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因生活压力太大辗转难眠,心中苦闷而无法纾解,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深陷其中却无法自拔?
这种时候,不少朋友以为,告诉自己「积极一点」、找朋友倒倒苦水、喝碗鸡汤便会好;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孤独的感觉又漫上心头。
这种时候,就有必要考虑接受心理咨询了。
有些朋友也曾想过去寻求帮助,可心中却充满困惑。
为了解惑,其中一些朋友兴冲冲地在某搜索引擎里键入「心理咨询」,各种一看便知是推广的广告内容让人根本不知如何招架,而其中,大多数还是「不通过不要钱」的培训广告。
眼见着各路针对不正规「心理咨询」的曝光和抨击,吓得不少人不敢寻求专业帮助;而更多人,尚且不知道自己可以有这个选择。
下面,我想通过澄清大家对心理咨询的常见误解、解释一些常见「乱象」,告诉大家,心理咨询究竟是什么。
许多朋友时常来问我,心理咨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也有来访者在找咨询师的过程里四处碰壁,跟我倒了五花八门的寻咨询师经历。
他们也跟我说:要不是有你这个当咨询师的朋友,我也不会知道需要注意些什么,说不定,真被那些个「江湖术士」给忽悠了呢。
那我们不妨先来聊聊,通常情况下,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吧。
我常被误以为「是靠嘴皮子跟人胡侃瞎聊赚钱」的,因此被投以羡慕的眼光时,感觉略微有些尴尬~
事实上,心理咨询是基于咨询师和来访之间的咨访关系而形成的协同治疗,主要以谈话治疗为主,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改善他们的生活困扰,让他们的心理更为健康,人际关系更和谐,更积极更符合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要达到这些目的,「光动动嘴皮子」是没法实现的,心理咨询不仅仅是「聊天」这么简单。
对了,其实除了谈话治疗,目前不同流派下还有非常多的治疗方式,如游戏治疗、艺术治疗、舞蹈治疗、戏剧治疗及马术治疗等等。
我时常跟我的来访者说,做咨询不像是去医院看医生,只需要告诉医生症状,就等医生开药,按要求用了药,就能好。
如果非要用医生看病来打比方,那心理咨询就像外科医生做手术一样,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医生在手术台上的每一个举动,都是为了挽救性命,一如咨询中的每一句话,咨询师都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来帮助你去反思、去理解自己。
咨询师通常需要了解来访者当前的情况,经过一番资料收集与评估,才能和来访者一起讨论,协商出一个目标,这个「目标」须要尽量贴近来访者想在心理咨询中收获的目标或是想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正式的「工作」过程开始,咨询师会在接下来跟来访者进行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尝试。
平日,我也喜欢泡咖啡馆。现在国内形形色色的咖啡馆也遍布了大大小小的城市,在咖啡馆里闲谈也成了一种常态。
然而,心理咨询中,环境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形式何样,心理咨询师需要为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支持性的空间,以允许来访者自然地表达心中的想法感受。
而这个安全、支持的空间则会需要这么两方面的条件来满足:
只有保密、安全的地方,我们才能放下戒心,倾吐平时不愿意提起的烦心事儿。
咖啡馆的环境虽然优雅温馨,可周围人来人往的顾客和店员,随时都会打断咨询访谈的过程,这可以说是咨询中的「大忌」。
那么,正常的场合应该是怎样的呢?
通常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会与你约定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则通常选在安全、有隐私保护的场合。
对了,目前「网络视频咨询」正在兴起,这让来访者和咨询师即使没有坐在一起,也可以实现咨询。
不过,即使是网络咨询,咨询师也需要跟来访者确保空间的私密性和网络通畅及安全性——并不是说「咨询师」有个摄像头就能「开业」。
据了解,早在几年前,一些咨询机构就开始像「连锁理发店」一样,推销各式各样的「套餐」,比如一次性付清 20 次咨询费用,可以享受某个优惠折扣、节省若干钱款。
当你遇见这样的咨询机构或是个人执业的咨询师时,不要急着给钱,因为,这是不合适的。
大家要记得,咨询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互动所带来的动力,来推进问题解决和自我探索。
而选择合适的咨询师,是个相互的过程。
这有点像我们去相亲,不能光对方看上你,而忽略了自己是不是真的感觉舒服。
也因此,心理咨询师前期的评估很重要,因为很有可能你的问题超出咨询师的能力范围。
例如,假如你的情况经过咨询师评估需要药物治疗,那么可能精神科医生会更擅长;也可能,你只是不喜欢咨询师说话的调调。这类看似「鸡毛蒜皮」,但是「非常影响个人感受」的因素,都需要双方协商、考虑转介。
我想知道我的情况大概需要多少次咨询才能好?
