, 41(1): 145-161.
    · 邹艳辉. 近年来中国避孕节育构成的变化[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8(03).
    · 潘绥铭. 科学避孕的社会历史足迹[J]. 人口与经济, 1987(03).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