这大概是首次咨询或是预约咨询的时候,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当一个咨询师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告诉你「经过我 xx 次咨询之后,你的问题肯定可以解决」,请大家记住:这样的话,不可信,也不够负责任。
心理咨询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治疗手段,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互动和互相推进,时刻在让治疗进程发生变化。
因此,在短短的一次会谈之后,就丢出上面的话,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极有可能,咨询师都还尚未了解来访者的整体情况,就匆忙下了判断。
在跟咨询师治疗的过程里,可能咨询师本以为经过 10 次咨询才能出现的变化,会因为来访者自己的努力及生活的契机,出现一些积极或负面的推动,使进程缩短或者延长。
也就是说,治疗进程时时在变。一开始咨询师预估八次能达成目标,可能到了第四次,就发现需要再经过八次才能好,这是常有的事。
大部分情况下,咨询的时间长度在 50 分钟到 1 小时之间,当然具体的时长有时候也会根据具体的来访者情况来协商,但都会保持在 2 小时之内。
根据咨询师和来访者协商的首次咨询的时长,并没有一个定论说,一次咨询的时间必须固定在多少时间。
可是呢,假如咨询师说诸如「约谈一次不容易」之类的话,进而一次把一个月总长达 4 小时的咨询一次做完,那么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不管你们这 4 小时的工作多么有效率,咨询师在这 4 小时里,也有 50% 的时候是在开小差。
要知道,注意力集中那么长时间是非常消耗体力和专注力的;更何况,作为前来倾吐的你,也会因为时间过长而有注意力涣散的时候。
切记,这种咨询方式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另一件有意思的事儿,收费。
有时候,咨询师和来访者本来相约咨询时长为 1 小时,却因为来访者有「门把手效应」,一不小心拉长了咨询时间。
所谓的「门把手效应」,指的是来访者经常在咨询结束的那一刻、手触到门把手时,才转过头说:「对了,还有……」
而这时候的叙述,对来访者而言往往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两人可能坐下来继续谈一阵。然而事后,有些咨询师会要求来访者为延长的时间付费。
这时候,掌握时间进度是咨询师的责任,咨询师更合理的操作方式是轻微延长咨询时间、大概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约定下次进一步讨论。
咨询师有责任及义务,在咨询开始前就告知来访者他的计费方式,是按一次来计算还是时长来计算。一般来讲,因为延时而引起的费用不应由来访者负担,除非来访者事先和咨询师协商过计费方式是按小时收费。
那样的话,来访者是有知情权的情况下选择这么做的,而不是遭到多付费用的硬性要求。
除了上面提到的诸多乱象,咨询过程中,还有一些咨询师会做出违反职业伦理、打破保密协议的行为。
职业伦理的问题其实很广泛,暂时在这里就不大篇幅讨论了。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我以后可以再补写一篇有关伦理问题的科普。
比较常见的伦理问题就是保密协议的破坏。
比如,来访者的家人因为关心而想了解具体情况,致电给咨询师,而咨询师在未得到来访者同意前就直接向家人报告了。那么,这位咨询师一不小心说漏嘴的话,就违背了咨询伦理中的「保密原则」。
还有,虽然听着有点「狗血」,但这个也可能出现……
当你的咨询师跟你告白、说爱慕你,或是对你动手动脚,尤其是一些咨询师假借咨询名义,说是帮助你、却要侵犯你的时候,请别犹豫,果断报警求助。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Pixabay.com